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中建构自我——从自我身份认同看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自我身份认同的角度研究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有何差异,传主又是如何运用各种叙事手法,完成自我描述与自我建构的。作者认为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综合运用各种叙事手法,确立了他们事先为自己预设的自我身份认同。但从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角度看,作家自传中的这种自我身份认同只是一种文本建构,与事实上的“我”有一定差距,它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某些微妙心态。   全文除导言、结语以外,共分三章。   导言围绕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介绍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根据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的差异,将自传文本分为四类,具体分析自传文本所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我”。第一类作家自传中的“我”被历史裹挟着,是一个历史见证者,“我”的特异性是被整个时代大潮所淹没和左右的。第二类自传把自我看成是中心,“我”就是一切,一切都围绕“我”来写,彰显自我的个性。第三类自传把传主作为文化或精神象征,“我”成为某一方面如文化传统的象征或代表。第四类自传中的传主则是感觉化的“我”,真实的“我”是在记忆的碎片和个体化的感觉中建构起来的。   第二章从叙事时序、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及梦境意象等方面分析传主是如何确立自己的自我身份认同的。自传写作都是回顾性视角,倒叙陈年旧事,所以在自传中往往是倒叙、预叙、插叙层层相叠。叙述态的“我”便在时序倒错中成为文本化的传主形象,而这种形象是符合传主的自我身份认同的。此外,传主往往会通过对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及梦境意象的精心选择凸显其自我身份认同,使自传中的自我形象成为传主愿意呈现给公众的文本形象。   第三章指出客观态自我和叙述态自我的悖谬,作家的这种自我身份认同只是一种文本建构,与事实上的“我”或“真我”有一定差距。它根源于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自传的种种微妙心态。   结语:作家自传在对不同“自我”的建构过程中,为了维护传主的公众形象,有时会遮蔽事实、净化自我,以此来证明自我身份认同的准确可靠。恰恰在这里,折射出了当代知识分子需要秉持独立自由的人格理想,勇于直面自我和历史。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个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心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问题驱动”,使之产生悬念的阅读期待.因而,阅读教学应
本文通过文艺美学方法论中社会历史研究与文学发展论相结合的方法,从纳西族文学发展中截取明清这一特殊时期的各种文学现象的演变作为纵向考察的对象,而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
综述了第13届国际锻冶师会议有关汽轮机转子钢的最新进展。超临界高压转子钢的蒸气温度可达650℃,超纯净低压转子钢的J因子降到2.5,高压/低压复合转子钢的σ_(0.2)=700MPa,FA
魏晋时期可以用“混乱”一词来概括,面对战乱和动荡,士人思想从儒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士人追求一种新的思想归宿,此时,魏晋玄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魏晋玄学中的正始玄学时期,这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ffective shielding design of 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unidirectional current.Theoretical formulas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softwar
对于较为复杂零件来说,传统的手工编程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仅时间相对较长,其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差,导致数控加工的效率下降。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
2000年11月20日,江泽民主度在致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ICME2000)的贺信中说:“现代制造业,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性加工是制造各种机
《文心雕龙》和《诗品》奠定了六朝时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作为南齐皇室成员的萧子显,其文学批评也有着特殊的价值。本文研究萧子显及其文学批评,希望可以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This paper proposed an optimized fast handoff scheme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next generation IPbased CDMA wireless networks. The idea is to utilize opt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