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位性思想在巴赫金文论中的演变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围绕苏联文艺学家巴赫金的“外位性”思想展开研究。巴赫金是二十世纪最著述丰硕且富有创意的人文学者之一。二十世纪后半叶,巴赫金的文论作品逐渐被重新发现并发掘,他的诸多思想如狂欢、对话、复调、交往等逐渐成为中外文艺学者关注的焦点和文学批评使用的利器。而巴赫金在提到“对话”和“复调”等术语时,多次提到了这些术语的出发点即“外位性”思想,也就是“主体”在不排斥自身的同时,对“他者”进行创造性理解的文学理念。“外位性”既是巴赫金受康德主义启发、在自己文论中一贯秉承的一种哲学理念,也是巴赫金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常使用的一种审美方法。正是在“外位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巴赫金逐渐确立了作品中作者与主人公、独自与复调、交往与对话等多组辨证概念。在有关巴赫金的众多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和运用巴赫金理论进行的文学批评中,巴赫金的“外位性”经常被提及,但对“外位性”这个术语,目前尚缺乏从巴赫金文论文本细读出发的真正深入的研究,且在一些研究论文中,对“外位性”一词的理解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本文将先以分析巴赫金“外位性”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引子,首先分析“外位性”理论研究目前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本文将回到巴赫金文论的文本本身,进行对六卷本的中文版《巴赫金全集》中一些集中论述“外位性”理论的文章如《论行为哲学》、《审美作品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等进行文本细读,将“外位性”还原于巴赫金的文本语境,阐明其内涵外延,并分析外位性思想在巴赫金文论中的演变过程,从道德哲学范畴、小说创作方法、文学审美定位、文化交流模式等几个不同层面,展现巴赫金对“外位性”思想不断丰富的过程。本文还将结合巴赫金所处的俄国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的哲学教育、“外位性”的词源意义和“外位性”在中西文学理论世界的译介,分析“外位性”的社会语境和意义。以此证明,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文学理论研究中,作为元理论的“外位性”理念贯穿于巴赫金整个思想脉络,而且在不同语境逐渐得到外延的扩充。借对这个过程的剖析,本文希望解决目前巴赫金“外位性”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希望以“外位性”理论的建构过程作为一个缩影,揭示巴赫金在建构文论体系时,不断自我完善的方式与方法。
其他文献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4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评选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评奖共收到参评作品1140部,总时长2713小时,进入终评的作品237部,总时长585小时,涵盖了2013年3月1
本文以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的先锋小说批评文本为研究对象,呈现中国当代叙事批评发展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即中国当代叙事批评吸收西方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成果走向理论自觉的
本论文以叶小鸾在明清时期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从两条线索分析明清时期文人对叶小鸾的接受情况,一是叶小鸾本事,这是对叶小鸾接受现象进行研究的基础,把叶小鸾本事考察清楚,才能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群体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而生活于元、明之际的回族诗人丁鹤年在其中又显得更加独特。他身为色目人却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身为元代遗民却不排斥
《半生缘》由张爱玲的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十八春》改写而成,是其创作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以往对于《半生缘》的研究多集中于它与《十八春》的文本比较,分析二者在内容、美
桐城末学多出自吴汝纶与张裕钊门下,清末民国时期仍坚持创作及传播古文,是桐城派晚期重要的古文群体。在古文教学与创作中,桐城文学形成了以姚永朴、吴闽生为中心的两个古文圈子
正确理解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有效地加强中国特色的社
本文以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现代性批判为切入点,以现代以及后现代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困境为基点,以勒克莱齐奥后殖民时代具有世界性视野的全球性作家身份为背景,主要以作家的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加以设计和重构,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方方是活跃于当代文坛的湖北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冲破了性别的束缚,把叙述的视角放置于普通民众的身上,试图呈现大众生命中的困境,并在这种困境的呈现中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