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分子组分来源区分和形成过程研究--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质来源和转化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核心。土壤有机质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后形成的。但是,如何区分并评价微生物来源和植物来源组分对土壤有机质形成和转化的贡献一直是难点和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三个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农田、森林和草地)中九种不同成土条件、理化性质的表层土壤样品,采用13C标记活性底物(葡萄糖)微域培养,利用热裂解-色谱/质谱技术,根据土壤有机质分子组分结构及13C富集动态,尝试区分土壤有机质中微生物来源和植物来源组分,评估植物和微生物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形成的作用。
  通过将所有培养样品在590℃裂解15s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在微域培养土壤样品中一共鉴定出136个化合物,其中超过72%为13C标记的组分。由于葡萄糖是可供微生物利用的通性底物,13C标记的组分均通过利用葡萄糖的微生物代谢合成,形成微生物来源有机质,而非标记组分木质素、长链脂类化合物等为植物来源有机质。可见土壤中微生物体内周转途径和植物输入的选择性保留途径均是土壤有机质形成的主要途径。13C标记组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标记组分,表明微生物对有机质形成的贡献大于植物残体的存留。对于不同生态系统,农田土壤中微生物来源组分较森林和草地土壤高,而森林土壤中植物来源组分则多于草地和农田土壤,这可能与不同生境条件下凋落物输入和降解的平衡以及微生物同化的饱和效应有关。和目前常用的生物标识物方法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本研究所用热裂解色谱质谱方法评估结果与生物标识物法相近,但是应用的尺度和范围更广泛,可以针对不同生态系统或者样地条件差异较大的土壤进行比较。
  对于两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和红壤)样品,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物来源有机质组分的周转过程。结果表明:微生物来源组分(13C标记组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短链脂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组分。随着培养的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增加,同时微生物来源各有机质组分不断发生相对变化。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微生物来源脂类化合物等组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酚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组分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表明在室内培养过程中添加活性底物可能会促进所有有机质组分积累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微生物来源脂类化合物等组分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的贡献不断增加。随培养时间延长微生物来源有机质组分中新形成的部分均逐渐增加,而原有部分均有减少趋势,表明土壤中微生物来源有机质组分不断更新,其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更新速率最高。红壤中各有机质组分的变化程度和周转速率比黑土中各组分更快,这可能与红壤中可利用碳底物数量较低以及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快速响应有关。
  本研究将13C示踪技术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相结合,有效实现了土壤有机质分子组分来源区分,从而评估了微生物和植物对有机质形成的作用。研究也明确了微生物来源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和周转特征,初步揭示了微生物驱动作用下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周转的机制。本研究对于在土壤管理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促进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并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面源污染是红壤区所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由于过量氮肥施用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径流是氮素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氮素随径流流失受水文状况、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明确农田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氮负荷的影响,对于理解农田氮素的迁移转化和阻控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水文过程对氮素迁移的驱动为立足点,基于土壤物理学以及水文学基本原理,在野外监测以及室内测定的基础上
学位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面积达到790000km2,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种植区,在维护中国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接近0.14亿hm2。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以及污染物降解等土壤生态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玉米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驱动机制是全面认
学位
苏北滨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但是目前苏北农田盐渍化问题突出,土壤盐碱障碍的存在降低了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是滨海盐渍磷素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以苏北滨海轻度和中度盐渍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滨海盐渍农田磷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生物炭、腐植酸、石膏、有机肥施用对盐渍土壤盐分及离子组成、根际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设施菜地规模化发展进程加速,且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是该地区新的发展发向,同时长三角地区设施菜地夏季揭棚晒田,正值降雨集中期,高量的氮磷残留易随径流进入地表水体,是区域内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围绕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规模化与分散型种植下肥料施用情况及土壤养分残留现状以及针对于设施菜地的分
学位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研究设施蔬菜地土壤结构演变特征及原因,对强烈人为作用下设施菜地土壤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施菜地因高产、高集约化、高经济效益等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迅速扩张,截止到2017年,设施菜地种植面积已达370万公顷。与传统农田相比,设施蔬菜是一种高温高湿无降水、高复种指数和高肥料投入的集约化种植方式,易造成设施蔬菜地土壤板结退化,可
学位
磷是动植物所必须的生命元素,也是一种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磷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关键养料。全球80-90%的磷肥来自磷矿石的开采。因此,磷矿石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我国的磷矿石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37%,其中中低品位磷矿石约占总储量的50%。据统计,我国高品位磷矿储量仅能满足60年左右的发展需求。另外,高磷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磷肥的淋失能够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疯狂繁殖,严重破坏水体生
学位
富硅铁工业副产品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化学沉淀能力,在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和修复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工业副产品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废物处理的问题,而且可以将工业副产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本研究以铜尾矿为对象,研究其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技术;利用铜尾矿残渣制备硅铁钝化剂;并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硅铁钝化剂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提出了利用
学位
包膜尿素具有缓慢释放氮养分特点。包膜缓释尿素使用有利于提高氮利用率,减少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作物高产、优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含养分的包膜材料制备的包膜缓释尿素不仅可以控制氮释放,还可以提供额外养分,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制备了乌粪石包膜尿素,生物炭+鸟粪石包膜尿素,并通过静水培养结合土柱培养间隙淋溶方法评价了鸟粪石包膜尿素氮磷释放特性,通过温室土壤蔬菜培养试验调查了鸟粪石包膜尿素肥效。主
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占全磷含量的30-60%,但这部分磷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土壤碱性磷酸酶能够酶促有机磷水解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微生物基因群落的多样性与酶的功能以及表达密切相关,但是对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编码碱性磷酸酶功能基因(phoD)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磷形态的关系尚未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试验地和湖南省祁阳县国家红壤肥力与肥料
学位
在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是否能够缓冲还是加剧CO2浓度增加和植物-土壤系统的碳截获过程密切相关。农田生态系统中增加的大气CO2浓度和氮肥管理可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固定的光合碳的地下输入以及土壤碳库周转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然而,CO2浓度升高对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分配、转化和截获的影响及碳氮偶联效应尚不明确。因此,利用13C示踪技术,通过在春小麦生长期间连续供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