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硅杂化环氧树脂涂层的构筑与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树脂(ER)因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优异的耐腐蚀性、粘接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和5G/6G通讯等领域。但基于环氧树脂所制备的涂层质硬且脆、疏水性较差、耐候性不佳以及传统的“A+B”固化模式所引起的使用工艺相对复杂等缺点,极大限制了现有环氧树脂在高性能和智能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适应更高的性能需求并扩大传统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利用低表面能有机氟/硅化学品其良好的疏水性、柔韧性以及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特有的高耐候性,对现有环氧树脂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在改善环氧树脂柔韧性及耐候性的同时还能赋予环氧树脂优异的拒水拒油功能。此外,为打破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之间现用现配的方式,开发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基于其所构筑的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已经成为环氧树脂的发展方向与主流趋势。基于此,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密度泛函理论辅助环氧/酐基双官能苯丙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环氧涂层中的应用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四元自由基共聚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指导下,使用Gaussian 09软件,对上述四个目标单体分子的自由基反应性指数(Fa0)进行了计算,优化并获得了四个单体间的量比关系为NBA:NSt:NMa:NAGE=1.2:1.0:0.4:0.5。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本研究又将BA、St、Ma、AGE按优化的理论量比在溶剂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种环氧/酐基双官能苯丙树脂(EMPA)大分子固化剂。通过对EMPA树脂的结构、平均分子量及基于EMPA和环氧树脂(ER)所制备的ER/EMPA涂层性能的研究,揭示了单体量比与EMPA及ER/EMPA涂层之间的构效关系和规律。研究表明:在DFT辅助下所合成的EMPA树脂,其平均分子量(Mn)最大可达71108 g/mol、多分散系数(PDI)最小可达1.44;另外,EMPA的引入还可改善ER/EMPA涂层的韧性与抗冲击性能,从而使该涂层的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性分别达到了 45.5%和75 cm。(2)潜伏性大分子固化剂——(氟代)酐基苯丙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环氧功能涂层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参照前述NBA:NSt:NMa=1.2:1.0:0.4的量比,以R(f)A替换BA,分别用密度泛函理论和Gaussian 09软件研究了(氟代)烷基(甲基)丙烯酸酯[R(f)A]、苯乙烯(St)与马来酸酐(Ma)自由基共聚反应体系,并对R(f)A——(氟代)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分子如B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6FA)和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C8FA)五单体分子中烯基碳原子的自由基反应性指数(fa0)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fBA0=0.23、fLMA0=0.16、fSMA0=0.15、fC6FA0=0.20、fC8FA0=0.1 8。基于此计算结果,在明确NR(f)A:NSt:NMa量比约为1.2:1.0:0.4的情况下,可优化得到不同组合模式下BA、LMA、SMA、C6FA及C8FA在(氟代)酐基苯丙树脂(MPA)中的量比关系。然后,将R(f)A与St、Ma进行三元或多元自由基共聚反应,进而合成了一类酐基苯丙树脂(MPA)大分子潜伏性固化剂——R(f)A-co-St-co-Ma共聚树脂。通过对MPA树脂结构、平均分子量及耐热稳定性及ER/MPA涂层微观形貌的研究,揭示了侧链基团与MPA及ER/MPA涂层之间的构效关系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到MPA固化剂结构上R(f)A链节中长链烷基C18H37或全氟烷基C2H4C8F17定向排列方式或聚集态的影响,ER/MPA涂层在微观上呈现出了图案化如“褶皱”状或“岛屿”状的粗糙形貌;在上述特殊微观形貌的影响下,ER/MPA涂层表面对水的接触角最高可达到135°、油接触角可达到95°,涂层的表面能降低至6.7 mJ/m2。(3)POSS杂化氟代酐基苯丙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构筑的超疏水环氧涂层研究以笼型七异丁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低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纳米组分,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C8FA)为低表面能改性剂,将SMA、St和Ma与MA-POSS、C8FA进行次序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种POSS杂化氟代酐基苯丙树脂(POSS-co-FMPA)——通过对POSS-co-FMPA的结构、平均分子量分布、POSS在POSS-co-FMPA树脂中的团聚形态及尺寸及ER/POSS-co-FMPA涂层的疏水性、介电性等性能研究,揭示了POSS含量与POSS-co-FMPA及ER/POSS-co-FMPA涂层间的构效关系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OSS团聚体以“笼”状形态均匀分布在POSS-co-FMPA树脂中,且该团聚体尺寸约在27~38 nm之间;当POSS的添加量为2 wt%时,ER/2wt%POSS-co-FMPA涂层的表面能降低至6.2 mJ/m2,水在该涂层表面的WCA达到了 155°、正十六烷的接触角(OCA)达到了 86°,且在1 MHz频率下该涂层的介电常数下降至2.64、介电损耗正切值为0.021。(4)银/硅共杂化抗菌防腐环氧树脂涂层的构筑及抗菌机制的研究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先合成中间体——2,2,4,6,6-五甲基-4-{3-[(氧杂环丙-2-基甲基)氧基]丙基}-3,5-二氧杂-2,4,6-三硅杂庚烷(PTODT),然后再将其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氨解开环,合成结构中带有仲胺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3-[(4,4-二乙氧基-3-氧杂-4-硅杂庚-7-基)氨基]-1-({2,2,4-三甲基-4-[(三甲基甲硅基)氧基]-2,4-二硅杂-3-氧杂庚-7-基}氧基)丙-2-醇(TAK550);然后,以TAK550作为有机改性组分,银杂化氨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NH2-SiO2@Ag)作为无机纳米杀菌组分,将其对环氧树脂进行杂化改性,进而获得了一种Ag/有机硅共杂化抗菌防腐环氧涂层(Ag/TAK550/E-51)。用 NMR、TEM、纳米粒度仪、FESEM、XPS 等研究了中间体PTODT及目标物TAK550的结构及NH2-SiO2@Ag的微观形态及尺寸、涂层的微观形貌、涂层表面纳米粒形态及表面元素组成。结果发现,在Ag/TAK550/E-51涂层表面,可明显观察到NH2-SiO2@Ag以类“金字塔”状均匀分布在该涂层表面,受纳米分级粗糙结构的影响Ag/TAK550/E-51涂层表面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30°;而在纳米Ag与聚硅氧烷的协同作用下,Ag/TAK550/E-51涂层表现出了良好的耐电化学腐蚀性,其腐蚀电压(Ecorr.)达到了 0.46 V、腐蚀电流(icorr.)降低到1.92×10-11 A·cm-2。另外,受涂层表面Ag强效缓释杀菌作用的影响,Ag/TAK550/E-51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可达到99.9%,而相比于纯环氧树脂涂层,Ag/TAK550/E-51涂层抗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周期也从21天提高到75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引起的死亡人数大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发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预计到2030年,心血管疾病将导致全球2500万人死亡,维持其作为主要的致死疾病的地位。心血管疾病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探寻其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心肌缺血损伤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心脏活动受内在心脏神经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影响。背根神经节(DRG)作为初级感觉神经节,在
学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气体传感器朝着低功耗、高灵敏度、可穿戴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锡基化合物室温NO2敏感性能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工作温度和响应/恢复速度不能满足现代气体传感器发展的要求。例如,锡基氧化物目前仍存在着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等问题。锡基硫化物作为一种新型二维层状材料,尽管已经表现出了作为室温气体敏感材料的潜在能力,然而仍存在着室温下响应值低、恢复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通过结构调控实现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近年来作为主流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石墨类材料占据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绝大部分市场,然而该类材料结构稳定性一般,造成其长循环性能以及在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欠佳;同时他们自身的锂化工作电位较低(≈0 Vvs Li+),使其在循环中易产生锂枝晶,存在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开发安全、稳定、性能优异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学位
辐射自降温是指物体在0.3~2.5 μm的太阳光波段反射太阳光,同时在8~13μm的“大气透明窗口”波段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散发至寒冷的外太空而实现降温的技术。太阳光波段的高反射率和大气透明窗口波段的强发射率是保障材料辐射降温的两个重要条件。然而,辐射自降温材料长期暴露在户外复杂的环境中,雨水的冲刷、灰尘的堆积、阳光的照射、细菌的滋生等会使其表面的微观结构发生破坏,导致反射率下降而降低降温效果。另外
学位
我国造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占纸机运行总能耗的50%以上,烘缸部干燥效率的提升对于造纸行业节能意义重大。相较于传统烘缸,多通道烘缸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烘缸,能有效解决冷凝水排出问题,且其潜在换热效率较高。但现有研究并未完全阐明旋转工况下蒸汽参数、转速及烘缸结构参数对多通道烘缸内蒸汽冷凝换热、流动阻力的影响机制及两相流流型对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限制了多通道烘缸换热效率的提升及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
学位
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生产和粮食安全,给全球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病害的防治己成为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化学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植物病原菌对已有的杀菌剂产生的多药抗性越来越普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克服耐药性的新型杀菌剂。在新型杀菌剂的研究中,含噁二唑的杂环体系因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关注
学位
硒化锡(SnSe)作为一种典型的层状金属硒化物,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无毒以及丰富的原料,在光伏(PV)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时,SnSe的热电和光电子性质可以通过结构转变和适当的掺杂来调控。除此之外,在电化学储能方面,SnSe具有较高的储钠/储钾比容量(780 mAh g-1),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池(SIBs)和钾离子电池(KIBs)负极材料。然而,SnSe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较差,
学位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造纸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最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对造纸废水排放指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基于传统的厌氧好氧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上述要求。造纸废水好氧处理过程非常复杂,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大时滞和建模难等特点,现有的智能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精度低、系统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因此,将先进的智能控
学位
自然界中许多生化反应过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通过研究微分方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对生化反应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有效调节和控制反应物数量,从而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轻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繁荣的同时往往会伴随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未得合适处置的工业废弃物不仅会导致环境恶化,危害种群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所以本文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对几类生化反应过程模
学位
工业生产过程中,尾矿和煤气化渣的大量堆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低成本固体废物制备高附加值环境修复材料,是大宗固废高值资源化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基于尾矿和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分别以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二氧化碳(CO2)的矿化储存为研究方向,开发具有低成本、高去除率、适用性广、环境友好的固废改性材料,是高效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本论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