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技能的习得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尤其是个体的自主操练。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学习者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和了解口译的基本理论与策略之外,还要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译训练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只能把这一活动延续到课后。但是在当前,对于学生课后的口译自主训练,教师无法对其进行跟踪与管理,更无法得知训练的效果。所以,对学生课后的口译自主学习进行系统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并进行正确的技能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口译自主训练的效果,是口译教学与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具备的强大功能,给口译教学带来了新的支撑手段。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创设一个网络化的口译自主训练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系统地开展口译技能训练,同时教师也能通过此环境浏览、检查并正确地引导学生的自主训练,从而实现对学生课后自主口译训练的有效管理,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提高。这是本研究的研究动机。
集中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学生课后口译自主学习这个问题,本论文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展开研究。
首先,实践的实施需要专门的理论模型指导。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本研究以自主学习理论、口译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SLA的多媒体设计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以口译技能为主线,以学生的口译技能获取为核心”,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学生口译技能自我系统)、网络化自主学习环境、在线口译支持工具、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学习资源(任务)和学习管理等八大要素。学生口译技能的获取过程是学生个体在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环境中动态反应的结果。学生借助于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工具,通过在线口译、自我评价和师生互动等活动开展口译技能训练,并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意识,在外力(教师和环境)所连续给予的策略支持和动机激励,不断开展技能训练,从而促进口译技能自我系统的发展。教师在此环境中,连续运用支架、教练、建模和反思等策略来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自主训练。因此,该理论模型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输出(即学生口译技能的变化)有良好的效果。
其次,基于上述理论模型,本研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训练支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设计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训练的在线环境。
最后,本研究展开了两次准实验研究,以验证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和理论模型对实践的指导性。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得出实践的结果。结果证明,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课后口译自主训练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口译技能,并能对口译课后的自主训练进行有效地管理。所以,经实践证实,本研究所提出的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学习的理论模型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本研究从法语专业的《口译》课程课后自主学习入手,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得出一种计算机辅助口译自主训练模型及应用模式,该模型和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语种有关口译课程的教学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