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呼肠孤病毒NS31蛋白互作多肽筛选及复合亚氯酸钠对其感染抑制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位居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之首。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每年在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范围暴发流行,严重损害30%以上的草鱼养殖业产量,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开发新型能够有效、绿色、安全抑制草鱼出血病的药物对这类病毒开展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I和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JX01以及GCRV-JX02展开病毒防控的相关研究,一般会使用两种策略,一种策略是从分子机制上证实GCRV-JX01的S7节段非结构蛋白NS31与宿主草鱼某些特定蛋白互作,由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借助各种信号转导途径,那么未来可以考虑从宿主入手发明一款竞争性结合病毒的药物;第二种策略则是根据I和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某些蛋白或RNA聚合酶成分,筛选得到广谱抗病毒的药物或者消毒剂。1.杆状病毒表达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非结构NS31蛋白。从GCRV-JX01株病毒基因组中扩增NS31,克隆至p Fast Bac HTA载体;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成功表达携带his标签的重组蛋白his-NS31;Western-Blot和IFA实验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能够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NS31,进一步通过his-Ni2+柱纯化NS31,SDS-PAGE鉴定蛋白约为30 KD,NS31蛋白表达成功。2.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非结构NS31蛋白互作多肽。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噬菌体12肽库,研究NS31特异性结合多肽。挑取30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NS31主要和2种多肽分子相互作用。通过NCBI与草鱼文库进行蛋白序列比对预测并利用Dot Blot验证,NS31与TGF beta-Activated Kinase 1-Binding Protein 2、Myxovirus(influenza virus)resistance G、E1A、Binding protein p300、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 1、Ring Finger Protein 217、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3 Alpha 6个草鱼相关基因相互作用。3.GCRV-JX02浸泡感染稀有鮈鲫体系建立。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具有繁殖周期长而时代周期短且个体小的优点,经实验证实其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考虑到草鱼个体大且病毒感染不稳定等问题,在实验室病毒研究中稀有鮈鲫成为代替草鱼的抗病毒育种模型。前人研究表明,对稀有鮈鲫进行GCRV腹腔注射感染,能够在一周左右时间攻毒成功,该鱼的肌肉、脑、肾等各个组织器官均出现明显出血症状并死亡,由于鲜少有浸泡的感染方式,故本实验室尝试利用稀有鮈鲫进行GCRV-JX02浸泡感染成功,感染病鱼同样出现明显出血症状,HE切片染色发现肾脏、肠道、脑、肌肉以及性腺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4.复合亚氯酸钠对I与II型GCRV抑制作用。对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JX01)首先利用草鱼肾脏CIK细胞进行体外Muse细胞活力技术实验、中和剂鉴定试验、病毒灭活实验等,通过对lg TCID50计算得到有效二氧化氯浓度在40 mg/L及25 mg/L的复合亚氯酸钠粉剂作用15 min和30 min时,对GCRV-JX01灭活率达99.99%。对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JX02)则通过稀有鮈鲫进行体内注射实验以及浸泡实验,结果可知,有效二氧化氯浓度>12.5 mg/L的复合亚氯酸钠粉剂处理30min后可以抑制GCRV-JX02表达,由于稀有鮈鲫鱼体安全浸泡浓度需要<1 mg/L,可以在生产应用上作为养殖生产器具的消毒选择,或者待有效二氧化氯作用养殖水体的第5至6日后,放入稀有鮈鲫便可达到对水体中病毒的抑制又可以保证鱼体健康不受影响。本文首先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非结构NS31蛋白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与NS31蛋白互作的2种多肽分子,通过与草鱼基因库比对预测并验证得到6个草鱼相关基因与之互作,为将来深入宿主多肽基因抑制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接着利用复合亚氯酸钠(Composite Chlorite Sodium)这种产生二氧化氯(Cl O2)可以替代氯的新型更安全、高效又绿色环保的消毒剂,探究能够抑制I型及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广谱消毒剂,为GCRV防控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属慈鲷科热带鱼类,原产非洲,是优质水产养殖品种。引进我国后罗非鱼主要在两广和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养殖。它是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主要研究集中在养殖、性控和病害方面,尚缺少系统的组织学研究。本论文采样三种不同的染色方法(HE、PAS和Masson染色)展示16种组织的微细结构,再结合转录组测序方法将部分组织与基因表达联系起来,最后以rass
学位
我国水产养殖面临蛋白资源稀缺、水生动物病害不断加重、药物乱用等问题,如何节约并高效利用蛋白等资源、提升动物免疫抗病能力成为水产领域的研究重点。除了改善物种种质退化,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出发,饲料禁抗、养殖限抗,研制合理的饲料配方与绿色健康添加剂也尤为重要。现有研究表明小肽无论是在满足水产动物营养方面,还是在促进保护机体健康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但动保产品种类繁多,合理的选择与应用更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
学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淡水经济甲壳动物,其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病害问题也非常突出。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过度滥用又会导致其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加剧,对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亦构成了一定的潜在威胁。光合细菌因其自身能够分泌胞外蛋白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和细菌素等,且富含蛋白质、生物素、辅酶Q10、维生素B12
学位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作为海洋节肢动物,蜕壳是其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如果不能顺利蜕壳,其死亡率将大大上升。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国鲎稚鲎蜕皮相关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及未来海洋环境变化对稚鲎蜕皮影响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以1龄-2龄鲎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转录组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技术对中国鲎稚鲎蜕皮机制及海洋酸化胁
学位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虾类之一。像其他的甲壳动物一样,罗氏沼虾也存在着性别二态性,雄性个体在生长速率等方面较雌性个体来说更具优势。目前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是罗氏沼虾养殖中的热点问题,人工调控性别达到单性养殖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展性别相关基因调控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促雄腺类胰岛素(Insulin-like androgenic
学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亚洲国家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在我国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给草鱼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内学者将已分离出的数十株草鱼呼肠孤病毒依据S6片段的同源性分为三种基因型,分别是GCRV-Ⅰ、Ⅱ、Ⅲ,三种基因型的代表株分别是GCRV-873、GCRV-HZ08、G
学位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译介学视域下剖析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价值、现实困囿以及实践方略。价值:增进目标受众对推介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深入阐发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与真实语境,促成本土文化在异质文化场域中的意义建构。现实困囿:翻译人才欠专业化、内涵阐释不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失调、目标受众理解存在瞄准定位偏差。实践方略:搭建有效平台,加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实施深度翻译,突出以文载道与“
期刊
建设性新闻是新闻界在数字时代应对技术变革和“负面偏向”报道而产生的,以提供积极情感引导和解决问题为目标,旨在重塑新闻业的权威性。通过具体的个案探讨帮办类民生新闻的“建设性”实践如何开展,研究发现栏目以“帮”和“办”作为行动的主线,遵循政治、文化、技术和运营四重逻辑,通过打造立体传播矩阵,全面、动态地展示了在融媒时代帮办类民生新闻或可成为媒体、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平台。
期刊
生态混养模式作为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通过增加水体有效利用率来提升养殖效益,是将来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向,而中华绒螯蟹与克氏原螯虾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发展二者的生态混养既能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又能促进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模式的转换。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养殖密度、放养规格、性别比例等问题引发的攻击、打斗行为大大降低了虾蟹的存活率,且发起攻击与防御导致体能消耗增加从而影响其生长。国内目前对虾蟹混养的研
学位
乙醇梭菌蛋白作为新型饲料蛋白源,关于其在虾类中的应用研究还较少。故本论文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将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鱼粉后,通过生长性能、血淋巴免疫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以及转录组学等指标,探讨乙醇梭菌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在替代鱼粉后补充必需氨基酸和杜仲叶提取物,探索其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乙醇梭菌蛋白在虾类饲料的应用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