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及2020年后反贫困路径研究--基于甘肃省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区)的实证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实现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中国将迈入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后2020时代。当前,贫困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而集中于“胡焕庸线”以北的集中连片特困区成为影响我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连片特困区农户往往因自然禀赋不足、人力资本缺乏、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而遭受着多维贫困剥夺。在此,为了测度当前脱贫决胜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尽早提出2020年后的反贫困路径,以期进一步加快连片特困区农户脱贫步伐,本研究以甘肃省所辖六盘山和秦巴山两个片区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借助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多层广义线性模型(HGLM)分析方法,基于课题组在两个片区所辖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测度出两个片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分析了多维贫困农户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社会保护的视角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多维贫困测度层面:研究首先以成熟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MPI)为基础框架,综合选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国内扶贫系列文件的政策目标,并结合两个片区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构建了基于教育、收入、健康、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精神文化6个维度、14个二级指标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体系框架。其次,研究基于A-F方法测度了两个片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M0 )、贫困发生率(H )以及贫困剥夺份额(A),并依次按照样本的贫困维度、性别、年龄、贫困类型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①两个片区多维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以k=3作为多维贫困阈值,此时两个片区农户的贫困发生率(H )、贫困剥夺份额(A )和多维贫困指数(M 0 )分别为0.90、0.36和0.32,农户在教育、收入、慢性疾病、耕地质量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②农户存在最高9个维度的贫困剥夺,此时的多维贫困群体全部为60岁以上老年人,更高维度贫困群体的贫困程度更深,其陷入精神贫困陷阱的比率也会更大,同时其健康、住房、耕地质量等基本生存维度也更易遭受剥夺;③两个片区男性和女性的多维贫困程度基本持平,但在更高维度层面,女性的多维贫困剥夺要显著高于男性,低保户和低保贫困户遭受着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剥夺,一般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存在着高维贫困指数这一现象也从反面验证了当前以单维度的收入/消费指标作为贫困识别标准而引致的贫困对象识别偏差等问题。
  在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层面:首先,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个体家庭和村庄环境两个层级构建了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体系框架。其次,研究利用多层广义线性模型(HGLM)构建了四阶段的空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截距模型和完整模型分析了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变量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①在个体家庭层面,样本年龄、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户主性别、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外出务工人数、亲友数量、社会地位对多维贫困产生了显著影响;②在村庄层面,村庄经济状况越好,发生多维贫困的可能性就越小,且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是否属于生态敏感区与多维贫困呈显著相关。
  研究总结了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逻辑路径——在精准扶贫战略推进中通过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的双向联动来实现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的脱贫目标。而以确保贫困群体“生存权”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与扶贫开发联动机制在2020年后的相对贫困时代将面临“贫困预防有余,扶贫开发不足”的政策缺陷。结合对片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认为,新时代社会保护式反贫困的政策窗口已然开启。研究基于社会保护的视角提出了在2020年后连片特困区实施以特殊群体救助为核心的一整套社会保护策略,即通过扶贫开发立法;构建多维贫困及相对贫困的识别及标准认定体系;注重对特殊群体的社会保护;加大贫困群体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和收入干预制度;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实现连片特困区相对贫困群体更大的“发展权”。
其他文献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发展,面上的扶贫与“输血式”扶贫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探索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造血式”扶贫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业扶贫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能够带领贫困劳动力快速脱贫致富,聚集多元主体、整合多元力量的就业扶贫方式是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时期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新疆和静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参与式扶贫理论、合作型反贫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作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轮作、休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耕地污染,加之耕地保护的约束性政策,导致耕地不堪重负,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布局弱化,因此,耕地休耕政策的实施是让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休耕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整体耕地的肥力与生产能力,以达到耕地总体生产能力提升,以及还生态青山绿水的目的
中国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脆弱区,基本涵盖了全球各地的生态脆弱类型,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最为显著的国家。我国土地生态脆弱性表现显著的区域重点分布在北部干旱区、长江部分流域以及青藏高原。其中,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最具代表北部干旱区特征,叶尔羌河流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灌区,其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充分涵盖了我国所有类型的自然脆弱条件,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趋于基本水平,可以表征我国特殊的土地生态脆弱环
耕地保护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我国实施了许多扶农惠农政策激励农户积极保护耕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的政策效能逐渐降低,为了引导与激励农户持续进行耕地保护,201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以往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作为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其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农户积极进行耕地保护。  本文首先在农户激励理论、农户行为理论
就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效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方式之一。长期坚持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来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过程中,就业扶贫有助于促进脱贫步伐,是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丰富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2016年将转移就业脱贫列为专章之后,就业扶贫问题成为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因针对就业扶贫的研究集中在定性、宏观分析的居多而使从定量和微观层面出发
学位
加纳在国内建立了国家健康保险计划(NHIS),以期提高全体民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纳国家健康保险计划(NHIS)采取了拨出大量财政资金、保证弱势群体等措施来扩大了整体覆盖范围,其融资结构也日趋合理,但加纳国家健康保险计划(NHIS)参保情况整体却不乐观。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加纳国家健康保险计划(NHIS)的特征,探究影响加纳国家健康保险计划(NHIS)参保率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运用决策理论、
学位
为有效解决土地存在的不协调、不包容、不公平等问题,将包容性思想和土地问题进行探讨,开展土地利用包容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立足南昌市土地利用现况,寻求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健康、包容的“南昌样板”,对南昌市统筹城乡发展、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解决土地不包容问题、构建美丽南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南昌市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之一。  以南昌市为例,在包容性增长理念、城市包容性、土地利用包容
学位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以生态绿色保护为前提,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我国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重点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在国土空间上的冲突矛盾,规划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分区和相应配套的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已经开始越来越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和研究内容。  本文在收集已有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宜黄县作为研究实例,结合主体功能区视角,以
学位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高速飞跃,城市化不断推进,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剧增,大量的包括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碳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严重恶化,重度污染天气频发。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集中体现在为城市群空气污染,标志着我国已经由煤烟型污染发展为复合型大气污染,污染范围更是呈现区域性特点,尤其以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PM10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区域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体现
学位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增长水平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高校作为科研活动的主力军,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不容忽视。一方面,高校在寻求科研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国家立法、学校重视、科研部门积极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等,科研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其中一个重要支持性环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