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方言的“倒[tau53]”和“起[tchi53]”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成都方言中读作上声的“倒[tau53]”和“起[t(c)hi53]”。二者在成都方言中使用十分频繁,其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也比较复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倒[tau53]”和“起[t(c)hi53]”是比较特殊的词:既可用作动词,充当谓语;也可以作趋向补语或结果补语;还可以作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即可看成是“持续体标记”。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对“倒[tau53]”和“起[t(c)hi53]”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充当持续体标记的“倒3[tau53]”和“起3[t(c)hi53]”作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平面的研究。  本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涉及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对“倒”和“起”以往研究的回顾以及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首先,结合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对成都方言“倒[tau53]”和“起[t(c)hi53]”进行分类,将“倒[tau53]”分为四类,分别用“倒1、倒2、倒3、倒4”表示,将“起[t(c)hi53]”分为五类,分别用“起1、起2、起3、起4、起5”表示。其次,着重梳理成都方言“倒2/倒3”和“起2/起3”所在的句法结构。  第三章,结合“倒3”和“起3”的语法意义和句法结构,分析“倒3”和“起3”对动词的选择限制,主要结合Vendler(1967); Smith(1993)以及戴耀晶(1997)等学者从情状类型角度对动词进行的研究和分类。通过考察,发现“倒3”多与活动动词、瞬间动作动词、部分实现动词、姿势动词和位置动词结合使用,这些动词情状的语义特征为[+动态][+持续];“起3”常与状态动词、姿势和位置动词、少数达成动词搭配,这些动词情状的语义特征为[+静态][+持续]。通过二者与动词搭配情状类型的特点,也反过来证明了“倒3”体现动态性,其核心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的持续;“起3”体现静态性,其核心语法意义为表示状态的持续。  第四章,主要从篇章的角度重点研究成都方言“倒3”和“起3”具有标示后景的篇章功能。  第五章,首先从语法意义、句法结构、对动词的选择限制和篇章功能等四个方面比较“倒3”和“起3”的异同,然后再将二者与普通话持续体标记“着”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二者与“着”在语法意义、句法结构、与动词的结合以及篇章功能等方面存在比较一致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概括和总结前几章对成都方言“倒”和“起”的研究内容,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以明末清初的李玉史剧为研究对象,从其内女性角色"走进历史空间"这一视角切入,来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的群体特征与含蕴情志。通过性别视角来研讨男性书写下的历史主题,这里引
本文试从面具(Mask)这一概念出发,探讨让·斯塔罗宾斯基的批评实践。  在《波佩的面纱》、《批评的关系》、《文学》等文章中,斯塔罗宾斯基集中提出了自己的批评理论:文本是
The three-axis servo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gyro stabil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to realize its function,and a key technology of the seeker devolopment. In ord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丁玲文学语言的研究,既有利于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又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出发,用文学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丁
本文在简要梳理美国乌托邦文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美国乌托邦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回顾:公元2000年——1887年》为中心和出发点,以美国梦对平等、自由和财富的追求等几个
老舍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学大家,自开始创作起就一直被中西学者关注和研究他的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和价值,关注和探讨超越民族、国界和一方文化的人类共同命题。国内老舍研究有
(接上期)rn7.1.2 石材护理工程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rn1 所用材料的生产厂家、牌号、名称、型号、规格、等级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rn2 所用材料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
针对穆木天诗歌创作道路的考察与分析,以往的研究大都在强调穆木天诗歌风格的“转变”,但通过对其诗歌理论、文学观点、诗歌作品的反复阅读和思考,笔者对“转变”这个已经被固化
元人许谦作《诗集传名物钞》,以考证辨析名物的方式贯彻朱门“格物致知”的学术宗旨,其方法和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除此之外,该书的不足是个别地方存在改正为误、引误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心雕龙》中“剖情析采”部分诸篇目的细读,试图从《文心雕龙》的书名命名出发,以“剖情析采”为中心,考察由“文心”到“剖情”所建构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