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初中历史教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因此世界各国也将发展教育、科教兴国列入自己的战略规划里,中国和澳大利亚也不例外。中国现阶段进行的教育改革,在初中历史教育领域,主要以课程改革为主,其目的是要实现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现代化。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义务教育改革奠定了基调。同年,又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我国初中历史教育在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教材的编写上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今天,澳大利亚的历史教育改革,主要以公民教育为出发点,树立当代青年人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但受澳大利亚教育体制影响,澳大利亚各州的教育改革情况并不平衡,1998年,新南威尔士州率先出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其内容主要是对初中历史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其中对教育目标和教材编写的改革是最突出的。2006年,澳大利亚教育部在堪培拉国会大厦召开了旨在振兴本国历史教育的“澳大利亚历史峰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探讨澳大利亚初中历史教育的方法。本次峰会上与会人员主要讨论了澳大利亚历史教育现状和澳大利亚历史教育基本原理和大纲等,在本次峰会上,澳大利亚教育部长明确要求各州要向新南威尔士州学习建立独立的历史课程体系。近几年来,中澳历史教育变化较大,目前很少有对1998年新南威尔士州历史教育改革后的澳大利亚历史教育进行细致研究的文章,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这段时间澳大利亚历史教育改革的研究,把中澳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呈现给大家,并且通过对比,发掘澳大利亚在历史教育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将我国的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更好地进行下去。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法、文献法和举例法。比较法是比较教育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本文中涉及到澳大利亚的文献大部分来源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4学段和5学段历史教材、98版课程标准和相关网络;为了加强说服力,本文也较多的使用了举例法。本文通过对中澳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以下成就:首先,在理论上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注入些新鲜血液;其次,针对澳大利亚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第三,通过对比,找出了中澳初中历史教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为我国历史教育改革的可借鉴之处。当前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课程改革都是世界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澳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既反映了历史课程的发展趋势,又突显了两国历史教育的基本特点。在经过对比研究和考查特点得失后,本人认为澳大利亚的历史教育改革能够对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教育改革有所启发和借鉴。
其他文献
在现代汉语虚词中,语气词是表达情态和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们本身的语义空泛抽象,但却有助于实词表情达意。但与实词相比,它们的用法却复杂灵活得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
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沿江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在城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城中,强调地域文化战略,通过建立文化场所网络、保护历史建筑及营造特色的街
南京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整体层面呈现出愈发清晰的态势。笔者着眼于计划经济时期、体制改革初期和市场经济时期3个阶段,从城市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角度对上述空间分
下利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伴有粪质稀薄。下利作为一个症状可出现在西医的多个疾病中,病因较多,但治疗手段较单一。中医治疗下利,从
<正> 二妙散《丹溪心法》方由黄柏、苍术二味组成(同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称其“苍术散”),功可清热燥湿,加姜汁冲服主治湿热走注或下注的筋骨疼痛、两足疲软无力、足膝
中国梦提供中国现代化之动力,折射中国现代化之进程,催生中国现代化之战略。揭示中国梦与中国现代化的多维关系,明确中国梦的价值及其在不同时空情境中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既是
管道运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管线运行时间的增加,管道内外壁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腐蚀。由于腐蚀而产生的
目的调查赴非旅行者的疟疾知识知晓情况,分析疟疾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指导赴非旅行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2014年8月在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赴非旅行者的
在天蓝色链霉菌分批发酵中,葡萄糖浓度的提高(4.76~16.8g/L)促进了菌体的生长;葡萄糖浓度的进一步提高(16.8~42.6g/L),菌体生长不变;再从42.6g/L增加到55.3g/L,菌体生长受到抑
本文将分庄子无为思想的内涵和主体、庄子无为思想的来源、庄子无为思想的效用三个部分来分析和了解庄子的“无为”思想。首先我们将分析庄子“无为”的内涵和主体。庄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