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RPA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致死率第四的癌症,每年约1,360,000例病例,约65万结直肠癌患者死亡。2018年,GLOBOCAN在线分析工具预测亚洲约有606,840个新病例产生。因此,对CRC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SNRPA1是一种剪接体成分,负责将前体mRNA加工成mRNA,是许多类型癌症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除了其在介导RNA加工中的作用外,SNRPA1其他功能的研究尚未在结直肠癌中进行。基于目前对SNRPA1的研究,我们推测SNPRA1也应在CRC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设计生产了一种shRNA慢病毒,用于敲低SNRPA1的表达,并检测SNRPA1沉默对CRC细胞功能的后续影响,并探究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1.设计小干扰RNA的作用靶点,合成加入了干扰序列的单链DNA寡核苷酸,退火配对之后产生双链DNA;然后将酶切处理以后的慢病毒载体通过两端的酶切位点接入;之后把连接后的产物转到已经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通过PCR筛选阳性重组子,然后将其测序验证,对与测序结果相比对匹配的克隆进行质粒抽提。使用高效重组载体和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和生产。收集病毒液并进行浓缩、纯化,用高质量的病毒液感染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最后用高质量的病毒液感染结直肠癌细胞,检测siRNA的沉默效率以及使用特定药物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株。2.病毒液感染结直肠癌细胞敲低SNRPA1基因的表达后,通过Celigo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检测克隆形成能力,研究抑制SNRPA1基因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MTT实验检测抑制SNRPA1基因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Caspase3/7检测,研究抑制SNRPA1基因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3.通过裸鼠成瘤实验研究抑制SNRPA1基因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在动物体内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基因。之后通过IPA分析结果,找到疾病功能分析结果中分别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基因,选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通过查阅资料选择目的基因并绘制其中的基因关系网络图。研究SNRPA1基因影响下游哪些基因的表现,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最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基因组学的结果。结果:1.成功筛选出了有效的SNRPA1 siRNA序列,并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SNRPA1 shRNA表达载体。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RKO和HCT116后可明显下调SNRPA1 mRNA与其蛋白的表达水平。2.和对照组相比,SNRPA1敲低组RKO或HCT116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为了证实SNRPA1敲低对CRC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了shRNA慢病毒转导后敲低组和对照组中激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7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h SNRPA1慢病毒转导的RKO或HCT116细胞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7活性显著升高,表明RKO或HCT116细胞在sh SNRPA1慢病毒转导后经历了凋亡的增加。因此,SNRPA1敲低可以促进RKO或HCT116细胞的凋亡。3.基因芯片结果显示,SNRPA1基因敲低后,RKO细胞有602个基因上调,765个基因下调。选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并添加SNRPA1基因后绘制基因关系网络图,发现共有38个与SNRPA1相互作用的基因,包括17个上调基因和21个下调基因。从网络中发现,SNRPA1可能通过作用于EGFR和HGF,影响下游一系列基因的表现,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对这些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后发现,结果基本与芯片一致。另外,对其中感兴趣的基因通过免疫印迹验证发现,SNRPA1敲低后,NRP1和PIK3R1基因表达升高,E2FZ,VEGFC,MKI67,CDK1基因表达下降。表明SNPRA1会通过与EZH2,VEGFC,MKI67,NRP1,PIK3R1,CDK1等基因的相互作用而影响CRC的发生发展。结论:SNRPA1的敲低会通过上调NRP1,PIK3R1和下调E2FZ,VEGFC,MKI67,CDK1等影响CRC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在CR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并SNRPA1除了参与RNA进程外,在CRC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发现将为将来在CRC诊断和治疗中开发新的诊断指标或治疗靶标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显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增加,细胞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体内多种脂肪因子水平异常。Chemer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在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可参与糖脂代谢,调节细胞分化等过程,与受体CMKRL1结合后可促进胰岛素抵抗、炎症及癌症的发生。现已证实chemerin及其
目的:1.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极高。目前免疫治疗策略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免疫哨点单克隆抗体药物。有报道指出,一种名为Atezolizumab的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可以缓解胃癌的继续发展。2
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愈加西方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我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恶劣态势。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或去势抵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最为棘手的问题。前列腺癌具有多种治疗手段,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其中包括内分泌、化学、放疗、免疫等手段)。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阿比特龙(Abiraterone)被批准为治疗晚期前列腺
目的:1.探讨改良的左侧喉返神经(LRLN)旁淋巴结清扫术在微创食管癌手术(MIE)中的应用2.探讨食管癌患者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36.组蛋白修饰谱变化与食管癌临床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4.H2Bub表达上调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本课题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 194例食管癌患者微创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胸腔镜下三组不同的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手法(A组
【研究目的】缺氧是恶性实体肿瘤中晚期进展最重要的微环境特征,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参与调控了肿瘤缺氧微环境中肿瘤进展的多种分子机制。肝细胞肝癌是肿瘤疾病谱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IF-2α及其下游调控基因DLST、PPP1R8参与调控了肝癌增殖、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多种机制。本研究拟在探讨HIF-2α及其下游基因DLST、PPP1R8在肝癌临床标本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明确他们的
研究背景: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是世界第五大最常诊断的肿瘤,位列肿瘤死因第三位。它是我国第二常见的肿瘤,位列肿瘤死因第二位。临床上,晚期胃癌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仅15%。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具有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促进血管生成、免疫应答、细胞运动和细胞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HGF在多种肿瘤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的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女性肿瘤性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micro RNAs(miRNAs)已被证实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的调控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绝大多数mi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miR-129-5p是miRNA家族成员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在包括肝细胞癌、神经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等多种实体肿瘤中,miR-129-5p
目的: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目前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复发或疾病进展,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而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甲状腺癌中较罕见的类型,仅占1-2%;然而ATC的死亡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IKBKE(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 subunit epsilon)为促癌基因,在乳腺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子宫内膜癌和胶质瘤中过度高表达。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IKBKE基因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异常高表达,并且表达量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呈负相关,且与人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沉默IKBKE基因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