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的道德文章与践履方式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通常以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为主要的讨论对象,他们倾向于道德价值方面,而较少致力于知识和方法问题的讨论。因此,他们在对待文学方面也多采用目的论观点。“道德文章”不仅可以从个人角度来指涉其思想品德和学问见识,亦可就历史文化的角度,指一种文明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学艺术成就的有机集合。这里特指一个儒者的道德理想、道德实践、思想智慧、事功实践、文艺成就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具有实践品格和持久而耀眼的辐射性影响。儒家思想对文学家的人格修养的意义在于:将自己的自然生命转化、提升而为儒家道德理性的生命,进而负起社会人生的责任。   “躬行践履”特指中国传统哲学的固有概念。道德实践与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是躬行践履的两个方面;践履精神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换言之,实践有它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又是本身的现实存在形态。它表明要把道德修养、政事治理和文学活动直接关联起来:即便是对道德观念的体认、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道德境界的持守均可视为一种实践活动,因而无论是为己或者治人,儒家道德文章均具备实践的品格属性。宋儒自觉地致力于复兴传统儒家的圣贤之道,而体、用、文是儒道的三个方面,也是宋学的努力方向。回归到现实层面,他们的总目标都是建设一个完美的人间秩序。在这个完美的秩序里,各种紧张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消弥,内在人心和外在环境获得最大程度的和谐。宋儒围绕着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内心世界与外在社会政治环境、认知与践履等各组关系,展开了儒家内部各学派永无休止的讨论和纷争。在圣人之道与时俗现实之间,宋儒们显然感受到某种冲突,并以这种冲突为起点,开始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排解方式。于是产生诗人、道学家、政治家的角色分化。不管宋儒们具体是如何解决冲突,又向哪个方向前进,在把观念和理想推行到实践层面时,身体力行都是他们具备的基本品质。   由于宋学的兴起离不开韩愈的导引之功,所以论文主要选择从中唐到北宋这个时段的儒家,谈他们的道德文章及其践履方式。首先简释儒家“内在目的论”的文学或美学观念;第二,交待宋儒道德文章之发生的历史前提及背景,即以史为线索,描述晚唐五代至宋初这段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兼论道德文章在此期的凋零黯淡之实况及缘由,提供宋代文治政策之实质的一种推想性分析。第三,选择柳开、杨亿、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和程颐等人的道德文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研究他们体仁践道的不同风貌和不同方式,借此观察宋儒道德文章的实践品格。第四,主要的思路是:以历史发展为顺序,以两次古文运动为线索,以儒家美学“内在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以宋学思想的变化特征为观察点,以宋代文治政策的运作为背景,以宋儒在文学、政治、道德等三方面的实践操作为论述内容,以人物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程度为评判角度;采用互文法,以中心人物联结起人物群,从而呈现宋儒践履其道德文章的不同面貌,旨归却在寻找宋儒道德文章的共同特征。最后,对宋儒的道德文章及践履精神作出粗浅评判和历史定位,兼及论题的意义,并思考文学与道德何以可能相处得融洽无间。
其他文献
亚伯拉罕·巴·约书亚(Abraham.B.Yehoshua)1936年出生在耶路撒冷,是“国家一代作家”之中的杰出代表。约书亚最初以短篇小说奠定其文坛声誉,1977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情
学位
闽中诗派是与明朝相始终的一个独特的诗派。这一诗派的成员大多来自福州各县,以唐诗为宗法对象,醉心于盛唐诗歌的雅致高华。以往的唐诗学研究者大多关注这一诗派早期的代表评
学位
本文尝试考察王元化后期文艺思想的转变。王元化先生(1920—2008)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和思想家。他在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一部分集
《恶心》这部小说是对萨特早期思想的一个以文学的方式地表达,《存在与虚无》中的诸多核心主题都在这部小说中得到阐述。本文试图,一方面,以《恶心》的文本分析为中心;另一方面,相
学位
本文从艺术思维的角度,从自然观照、情感表达、历史记忆、政治关怀四个方面,描述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全过程,并梳理和阐释审美转型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第一章论述自然观
本文以商周金文为研究对象,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搜集商代至战国一万五千多件有铭青铜器上的铭文文字,按商、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
学位
诗歌与音乐这两种艺术在唐代都发展到了鼎盛,唐诗与音乐的融合成了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唐诗中出现了大量与音乐相关的诗歌,在这些以音乐为题材的诗作中,诗人对音乐的表现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因此语言的社会性也决定了其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其中,方言词汇最能体现出其所在地区的地域、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汉语方言词汇调查研究的深入,大量的
鲁迅与卡夫卡都是世界知名的作家,反讽手法是他们共同的武器。鲁迅和卡夫卡都是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鲁迅去日本留学,最先想做个医生,后弃医从文。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反对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