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RI研究:针刺太溪穴对健康青年和老年人脑网络的异质针刺效应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探讨针刺太溪穴对健康青年和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同时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脑区自发活动和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健康青年志愿者和健康老年志愿者各20名(n=20),其中健康老年志愿者均需完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操作流程:志愿者们安静休息20分钟后,进行第一次持续10分钟的静息态f MRI扫描;然后持续针刺太溪穴3分钟后出针;再进行第二次持续10分钟的f MRI扫描。f 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静态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利用脑功能数据处理软件DPARSF计算出有差异的脑区;利用DPABI软件基于滑动时间窗法计算针刺后脑区自发活动的动态ReHo指标;大尺度功能连接分析利用Matlab工具箱,以power 264模板为节点图谱计算每个功能网络个体的平均网络内和网络间连接;利用MANGO软件确定ReHo差异区域的功能相关性。综合以上结果即可分析针刺后两组脑区的自发活动和功能连接。结果:1.静态ReHo分析:与静息状态相比,青年组针刺后状态ReHo差异最大的区域位于枕叶和额叶。而老年组,改变最大的ReHo差异区位于顶叶和额叶。与静息状态相比,针刺太溪穴后老年组与年轻组ReHo的降低均集中于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辅助运动区。除此之外,与静息状态相比,针刺后青年组涉及右侧舌回和中央前回的脑区ReHo降低,老年组在右侧的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左侧的边缘上回和辅助运动区,以及双侧扣带回中间带均可见ReHo的降低。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健康青年和老年人针刺后状态与静息状态下的ReHo结果,统计图在体素水平P<0.001和簇水平P<0.05(单尾)进行GRF校正。2.静态ReHo结果的功能相关性分析:年轻组和老年组中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功能都涉及动作/执行(言语)、动作/执行(未指明)和认知/语言(言语)。然而,认知/语言(语义)仅在年轻组的簇中观察到,但知觉/躯体感觉(疼痛)和知觉/躯体感觉(未指明)的簇仅在老年组的簇中获得。(P<0.05,多重比较的Bonferroni校正)3.动态ReHo分析:青年组,在枕叶、额叶、颞叶、顶叶均有动态ReHo的改变,具体位于左舌回,左、右距状沟,右楔回,右颞上回,右Heschl回和左、右中央后回。而老年组,改变最大的动态ReHo差异区位于小脑后叶、颞叶和额叶,具体位于右小脑脚2区,右颞下回和左中央前回。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健康青年和老年人针刺后状态与静息状态下的动态ReHo结果,统计图在体素水平P<0.01和簇水平P<0.05(双尾)进行GRF校正。4.大尺度功能连接分析:(1)青年组:与静息状态相比,针刺后青年组感觉/躯体运动网络(FDR P<0.05,d=-0.9)和皮层下网络(FDR P<0.05,d=-0.9)的平均网络内功能连接均降低(FDR P<0.05,d=-0.9),感觉/躯体运动网络与背侧注意网络的网络间功能连接明显降低(FDR P<0.05,d=-0.8)。但皮质下网络与背侧注意网络(FDR P<0.05,d=0.7)、皮质下网络与小脑网络(FDR P<0.05,d=0.7)的网络间功能连接升高。2)老年组:与静息状态f MRI相比,老年组针刺后网络间和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均降低。网络内功能连接明显下降的网络有:感觉/躯体运动网络(FDR P<0.01,d=-0.9)、带状盖网络(FDR P<0.01,d=-0.9)、听觉网络(FDR P<0.01,d=-0.9)、默认模式网络(FDR P<0.05,d=-0.8)、视觉网络(FDR P<0.05,d=-0.7)、额顶区控制网络(FDR P<0.01,d=-0.8)、突显网络(FDR P<0.05,d=-0.7)和背侧注意网络(FDR P<0.01,d=-0.9)。针刺对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影响主要涉及感觉/躯体运动网络、带状盖网络和背侧注意网络。针刺后感觉/躯体运动网络与带状盖网络(FDR P<0.05,d=-0.9)、默认模式网络(FDR P<0.05,d=-0.7)、突显网络(FDR P<0.05,d=-0.7)、背侧注意网络(FDR P<0.05,d=-0.8),带状盖网络与听觉网络(FDR P<0.05,d=-0.9)、额顶控制网络(FDR P<0.05,d=-0.7),额顶控制网络与背侧注意网络(FDR P<0.05,d=-0.8),突显网络与背侧注意网络(FDR P<0.05,d=-0.7)的网络间功能连接显著降低。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青年组和老年组针刺太溪穴后状态与静息状态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动态ReHo的差异脑区与静态ReHo的差异脑区不同,提示脑功能网络是动态过程。2.老年组和青年组针刺太溪穴后存在不同的ReHo差异脑区和网络功能连接变化,提示针刺太溪穴在不同年龄组具有异质针刺效应。3.本研究为不同人群的针刺效果区分和今后针刺在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支持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根据有无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63)与感染组(n=27);又根据有无出血分为非出血组(n=71)与出血组(n=19)。(1)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血清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多态,分析血清Ang2作为SLE生物标志物的潜能,以及与疾病发生的关联,为揭示Ang2作为SLE可能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纳入58例SLE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分析Ang2浓度与患者临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哮喘小鼠肺组织中Rac1酶(Rac1)、白细胞介素-33(IL-33)和II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水平,观察给予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后,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IL-33及ILC2数目的变化,明确Rac1、IL-33和ILC2是否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及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IL-33和ILC2的影响,
目的: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分离和纯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烈性噬菌体,鉴定这些噬菌体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如基因组特征、形态学特征、裂解谱和抗菌效果等,从而筛选出可用于治疗性试验的噬菌体候选株;通过构建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评估噬菌体在体内的抗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PAO1、ATCC27853、P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CLD)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步骤,也是是制约临床预后的关键性因素。目前认为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是肝星状细胞(HSCs)的持续激活,引起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均是激活HSCs的重要因素,这标志着通过抗炎、抗氧化,使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HSCs减少或失活是抗纤维化的主要目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促进组织修
目的:探究粪菌移植(FMT)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FMT干预LPS诱导的大鼠ALI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只雄性成年健康的SD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用腹腔内注射LPS的方法来创建大鼠的ALI模型,粪菌液灌胃作为干预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实验选取的15只大鼠组别分为健康对照组(NS组)、模型实验组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PM2.5导致大鼠肺组织Th17/Treg失衡所造成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阐明复合维生素B(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通过调整DNA甲基化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的保护作用,为复合维生素B的应用以及预防PM2.5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8只/祖,分笼喂养。其中的3组用14.0mg/ml复合Vit B溶液灌胃,28d后
目的:探讨Lyn激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10只Lyn高表达的转基因C57BL/6J小鼠分为2组:LPS组(LPS+Lyn-TG组)和PBS组(PBS+Lyn-TG组),10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按同样方法分为LPS组(LPS+WT组)和PBS组(PBS+WT组),每组各5只。各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前均以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研究理论,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类型特点,探索其不同体质类型与发病一般情况及血型、肝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相关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运用王琦教授9分法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ICP患者进行体质调查,本次调查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泸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
目的:首先综述目前已有的加强肠道准备教育的方法,评估强化教育对肠道准备质量和其他结果改善的影响。其次统计自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所有关于结肠镜肠道准备的临床试验的特征,分析中国结肠镜肠道准备相关临床试验开展现状和特征。然后评估卡通图册教育对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