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与豆科间作模式及间作系统内氮素转移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是解决农田氮肥污染及氮肥报酬率下降的途径之一。豆禾间作模式是中国的传统耕作模式,这种模式依靠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能节约农田氮肥使用。在此背景下,研究豆禾间作模式以及间作系统中氮素转移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试验于2009-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16°36′E,36°57′N)进行,设置了豆禾条带间作栽培试验、豆科牧草覆盖栽培试验以及小麦(TriticumaestivumL.)、玉米(ZeamaysL.)与白三叶草(TrrifoliumrepensL.)间作试验。1)豆禾条带间作试验处理设置为玉米与豆科植物间作、玉米单作、玉米传统栽培、豆科植物单作。参与间作的豆科植物分别是白三叶、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L.)、杂三叶(TrifoliumhybridumL.)、苜蓿(MedicagosativaL.)、花生(ArachishypogaeaL.)、大豆(Glycinemax(L.)Merr.)、绿豆(Vignaradiata(L.)Wilczek)以及禾本科牧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L.)。2)豆科牧草覆盖栽培试验即苜蓿、三叶草覆盖栽培玉米试验。3)小麦、玉米与白三叶草间作试验即小麦、玉米与白三叶草条带间作,条带宽1.25m。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籽粒产量、生物量及土地当量比的研究表明,1)豆禾间作模式增加玉米籽粒产量。玉米白三叶草、玉米红三叶草以及玉米绿豆条带间作系统中分别比传统栽培处理玉米产量增加16.3%、20%和16.5%,产量增加主要来自间作系统中玉米的边行效应。三叶草、苜蓿覆盖栽培玉米模式中,玉米产量分别高于传统耕作19.2%和22.1%。2)条带间作模式中玉米生物量与传统栽培模式下相当,玉米生物量与豆科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苜蓿覆盖栽培玉米模式增加系统生物量。3)冬小麦/夏玉米与白三叶草间作系统中,刈割三叶草能提高小麦、玉米产量。4)豆禾间作模式提高土地当量比。   2.对豆禾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1)玉米与豆科牧草间作模式能有效控制田间杂草。苜蓿覆盖栽培玉米模式对杂草的控制与使用除草剂处理相当,该处理中杂草的密度、物种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量均较小。2)玉米间作花生、白三叶草、苜蓿延迟了玉米蚜虫发生时间,增加了蚜虫发生高峰期的天敌数量,延长了天敌的捕食时间,使高峰期过后蚜虫消退速度增加。间作三叶草、苜蓿可以增加蜘蛛、瓢虫及食蚜蝇数量,间作大豆、绿豆对玉米蚜和天敌种群的影响较小。   3.用15N自然丰度法对小麦、玉米间作三叶草的三叶草固氮量及转移量的研究表明,1)小麦白三叶草间作系统中,三叶草固氮量为50.67kg·ha-1,刈割使三叶草生物固氮量减少,增加了间作处理土壤表层(0~10cm)的氮累积。小麦三叶草间作系统中,据计算整个生长季氮从三叶草向小麦转移的量在34.4和57.5kg·ha-1之间。2)玉米三叶草间作系统中,玉米季三叶草的总固氮量在30.6至41.5kg·ha-1之间。间作降低了三叶草的固氮量。刈割三叶草增加三叶草的固氮量,刈割不覆盖及刈割覆盖处理分别增加了48.7%和69.9%。玉米边行和中间行平均获得的氮转移量分别为62.7kg·ha-1和45.2kg·ha-1。不刈割与刈割并覆盖处理增加边行玉米的氮转移量。   本研究为华北平原发展豆禾间作栽培以及减少农田施氮量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数字电视的优越性使得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成为必然。在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期间,使用数字电视机顶盒收看数字电视节目是最佳方案。机顶盒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
作为机体对抗外界侵染启动的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产生了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而干扰素(IFN,interferon)是最先产生的炎症因子。干扰素可以诱导几百种的下游效应因子ISGs(interferon
本研究分三个部分:(1)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通过对南矶湿地3个蝶形子湖泊中57个样方的12次植物群落调查(每月1次),共获得了684组植物监测数据,研究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的
随着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数字电视已经成为未来必然的趋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将成为一个数字信号传输平台,不仅使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精确定位穿刺是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最至关重要的步骤,近20年来大量新技术的涌现旨在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从而减少由于穿刺偏差导致的手术失败及
核黄素是人类的一种维生素。核黄素由细菌、古细菌、真菌、植物等生物合成,它们采用了大致相同的合成路径。我们着眼于这些物种在核黄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在还原反应上的不同进行
Ⅳ型胶原蛋白是基底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次要类型的Ⅳ型胶原蛋白包括α3α4α5,α5α5α6。α5链由COL4A5基因编码,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
麻疯树(JatrophacurcasL.)又名假花生、臭油桐、小桐子,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强耐旱、耐瘠薄,在我国栽培或半野生于热带地区,如台湾、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由单克隆抗体、细胞毒小分子和链接三部分共同构筑而成的一类新颖的靶向治疗药物,该类药物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结合能力,将细胞毒小
开关电源是指调整功率开关管以开关方式进行工作的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直流变换器,利用直流变换器可以把直流电压变换成极性、数值不同的多种直流电压。开关电容变换器由于结构中不含磁性元件,因而体积和重量可以进一部减小,适合芯片集成,为小型或便携式设备的供电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现途径。本文综合阐述了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常见拓扑及控制方法,对常见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对效率和在传统开关变换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