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激励下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及其福利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始终是农村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百年来的经济腾飞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主张和政策实践中,逐步确立了我国独有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不仅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而且对改善农民福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权分置”政策作为新的产权制度逻辑起点,通过赋予农民更明晰与安全的土地产权以激励农地有序流转与规模经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益。从政策制定的宏观目标看,实行农地流转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制度变革的客观需求,也是赋予农户充分选择权、提高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必然选择,更是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农地正规流转市场仍不完善,农地流转面积增速出现下降的特殊阶段,“三权分置”的政策实施效果不能仅从农民的农地流转决策行为与农地流转率来表示,也要从农民在农地流转后所获效益来评价,因为农地流转可以通过使农户家庭的收入支出结构、休闲劳作时间发生调整,从而会影响到农户自身的生产、生活综合福利。因此研究产权制度激励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以及农地流转后农户的福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实地调研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以及机理分析进行阐释,将产权制度激励下农地流转决策变量以及农户福利指标体系纳入到统一框架内,构建产权制度激励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模型,通过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回归得出产权稳定性和产权安全性及其他因素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识别农户土地流转的净福利效应及其群体差异。研究结论对深入探讨产权制度激励下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摸清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效益的作用机制,实现长期农地流转决策中社会福利最大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产权制度激励对农户流转决策的影响如下:(1)从产权制度激励对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来看,农地确权颁证对转入决策在5%的显著水平上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转出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2)从产权制度激励对农户流转率的影响来看,农地确权颁证和农地流转合同对转入率在10%和5%的显著水平上有正向影响,而农地转出率仅受农地流转合同的影响。(2)其他控制变量对农户流转决策的影响如下:(1)从对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的影响来看,是否村干部、主要劳动力健康状况、承包耕地面积、颁证与合同重要程度以及处于试点区显著正向影响农地转入;性别、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占比、承包耕地块数、地形变量、颁证与合同重要程度以及处于试点区对农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2)从对农户流转率的影响来看,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流转年限以及处于试点区对农户的农地转入率呈正向影响,非农劳动力占比以及地形变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而在农地转出率的决策中,年龄、主要劳动力健康、非农劳动力占比、流转价格、颁证与合同重要程度以及处于试点区等均呈显著正向影响。(3)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农户福利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呈正向作用,使转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家庭人均非食品消费分别提高了4051.7元/年和1767.1元/年,使转出户年人均纯收入和年人均非食品消费分别提高了2646.9元/年和1429元/年,转出户增收效应小于转入户。并且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农地转出还是农地转入,农地流转都促进了农户就业情况的改善。在闲暇福利方面,农地流转使转出户闲暇状况变好,却使得农地转入户的闲暇状况变糟。(4)基于PSM方法进行组群差异分析显示,处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区域和较高的产权认知程度可以促进农户福利效应的改善。试点区域的农户在农地流转后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438.5元/年,产权认知程度最高的农户在农地流转后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179元/年。其中,试点区域的流转户人均纯收入比非试点区域的流转户高出1029.2元/年,产权认知程度为“较重要”的流转户比“较不重要”的流转户年人均纯收入高出736元/年。为促进产权制度激励下的农地流转有序、高效的进行,并帮助农户做出家庭福利帕累托最优的决策,根据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继续贯彻落实农地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农民的产权安全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地流转市场,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满足农民的流转需求;其次要在关注农地流转提高农民经济福利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农民非经济福利方面的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放力度,并加强对农民进行闲暇消费与文化消费的培养;最后还需要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政府加强对农村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与支持力度,制定差别化的贷款政策,提升农户福利水平。
其他文献
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区域生态系统与格局,产业的聚集,就业机会的增加,资源的分配,尤其是国土资源空间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空间面临城镇生活与农业生产两种空间不同程度的挤占,重塑了城乡生态系统结构与布局,直接扰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生态空间作为城市圈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是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需求的重要功能区域,其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遇到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生态空间的功能
学位
饶宗颐学识渊博,不仅富于学,而且精于艺。他融贯中西,博古通今,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化古成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太和”文艺思想。饶宗颐的“太和”文艺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宗教、神学的影响,尤其与儒家的“中和”、道家的“道冲”、禅宗“空”以及宋明理学的“太和”存在着深层的关联。饶宗颐在三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太和”之境,并通过“太和”思想的关联分析以及在艺术方面的运用,探讨饶宗颐“太和
学位
“X不比Y+Z”句式是“比”字句的一种否定表达,其语用功能是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反预期是和预期相对的,表达的是说话者的主观言语信息。“X不比Y+Z”句式语义和结构较为复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目前,语言学界对“X不比Y+Z”句式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时仍然会造成大量的偏误语句,这就启示对外汉语教师要把语言学界关于“X不
学位
耕地资源是生产农产品的主要载体,亦是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长江流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占全国22%的耕地面积,产全国33%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耕地面积锐减、质量变差、生产要素转移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党中央已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部署,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核心要义,着力
学位
介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语义和功能较为空灵,对其研究不能脱离整体句式。介词“给”用法丰富,使用频率较高,与其相关的不同的句式在语义上存在差别,同一句式有时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这些不同的语义也只有在完整的句式和语境中才能凸显出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介词“给”的语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介词“给”相关句式的习得研究重视不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通过偏误分析,对
学位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到“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地流转作为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使得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改变农户生计水平,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保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飞速发展,在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乡村问题日益凸出。为了解决乡村衰退问题、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则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乡村地域系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为支撑,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为研究对象,对其从空间分布特征、乡村韧性、旅游资源优势度三个方面进行分
学位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的主要绿色基础设施,而且还作为关键组成成分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其具有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态福祉等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居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在服务水平、空间分布、规模配置等方面对城市绿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事实上,城市绿地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城市绿地布局方面也亟待进
学位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景区质量参差不齐,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并不契合,景区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亟需突破的行业问题。5A级景区创建与发展意味着景区质量的高水平发展与知名品牌的产生,是景区提升知名度,扩大美誉度的重要途径,符合新时代背景旅游优质化需求的发展趋势,实践探索经验丰富,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尤其是5A级景区创建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充分。鉴于此,本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个5A级
学位
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好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虽较好,但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比较脆弱,粮食安全处于紧缺平衡状态。高效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有利于农地组织化、制度化的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选题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