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艺术思维的角度,从自然观照、情感表达、历史记忆、政治关怀四个方面,描述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全过程,并梳理和阐释审美转型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第一章论述自然观照的转型。在宋初,白体闲适诗、晚唐体写景诗、西昆咏物诗等旧范式分别陷入日用化、图式化、人文化的困境。在它们之外,唐宋之际诗歌在物象选择、描写自然、感悟自然等方面积累着散碎的新灵感,呈现出生活化、内在化、过程化的转型轨迹。从仁宗朝开始,韩体、陶韦体、杜体等新范式依次确立,形成互补和融合,共同昭显着宋诗自然观照的奥义。   第二章论述情感表达的转型。物情、人情、宦情构成情感表达的三大类型。从晚唐到北宋,就物情而言,讽物诗从讽刺转为幽默,感物诗从感伤转为闲适,都显示了情感调控的增强。就人情而言,爱情诗从描写情人转为叙述轶事,亲情诗从思念家园转为关怀伦理,友情诗从感慨知己转为亲和同道,都显示了叙述性的培育。就宦情而言,晚唐人的命运观沉沦于幽暗,宋人则坚信道德;晚唐人的身份观偏执、浮华而卑微,宋人则涵育着一种简约、综合的高贵精神。命运观的转型构成情感调控的基础,身份观的转型则促进了叙述性的培育,二者共同揭示了情感表达平和化、简约化、综合化的时代根源。   第三章论述历史记忆的转型。历史记忆的内容,包括历史复现、历史评判、道德原则、知识谱系,呼应着历史理性的四大意识,即实录、反思、道统、杂纂。晚唐时,怀古诗优于咏史诗。而北宋时,怀古诗衰落,变得平易,和咏史诗一样具有实录功能,咏史诗则极度发达,培育了成熟的反思意识。晚唐时,道统意识表现为激烈而空洞的事功观念,杂纂意识显得活跃但不够系统。而北宋时,道统意识走向崇学问道,造成劝学诗的流行,杂纂意识则在道统意识的率领下走向成熟,帮助宋诗拓展知识含量、提高认知能力。宋人的历史理性还渗透到选择物象、描写自然、感悟自然的审美过程中,全面影响了自然观照的转型。   第四章论述政治关怀的转型。政治关怀的内容,包括兵政、民政、议政,构成诗人公共生活的主体。在兵政关怀中,曾经在晚唐盛行一时的边塞诗和纪乱诗在宋初迅速衰落,而论兵诗逐渐兴起,体现了兵政观念的系统化趋向;同时,兵政人格融会儒家与兵家、道德与智慧,呈现出综合化趋向。在民政关怀中,民生诗从批判性转为建设性,民俗诗从载录性转为建设性,彰显了民政心态的务实化历程;同时,民政人格也发展出既高扬理想又注重职守的综合特色。在议政关怀中,议政方式从消极讽刺转向积极谏议;同时,议政人格从一味偏激转向崇尚圆通。总之,系统、务实、积极、综合构成政治理性的四大特征,与历史理性的四大意识之间形成种种互动关系。政治理性和历史理性组织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理性系统,深刻影响了情感表达的转型。   结语部分探讨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宏观实质,也就是艺术思维的变迁实质。本文分别论述了思维立场、思维方式、思维载体三方面的转型实质,最后得出结论:唐诗艺术思维的本质是意向思维,宋诗艺术思维的本质是系统思维,而北宋前期诗歌转型,就是一部从意向思维转向系统思维的艺术思维变迁史。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第一,采取“中观”的写作方式。首先,对诗歌转型的时代维度进行宏观阐释,以专题为依托,选取最贴近的时代环境因素予以概述;其次,对诗歌转型的审美维度展开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勾连的多项专题描述,既保证微观的全面与细致,也追求体系的完整与深刻;再次,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中,以鉴赏为主,以考辨为辅。第二,兼采中西方文学批评传统,建立灵感、范式、时代三要素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而以灵感研究为核心。首先,强调诗歌内容,而相对忽略形式与风格,力图展示完整的“内容史”:其次,在“内容史”的框架内,不仅重视完整的篇章主题,而且重视局部句意。总之,本文所呈现的诗歌转型,归根结底是艺术思维的变迁,这就是本文在唐音、宋调之间搭建的一座新桥梁。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五代时期西蜀与南唐两大词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两大词人群体在词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造成西蜀与南唐词面貌各异的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之后,信息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本文从信息方式与人格的关联因素入手,着力探讨各种不同的信息方式与一定的人格倾向之间的紧密联系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在万象更新的日子里,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交相开幕,“两会”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围绕温家宝总理所作
学位
金刚石绳锯已在石材锯切工业中应用多年.近几年来绳锯市场比其它多数刀头型金刚石工具增长快得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发现绳锯新的应用与需求.新型金刚石绳锯必须满足一系列
亚伯拉罕·巴·约书亚(Abraham.B.Yehoshua)1936年出生在耶路撒冷,是“国家一代作家”之中的杰出代表。约书亚最初以短篇小说奠定其文坛声誉,1977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情
学位
闽中诗派是与明朝相始终的一个独特的诗派。这一诗派的成员大多来自福州各县,以唐诗为宗法对象,醉心于盛唐诗歌的雅致高华。以往的唐诗学研究者大多关注这一诗派早期的代表评
学位
本文尝试考察王元化后期文艺思想的转变。王元化先生(1920—2008)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和思想家。他在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一部分集
《恶心》这部小说是对萨特早期思想的一个以文学的方式地表达,《存在与虚无》中的诸多核心主题都在这部小说中得到阐述。本文试图,一方面,以《恶心》的文本分析为中心;另一方面,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