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渐知识信息化的21世纪,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却甚为尴尬,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语文课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知识问题,首先是语文科作为母语学习的特殊性所致,其次是语文课程的非专业学科性使然,也与现有的语文知识体系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无效性密切相关。本文认为,语文课程绝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持。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语文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又怎样才能得到?我们认为,什么知识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不能笼统地对待。应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以及在什么层面起作用作具体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视角,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现象知识、概念知识和原理知识,无意识和言述性知识。就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和其独特性而言,陈述性知识、现象知识也不可或缺,但程序性知识、原理知识和语感状态下的无意识知识方是构成语文课程的主体。不同知识类型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同层面,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也有差异:课程内容层面,关于语文现象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必须熟悉;但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其可定向和转化的特性是学生须加以掌握的语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层面,“外显知识”对“缄默知识”起引导作用;在课程建设方面,策略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的不同层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无奈的是,这些对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价值的知识,目前的语文教育界却是极度缺乏。为此,对有效的语文知识的吸纳和开发则是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语文知识的开发,我们必须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切入。缘此,语文知识的开发必须“关涉人”,必须以“主体”为视域和立场。而课文作者、教师的说,其落脚点还在于学生,换言之,语文课程知识的开发,其根本立场和视域是学生,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在于开发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有所帮助。既然是以“主体”为立场和视域,开发又更多是过程性的、动态的关于怎样运用汉母语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为此,这样的知识,我们认为,应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非是“一份语文基础知识的清单”。语文知识虽不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知识体系,但并不意味着它边界全无。语文知识的概念必须界定,其大致的范围和框架也该相应厘清,而其教学方式也要作深度探讨。综本文对语文知识的分类、语文知识的开发立场以及语文知识的价值倾向的阐述。语文知识就是指应该或已经纳入到语文课程中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它有语感和语识两种状态。学生状态下的知识和教师状态下的知识应得以区分。而不同的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也具有相应不同的知识。至于知识的教学,粗略概之,有以体验为主的知识教学法,以案例为主的知识教学法,以训练为主的知识教学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高流失率已成为摆在众多职业学校面前的难题。尽管这几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借鉴,但考虑到地区差异,能否从地区实情出发,对中
地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难以想象缺少生物多样性的地球会是什么模样?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内,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把社会分工、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组织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
元稹是中唐著名“才子”,他才子之名的由来,正是因为其善作歌诗。元稹的歌诗创作是在中唐诗歌创作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中唐音乐与诗歌结合之代表,明辨此点,有助于揭示中唐诗歌的面
“自然美”作为美学领域的一个子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美学中。中国美学系统中一向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美学热潮中自
收入分配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理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当代的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和主张。但是,多数人侧重于收入分配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普及,手机逐渐成为大众电子消费品,需求量年年递增。另外,随着彩屏,照相等新功能集成到手机中,手机市场正迎来巨大商机。手机行业
<正>"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而主题墙饰不仅是作为进行"探索型主题活动"
本文从资源基础、产品开发、客源市场特征及区位条件分析了广水市发展体闲度假旅游的条件,提出其发展策略。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带将修建大量的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工程的隧道结构。以往人们认为隧道等地下结构处于围岩的约束下会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