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出血患者输血模式描述及血浆红细胞比例与术后结局关联探讨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世界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短缺,且随着老龄人口增加,献血年龄人口减少,血液供应日趋紧张。外科患者用血量占总用血量近一半,心外科手术难度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较多,术中出血也是非心外科患者重要的并发症。尽管有围术期血液保护指南和新的止血治疗策略,减少患者围术期失血和输血,改善预后,但其缺乏指导实践的数据证据,输血仍是抢救和治疗失血患者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临床措施。关于中国患者的输血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多集中于心外科患者红细胞输注,但失血通常失去全血,血浆、血小板等非红细胞血产品在心外科、非心外科整个外科手术患者中的输注现况尚不清楚。许多输血服务机构发现近年来血浆的使用量有所上升,但尚无研究证实血浆输注与相关指标改善的量化关系,血浆输注指征的证据不充分。鉴于对失去全血的治疗,且红细胞输注指征较明确,从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与术后不良结局关联角度,为血浆输注提供数据证据。血浆红细胞比例在创伤、非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中研究广泛,但仅有两篇关于非大量输血患者比例的研究,心外科、非心外科非大量输血患者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与患者不良结局的关系尚不清楚。近年来观察性研究中的广义倾向性评分方法得到改进,并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控制协变量影响下,评估多种治疗水平对患者结局的影响,奠定了多比例组与结局关联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借鉴。研究目的描述心外、非心外科术中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模式,揭示成分血输注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手术合理备血、用血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心外、非心外非大量输血(术中术后红细胞输注量不高于10单位)手术患者中,探讨渐进的多个血浆/红细胞比例与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关联,为血浆输注提供数据支持,在提高患者安全的同时,节约血液资源,缩短住院周期,节省医疗费用。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现代手术麻醉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2015年1月至6月和2016年1月至6月期间四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大型综合医院所有实施外科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第一部分:术中出血患者围术期输血模式描述一、研究对象年龄≥18岁,实施心外科、非心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大手术,且有术中出血及输血记录的住院患者,其中心外科患者1503名,非心外科患者29719名。二、变量定义术中大出血定义为术中出血量≥ 500mL,出血量由纱布称重等计量方式获得。输血模式指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这3种成分血的输注比例、输注量及输注方式,其中,输注方式指红细胞(RBC)、血浆(PSM)、血小板(PLT)单独输注或联合输注,共7种形式(RBC、PSM、PLT、RBC+PSM、RBC+PLT、PSM+PLT、RBC+PSM+PLT)。围术期指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时间。针对出血的治疗性输注指术中术后的成分血输注。协变量包括基本特征(年龄、性别、BMI、吸烟、既往疾病史),术前特征(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手术特征(ASA、急诊、手术时长)、手术类型。三、统计分析(1)根据变量分布特征,描述术中出血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输注比例、输注量,并进行假设检验分析。(2)累计面积图展现外科术中出血患者术前3天、术中及术后7天每天的输血方式,揭示成分血单独或联合输注的规律。(3)线图描述术中术后输注方式随术中出血量的波动情况,聚焦于治疗性输注方式随出血量的变化。第二部分:非大量输血外科患者血浆红细胞比例与术后不良结局关联探讨一、研究对象术中出血量大于100mL且术中术后红细胞输注量不高于10单位的外科患者,其中心外科患者414名,非心外科患者2943名。二、变量定义血浆红细胞比例定义为术中及术后血浆输注量与红细胞量的比值,即血浆量/红细胞量,并根据该比例分布,将患者分为不同比例组。术后不良结局定义为死亡(院内死亡或出院30天内预期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心衰、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协变量等定义同第一部分。三、统计分析(1)比例分组:根据心外科、非心外科患者血浆量/红细胞量比例分布,将患者分为多个渐进的比例组,即0,(0,0.4],(0.4,0.5],>0.5四个比例组,0指仅输注红细胞,2、3组血浆输注量占比逐渐增加,第4组血浆输注量占红细胞量的1/2以上。(2)计算广义倾向性评分:筛选影响术后不良结局并在4比例组分布不平衡的协变量,并结合临床知识,将需要在组间平衡的协变量均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每个患者分到多个比例组的广义倾向性评分。(3)患者加权及协变量平衡性诊断:基于广义倾向性评分,计算患者的稳定权重,并基于稳定权重的分布,决定是否裁剪极端权重的观测值。在加权前及加权后的样本中,分别计算(1)步确定的协变量的标准化均值差(SMD),量化与评价不同比例组患者协变量分布的差异及变化,可认为SMD<10%的变量在不同组间分布是平衡的。(4)比例与术后不良结局关联估计:在加权后协变量分布基本平衡的样本中,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比例组患者二分类术后不良结局的差异,计算OR值评估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对术后不良结局的效应。该步控制变量包括(3)步中标准化均值差仍大于10%的变量、血小板输注及术中术后红细胞输注量。(5)结果稳健性评价:采用箱式图检验权重分布是否满足假设,评价倾向性评分分析是否合理。最后在仅输注血浆的非大量输血患者中,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血浆输注量与术后不良结局关联,补充血浆联合红细胞输注外,单独输注与患者结局关系的证据。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503名心外科患者中,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所占比例最大,达44.8%;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次之,占比为22.9%;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大血管手术患者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1.6%和8.2%。29719名非心外科患者中,普外科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36.4%;骨科手术患者次之,占比为28.4%;神经外科、胸外科手术患者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8.7%和10.4%,血管外科患者占比最小,为 6.1%。心外科、非心外科患者出血与输血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术前,有10.6%心外科患者输注红细胞,输注量中位数为400mL,血浆、血小板输注比例均小于5%。非心外科患者3种成分输注比例均小于5%。术中心外科患者出血量中位数为300mL,非心外科患者为100mL,心外科大出血患者比例是非心外科3.2倍(39.3%vs.12.2%,P<0.05)。术中术后输血方面,心外科输注红细胞患者的比例及量显著高于非心外科患者(34.1%vs.11.4%;800mL vs.400mL);同时心外科患者血浆输注比例也高,但输注量略低于非心外科患者(30.7%vs.6.3%;350mL vs.400 mL);12.2%心外科患者输注了血小板,中位数为400 mL,非心外科患者血小板输注比例则小于5%。从围术期整体来看,心外科手术患者输注比例较高的方式为红细胞、血浆单独输注或红细胞血浆联合输注,血浆输注高峰在术后1天(12.4%),红细胞血浆联合输注高峰在术中(4.5%),不同心外科手术类型患者红细胞输注高峰不同,分布于术前1天到术后第2天。非心外科患者中输注红细胞或联合输注红细胞血浆比例较大,且红细胞、红细胞血浆联合输注高峰均在术中,比例分别为4.5%、4.2%。患者出血量≤100mL时,11.6%心外科患者输注红细胞,6.9%患者联合输注红细胞血浆,6.6%患者输注血浆;出血量在100-500mL及500-1000mL时,红细胞、血浆及二者联合仍是主要输注方式;出血量≥1000mL时,17.9%患者联合输注三种成分,11.0%患者联合输注红细胞血浆,6.8%联合输注红细胞血小板。非心外科患者,出血量≤100mL时,各方式输注比例均小于5%;出血量在100-500mL时,6.6%患者输注红细胞;出血量在500-1000mL时,红细胞、红细胞血浆联合仍是主要输输注方式;出血量≥1000mL时,46.4%患者联合输注红细胞血浆,26.5%患者输注红细胞。随着出血量升高,红细胞血浆联合输注成为心外科、非心外科患者主要输注方式。第二部分:在出血量大于100mL的患者中,将心外科与非心外科非大量输血患者按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分为了四个相同的比例组:0,(0,0.4],(0.4,0.5],>0.5。比例为0组患者最多,心外科患者有47.1%处于该比例组,非心外科患者有51.3%在该组。心外科患者分别有15.9%、17.4%、19.6%处于2、3、4比例组,非心外科患者分别有19.6%、15.7%、13.4%处于2、3、4比例组,分布较均衡。心外科患者需要在比例组间平衡的因素有:性别(SMD=23.6%)、共患病(SMD=13.2%)、术前血红蛋白(SMD=31.2%)、ASA(SMD=15.4%)、手术类型(SMD=46.5%)、术前输红细胞(SMD=18.5%)、大出血(SMD=13.8%),经加权后,仅性别在比例组间分布差异较大(SMD=10.3%)。以术后不良结局为因变量,校正性别、血小板输注及红细胞量后,Logistic模型显示,以血浆量/红细胞量>0.5组为参照组,仅输红细胞组(即血浆量/红细胞量=0)患者术后不良结局发生可能性是参照组的0.35(0.15,0.80)倍,输注比例在0-0.4患者结局发生可能性为参照组的0.13(0.03,0.47)倍,输注比例在0.4-0.5患者结局发生可能性是参照组的0.27(0.09,0.82)倍。非心外科患者需要在比例组间平衡的因素有:老龄(SMD=11.8%)、共患病(SMD=12.5%)、术前血红蛋白(SMD=11.5%)、ASA(SMD=33.3%)、科室类型(SMD=48.8%)、术前输红细胞(SMD=11.6%)、大出血(SMD=26.4%),经加权后,仅科室类型在比例组间分布差异较大(SMD=19.0%)。以术后不良结局为因变量,校正科室类型、血小板输注及红细胞量后,Logistic模型显示,以>0.5比例组为参照组,仅输红细胞组(即血浆量/红细胞量=0)患者术后不良结局发生可能性是参照组的0.34(0.18,0.63)倍,输注比例在0-0.4患者结局发生可能性为参照组的0.46(0.23,0.92)倍,输注比例在0.4-0.5患者结局发生可能性是参照组的0.46(0.22,0.97)倍。稳定权重分布有重叠,提示各比例组的异质性不是不可平衡的,为排除极端权重的影响,又不引入新的偏倚,仅裁剪了各比例组权重位于第1百分位数以下及第99百分位数以上的观测,分别有2.4%心外科患者、3.3%非心外科患者被裁剪,比例均小于5%,可认为裁剪对样本代表性影响不大,合理使用了倾向性评分分析。研究结论心外科及非心外科患者,出血及输血特征不同。随着出血量增加,红细胞血浆联合成为大部分患者主要的输注方式。在非大量输血的心外科、非心外科患者中,控制测量到的协变量影响后,以术中术后血浆红细胞量比值大于0.5为参照组,低比例组(0,0-0.4,0.4-0.5)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风险均较低。从患者安全与节约血液资源角度,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血浆输注。血浆红细胞比例的界值点需要在更大的临床队列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Setl相关复合体(Complex associated with set1,COMPASS)催化组蛋白H3K4甲基化,影响染色质的可及性,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COMPASS核心组分包括甲基转移酶家族蛋白和四个骨架蛋白WDR5、RbBP5、ASH2L 和 DPY30,简称为“WRAD”。“WRAD”具有调控 COMPASS复合体的组装和辅助甲基转移酶发挥催化功能的作用。然而,对于
学位
胶质瘤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占脑肿瘤的40%~5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被称为高级别胶质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Ⅳ级)预后最差,因此迫切需要发现新的分子标志物,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提供转化依据。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我们以前的报道,lncRNAHOXD-AS2在胶质瘤中特异性上调,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周期,促进
学位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加重,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长,癌症已经成为中国和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癌症防治工作任重道远[1,2]。本文主要就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PEC01的抗胶质瘤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一、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MTT法初步筛选43个化合物在H22、HepG2和Huh7三种肝癌细胞株中的抑制活性;MTT 法测定化合物 LXY4684、L
学位
目的:探讨在结肠镜检查前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视频教育患者能否改善肠道准备质量,并提高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满意度。方法: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1月1日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或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清醒结肠镜检查。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口头宣教+纸质资料)进行肠道准备的教育,试验组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VR视频教育。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通过Boston肠道
学位
数字金融是新常态下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方式。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应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主动拥抱新兴技术,因此本文从数字化转型视角出发分析当前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银行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第一部分 BK病毒与肾脏受累疾病及泌尿系统肿瘤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群肾脏受累疾病中BK病毒(BKV)的感染状况、临床意义及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了 271例肾脏相关受累疾病患者的血清、血浆和尿液中的BKV-DNA,其中96例为肾脏受累的结缔组织病(CTD)、90例慢性肾脏疾病(CKD)、66例泌尿系统肿瘤(UN)、19例肾移植(KT),88例为健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CAFs通过分泌多种蛋白质、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免疫、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瑞戈非尼(Regorafenib)属于多激酶抑制剂家族成员,其通过抑制c-KIT、RET、TIE2、PDGFR和FGFR等各种激酶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D)中的价值。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门诊长期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80名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应变进行左心房功能评估,评估标准依据2016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联合发布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收集患
学位
背景:黏多糖贮积症(MPS)是一组在儿童中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MPSⅡ型也被称为亨特综合征,属于溶酶体贮积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亨特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溶酶体酶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出现缺陷,此酶催化皮肤硫酸酯和硫酸肝素两个硫酸基的水解,因此该酶的缺失导致了这两种糖胺聚糖的病理堆积和大多数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心脏受累。临床上,一般依据有无智力受损,MPS Ⅱ型
学位
<正>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用于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环节,使企业的发展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增加财务管理环节的便利性,促使财务管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简要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