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选题和写作得益于西藏旅游实践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涌现和凸起,因此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目前旅游体验领域研究中较少关注的一类旅游文化现象。这为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关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在2018年和2022年累积达两月有余的旅游人类学实地调研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西藏独特的旅游场域中,旅游者话语袒露的深度、强度、密度和丰度皆非常高,尤以玛吉阿米餐厅的留言文化最为典型,甚至成为旅游者不远千里驻足和迷恋的旅游景观和吸引物。这种突出的留言现象或许可能表征着入藏游客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某些尚未得到深入理解和阐释的内在意义,西藏的旅游情境乃至留言簿这种独特的素材为洞悉西藏旅游体验提供了潜力和价值。在国内的旅游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留言簿主题的相关研究付之阙如,且在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上有待提高。与该主题相关的国外研究,由于进入时间早、理论视角的多元,因而产生了相对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由于脱嵌具体的语境和情境,留言簿相关研究仍停留在以内容分析为主的浅表化阶段。在西藏旅游研究领域,留言簿研究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从情境主义视角将书写留言簿的行为置放于西藏的旅游场域中加以探讨。与以往研究注重留言簿的内容指向不同,本文着重从游客书写留言的话语行为和内在体验出发,从表征和非表征两个层面探讨游客书写文化行为的本质、心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就本文的研究架构而言,游客书写留言簿的行为和留言簿文本中所涌现出来的主题一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面向。经过两次入藏田野调研后,研究者在课题组成员的协作中共翻拍到99867张留言簿照片,将其按照主题、留言时间和话语类型(文字和图像)分类整理,并在数据清洗阶段,按照三级遴选策略(语义不完整遴选、主题遴选、饱和度遴选)将2392张留言转录成数字资源,以供资料的量化统计和编码使用。为了聚焦研究问题以及提高研究效率,将转录的留言内容与本研究主题进行相关性匹配,得到高相关的留言文本21147字,以供本文的定性编码使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统计学分析和质性研究的混合研究方法,从不同方法验证以及补充本研究提出的范畴、命题和理论模型,实现科学研究中三角互证的基本原则。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语义成为本研究利用留言簿文本探讨旅游体验问题的基本参照点。遵循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思想,本研究构建了留言簿的迷思学分析框架,包括留言簿文本、情境中的留言簿以及游客阅读体验中的留言簿三个维度。情境中的留言簿研究和游客阅读体验中的留言簿研究属于留言簿研究的非表征层面。以上三个层面为本研究搭建了较为宏观的留言簿分析框架。结合罗兰·巴尔特构造的迷思学系统,本研究从留言簿话语中离析出“隐”与“显”的二元结构。其中,“显”为留言簿的传统语言学层面,表现为留言簿上确指的具象的旅游话语,“隐”为留言簿的迷思学层面,表现为留言簿文字和图像背后所涵指的意义世界。就游客在玛吉阿米餐厅书写留言现象的本体论而言,旅游者在留言簿上的书写行为是一种受特定场域诱发的情感表白行为,其目的是表现独特的内心世界,并重构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与其他由游客撰写的文本相比(如书信、明信片等),游客在留言簿的书写在对象上更凸显了对自我范畴的表白,因此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种情境中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联结行为,而非惯常意义上的社会互动表白。表白内容的隐私性也凸显出非惯常环境和旅游世界中表白行为的不同属性。玛吉阿米餐厅留言簿的匿名书写、单向倾诉和浪漫索引,进一步强化了游客书写实践的“情感表白”意愿。由于旅游者身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中,其在留言簿上的话语式样体现出一定的时间、空间,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特征。依据表白的对象和受众,表白可以划分为集体表白和个体表白两种基本类型。依据表白内容的差异,可进一步从中抽象出反思性表白、互动性表白、具象性表白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情感表白的关系模型,包括情感依恋、极化认知、穿越感、独白型对话关系等范畴。借助于感官性书写,在某种时空交错感中成就了旅游者当下的自我图像。由于脱嵌于鲜活的互动场景,因而是旅游者的自我联结以及单向认同行为。玛吉阿米餐厅留言簿这一独特的书写文本,经由西藏、拉萨、八廓街这一系列特殊地理空间单元的概念性限定,以及借助于绵延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所建构的弥漫性烘托氛围而成为置身其中的游客书写欲望的唤起因素。其中,情境中的场强和场感变量强化了游客的冲动性书写行为。造成这种独特的情感表白现象的根源在于旅游世界乃至留言簿媒介的匿名属性上。匿名范畴能够对旅游污名产生遮蔽效应。旅游世界的间接匿名和留言簿的直接匿名共同决定了游客的书写行为,分别构成旅游书写行为的远因和近因。随着日常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的匿名程度的增强,相伴随的污名化程度随之减弱。在此基础上,构建匿名性、反索引、无虞感、身份熔断的心理防御机制。由于留言簿的匿名属性,游客在留言簿上所呈现的内容明显具有隐私性质。其中,具名的表现形式(具实名还是具虚名)的暴露程度反映出隐私的多维属性。具实名的旅游行为是一种隐而未隐的现象,反映出旅游者坚定的立场以及意义连结的诉求。整体上,隐私性书写与在场情境的唤起以及旅游者与场域的融入度密切相关,是旅游者在旅游情境中的非理性行为。由于隐私性表白的现象发生于公共空间的事实,研究者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以及空间理论作为基础,构建了以物理维度、时间维度、个人维度和社会维度为主要范畴的空间多维度模型,以实现隐私从后台走向前台的公开表白。观看留言成为游客在西藏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接续。就观看留言的行为指向而言,可将其划分为感官性行为和窥视性行为两类。留言簿的不具名以及隐私属性为窥视性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根据差异和认同的旅游心物层面,可将游客阅读体验中的留言划分为刺点型留言和边缘型留言。其中,刺点型留言又可释解为差异型留言和认同型留言,二者分别以外刺和内刺的动力作用于旅游者,进而与旅游世界保持高亲和的互动和粘性。两种留言类型引起了旅游者极端态和稳定态的心物状态。事实上,极端态和稳定态之间能够发生相互转化的动力根源在于流动性体验中的非预期事件,非预期范畴归属于旅游体验过程中的非表征层面,由此构建了以裂化、转化、强化、游荡和回归等核心范畴为主的旅游者心理进化理论。留言簿的功能从最初的记录、信息传递等语义功能异化为铭迹、联结等意义生成功能,由此留言簿成为西藏旅游场域中的象征物,由餐厅等接待场所的实体物上升为旅游体验中的意象和符号。留言簿作为一种离场的象征物,具有匿名性、开放性、联结性和唤起性的符号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表征与非表征的视角探讨留言簿作为研究对象的场域特征。在旅游场域中,留言簿呈现出一定的物理感知特征,主要包括留言簿自身的特征以及留言簿与空间的关系两个方面。留言簿自身的考察维度包括制作材质、尺寸、符号设计、色彩等,并在游客的心理层面产生特定的知觉反应,进而在心物层面生发自我坦露和自我联结留言簿书写行为。此外,对与留言簿相关的情境做了内情境与外情境的类型划分。书写留言簿的情感表白行为受到内情境与外情境的共同作用。对留言簿中的旅游场进行实证分析与挖掘,构建了以怀旧、多感官渠道、情境唤起等旅游场的情境要素模型。在留言内容的主题上,本研究以禁忌与旅游、西藏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旅游体验的畅爽度测度模型构建为研究内容,探讨不同主题下的入藏游客旅游体验问题。由于留言簿与其他数据类型一样存在缺陷与短板,因此本研究在各自主题下的研究过程当中,辅以其他如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评论数据等类型作为经验数据的补充和验证。在旅游体验畅爽度的指标构建上,本研究得到主体性、主体间性、参与度、场感、建构度和融入度等维度;在西藏旅游体验过程中遭遇的禁忌和传统饮食则更多地表征了西藏旅游的吸引物和景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