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国会听证会劝说策略的多模态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jian99_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三月“剑桥分析”丑闻被媒体曝光,Facebook公司发生了史上最大数据外泄事件。一周内,Facebook公司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五月十日,美国参议院商务、科学与交通委员会和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针对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举行了一场联合听证会,扎克伯格接受了44名参议员的现场质询。在听证会结束后,Facebook股价回升近5%,扎克伯格的表现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因此深入透彻地研究扎克伯格如何在听证会上应对议员们的质询、扭转不利局势并说服民众重新获得其信任,对于理解劝说策略有着深远的意义。
  公众演说是展现演讲者可信度、劝说能力及个人品质的重要手段。从交流的角度而言,演讲者最想实现的目标之一即在听众中实现劝说性。现有关于劝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家演讲,忽略了其他类型的公众演说家例如企业家。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几乎将政治演讲的劝说性默认为在交流中展示霸权与强势,对其他类型的劝说风格关注甚少。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在演讲中展现谦逊的姿态也可以引发听众共鸣,从而实现劝说的目的。尽管如此,现存的研究依然极少关注到演讲者如何用谦逊的风格打动观众、实现劝说。
  本研究以2018年五月十日马克·扎克伯格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视频为研究样本,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为理论框架(包含道德诉求、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三方面),辅以其他分析模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别从语言、目光、声音和身体姿态四个部分对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使用的劝说策略进行多模态分析。本文将劝说策略分为修辞策略与谦逊态度两部分,着重分析扎克伯格语言及目光中使用的修辞策略,以及声音及身体姿态中体现的谦逊态度。
  研究发现,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的成功与劝说策略的使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在听证会的不同环节,扎克伯格在劝说策略的使用上各有侧重。就修辞策略的使用而言,在个人陈述部分,扎克伯格通过语言和目光主要传递情感诉求,从而激发听众的共情,以达到劝说目的。而在后续的答疑环节,扎克伯格主要通过语言和目光表达道德诉求,即通过承认公司的失误、表达改革的决心以及展示公司已采取的举措来树立公司及个人值得信赖的形象。在听证会全程,扎克伯格均有使用理性诉求如事例、数据来辅助增加可信度。就谦逊态度的体现而言,本研究发现扎克伯格身为被传唤人整体态度谦和,但并不是在听证会全程始终展示着谦逊态度。除此之外,谦逊态度的体现在个人陈述与答疑环节也略有不同。在个人陈述部分,扎克伯格声音与身体姿势更为谦逊;在答疑环节,扎克伯格的声音更为尖锐,而他的身体姿态主要是在被问及一些敏感、难以回答的问题时表现得更为谦逊。
其他文献
理查德·耶茨(1926-1992)是美国“焦虑时代”的一位杰出作家。在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1962)中,他仔细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小说集中,每一篇故事都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突变,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中难以言说的悲伤时表现出的复杂人性。虽然《纽约时报》夸赞这部作品可与乔伊斯的《都柏林人》相提并论,但这部短篇小说集依旧没有引起读者和研究界的兴趣。与《都柏林人》热度不减的研究现状相比,对《十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1962)首次提出的,他指出语言并不只是陈述某事,而是在做某事。同时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将交际中的言语分为发话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后来奥斯汀的学生赛尔(1969)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施事行为分为五类:阐述类行为、指令类行为、承诺类行为、宣告类行为和表达类行为。梵迪克(1976)在奧斯丁和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将言语行为
学位
罗伯特·佩恩·沃伦活跃于美国文坛六十余年,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戏剧、诗集、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作品,荣获了三次普利策奖和“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作品集中表达了对历史与过去、道德责任和精神救赎等人类生存处境的深切关注。  《国王的人马》创作于1946年,是沃伦最具知名度的小说。它以杰克·伯登的成长故事和威利·史塔克的政治沉浮为两条交织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方社会转型期间南方人的生
学位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言据性是指说话人或作者对命题信息来源以及态度的说明,其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被称为“据素”或“据素标记”。近年来,言据性日益受到学术英语写作领域的重视。虽然目前众多学者已经从多种视角、采用多种方法对言据性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但是此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对不同语言、不同语篇中言据性的使用进行共时描述,鲜有研究涉及到言据性的历时变化特征。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应用语言学英语期刊
言据性是说话者对命题信息来源和信息可靠性程度所持态度的表达。学术写作者经常采用这种语言手段来增强其研究成果的说服力。近年来,关于言据性的研究层出不穷,却鲜少关注到言据性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使用特点和差异。  本文以杨林秀(2015)的据素分类标准为理论框架,从知名国际期刊中各选取了80篇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分别建立了自然科学语料库以及社会科学语料库。通过探究言据性的分布,本文
许多关于表演的概念在英汉体育新闻语篇中被用来描述不同种类的体育比赛。以往相关研究主要讨论“体育比赛”隐喻的语言表征,而很少关注这些语言表征背后的认知动因。本研究旨在分析“表演”隐喻在英汉体育新闻中的语言表征,并从认知角度解释该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共性和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以Lakoffand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illmore(1982)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为基础,以英汉体育新闻
“农村三部曲”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1896-1981)的经典作品。1932年茅盾创作出《春蚕》,后因其反响强烈,接连创作出《秋收》(1933)与《残冬》(1933),三部作品合称为“农村三部曲”。1956年,沙博理将“农村三部曲”译成英文。沙博理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翻译家。身为离散译者的沙博理,其文化身份颇具研究价值,而杂合性是其文化身份典型特征。然而目前国内外并无对其杂合文化身份的专门研
学位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其笔下的小说涉及题材极其广阔,创作形式也变化多样。小说《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处女作,主要讲述了南非殖民地白人妇女玛丽种族“越界”最后被杀害的悲剧故事。  小说出版于1949年,正值战后英帝国殖民体系分崩离析,一经面世就受到好评。但是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界并未给予太多关注,普遍认为该小说仅关于种族问题,主题单一,毋需细究。近二三十年来,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该小
词汇语义网络是心理词典的核心结构,起着联系不同词汇知识层面的中介作用(冯学芳,2015)。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词汇语义网络发展水平与语言产出能力正相关(吕长竑,2004;Zareva,2005;张淑静,2005;邵晓霞,2007)。语言复杂度(language complexity)是构成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包括句法复杂度和词汇复杂度。虽然不乏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写作语言复杂度进行相关研究,却
学位
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语言风格鲜明的日记体小说。它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五四”时期的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复杂、微妙、矛盾的恋爱心理,刻画出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对封建礼教叛逆的女性形象。1985年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詹纳尔译本和1989年灯塔出版社出版的白露译本是在英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译本。目前对这两个译本的研究成果很少,且集中在语言研究上,尚未有对这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