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约翰·岡田《不不小子》的含混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岡田是美国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不不小子》为那些致力于种族偏见研究的亚裔美国作家们开创了先河。同时,美国著名的族裔评论家金惠经指出,《不不小子》生动地描绘了拘留营政策对日裔美国人家庭及社区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这是其它任何一部日裔美国文学作品所不能及的。当今国外评论家们已对这部小说给予广泛的关注,并认为《不不小子》为二代日裔美国作家开启了美国文学的大门。小说在出版之初遭到封杀,但随着评论家的不断关注,最终赢得迟来的认可。为什么小说会经历这样一个变化的接受过程?小说的含混对造成这一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论文中,含混主要指读者在理解某事物时发现此事物由两个或多个矛盾体构成,这些矛盾体虽然彼此相互排斥,但水乳交融于一体。读者很难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因此,以往的评论家们对《不不小子》做出了不同甚至是矛盾的结论。本论文对约翰·岡田《不不小子》的含混进行系统地分析。论文主要从小说语境的含混,小说中主人公追寻自我的含混以及日裔美国人文化价值的含混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解析。第一部分简要评述小说生成的社会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作者如何以其模棱两可的身份创作这部小说。同时,指出社会背景的混乱使作者的意图处于含混状态,而小说的标题也正是从表层揭示出作者意图的含混。第二部分详尽分析小说中的含混,以主人公一郎自我追寻的含混为主。指出主人公一郎在认识和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母亲、健次与惠美三个矛盾体的影响,最终寻回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第三部分深刻剖析造成小说中日裔美国人文化价值含混的原因。以一郎为代表的日裔美国人因受到来自家庭、族群以及社会不同文化价值的冲击,所以无法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当他们认同于某一群体时,却被另一群体排挤,因而总是处于徘徊、犹豫的处境,进而陷入矛盾、含混的泥潭。最后,结论部分表明作者岡田正是受其外在矛盾处境和内在模糊观念驱使,创造出含混的主人公一郎,才有力地批判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给日裔美国人带来的扭曲和创伤。
其他文献
阿诺德·贝内特(Arnold Bennett, 1867-1931)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凭借其“五镇”系列小说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五镇的安娜》的创作始于1896年,在
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语用模糊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及其翻译。“语用模糊”这一概念首先于1983年由利奇提出,自1990年由何自然引入国内以来,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一种有效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媒介;其英译效果不仅关系着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酷暑难捱的日子里,“水”总能给人诸多诱惑和遐惠,诱惑着人们前咳“亲吻”和“搁抱”。这个夏季不再只是换上泳衣,人字拖,“跳”入.水中尽情畅游,而是跟着达人们的脚步,一起
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马卡宁(ВладимирСем(ё)новичМаканин,1937-)——当代俄罗斯文坛上最为活跃,同时也是最具实力和声望的作家之一,自1965年发表
巴赫金基于文学作品的对话理论深刻揭示了小说作者、主人公以及读者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进而由其发展的对话哲学思想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巴赫金的“超语言”思想。对话理论是巴赫
作为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代表,约翰·多恩是一位很有影响力同时也很具争议的诗人。经过十七世纪的辉煌期,十八世纪的冬眠期,十九世纪的复苏期,直到二十世纪,受T.S.艾略
雪莱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作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赞誉。对雪莱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抒情诗歌,例如《西风颂》、《致云雀》和《云》。然而他的《伊斯兰起义
在MOGUL(Modular On-line Growth and Use of Language)理论框架下,采用Essex大学二语习得研究小组Roger Hawkins等人设计的强制选择提取任务,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冠词习得情况进
情态和评价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情态意义主要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实现,而评价多体现在词汇层面。因此,国内外学者往往侧重对情态或评价的单一研究,鲜有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