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枷锁:探析科马克·麦卡锡作品《血色子午线》,《老无所依》和《路》中的暴力主题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作为美国著名当代作家以其作品中大量描写暴力场面著称。他作品中大量暴力元素的渲染引起众多评论家的关注,其作品中大量暴力场景的描写成为评论家争议的对象。大多数人认为麦卡锡小说并无情节,只是充斥着大量暴力场面,暴力凸显出了人性的黑暗面。然而麦卡锡作品中书写的暴力不仅仅只是暴力,暴力的意义在于向现世发出警示,人性的光明有待召同,暴力的频繁出现是为了摆脱人性黑暗面的枷锁。
  麦卡锡分别在三个作品中向读者展现暴力的不同表现形式。该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科马克·麦卡锡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色,同时介绍了其三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作品中的暴力应用完美的诠释了文学作品中的暴力美学现象;然后总结了麦卡锡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提出研究此论题的意义所在。
  第二部分是分析了麦卡锡三部作品中暴力的根本来源一人类的无休止的欲望。人类内心的贪婪与欲望往往造成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暴力的产生。
  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内容以及结尾,着重分析三个作品中暴力的体现。通过男性人物形象以及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暴力被凸显得更加明显。身体暴力与精神暴力对人物的双重打击使人物的心灵受到难以平复的创伤。同时人物悲惨结局的巧妙设置反应并体现出暴力的摧毁作用。
  第四部分分析麦卡锡三部作品中的暴力的意义。这三部作品均是麦卡锡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中的典型代表作,通过对这三部作品中暴力的分析,体现麦卡锡长期以来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他试图通过极端暴力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一个充满暴力的悲惨世界,从而向世人发出警告:暴力只能带来毁灭,并以此试召唤回人性的回归,让世人得以救赎。同时,麦卡锡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他试图通过暴力来探索出一条人类存活发展之路。
  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在总结全文的同时强调麦卡锡作品中暴力本性的现实意义。立足于麦卡锡作品中的暴力丰题,可以发现文学界中众多作家关注于暴力主题的分析,关注于暴力与人性的关系。他们认为只有直面残酷的暴力,将善作为人生的信条,人类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能获得永续的存活和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公告牌》作为美国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杂志,报道内容包含多种音乐类型的介绍和排行榜,而且以其轻松、生动、趣味性强的文体特征吸引了大批读者。作为娱乐新闻的报道者,既要有效而客观地传达新近娱乐事项,又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报道者试图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在文本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期望值较高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功能。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以及
学位
发轫于2001年,肇始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创造了一条本土化的生态学研究范式和路径。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生态理性,聚焦于译者对双语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在文本移植的过程中,以“三维转换”(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为原则,通过文化移植
学位
沉默,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经常出现,但有时会阻碍人们的顺利交流。课堂,是重要的交际场所之一,其交际双方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而课堂中的沉默多被认为是课堂互动的缺失,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在外语课堂中,课堂沉默现象较其他课堂更为显著和频繁,对于外语的教学双方主体来说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对非洲留学生开展中文教学,也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对非洲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汉语课堂是其学习语言的主要
思辨力是指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思辨力包括思辨倾向和思辨技能两个方面,前者涉及思辨活动的信念、态度与意愿,后者针对思辨活动本身。国外对大学生思辨力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大学生的思辨力研究,但研究重点主要涉及英语专业学生,对于高校中外合作班学生的思辨力研究寥寥无几。对于将要出国留学继续学习的中外合
学位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是文学史上一部众所周知的小说,其在文学之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818年小说首次出版就获得了成功,这一成功作品,使作者成功的走出了家庭和婚姻的阴影,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Frankenstein”一词也已经被收录在英语词汇中,意为“毁灭创造者自己的人”。小说讲述了一个痴迷于自然科学的青年如何与自己创造的怪物走向共同毁灭的故事。弗兰肯斯坦
学位
建构主义影响下,以知识为基础的教育社会学关注的重心落在了教育社会学家Bernstein(1990)所说的与知识相关(relations to knowledge)的外围因素上,如社会阶级(地位)、性别、种族对课程设置、教育法的影响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式教学。相反,Bernstein(1990)所提及的关于知识本身的内部关系(relations within knowledge)却鲜有研
玛丽莲·罗宾逊出生于1943年,是美国当代最有名的女作家之一。迄今为止,她出版了4本小说《管家》《基列》《家园》《莱拉》。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因其充满人性的伦理关怀以及坚定的宗教信仰,使得她的小说一出版就斩获多项文学大奖。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虽置身于后现代主义文学浪潮中却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将自己的创作根植于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她的四本小说都表现了强烈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她的所有小说都公开宣
学位
石黑一雄布克奖获奖作品《长日留痕》是他的杰出作品之一,自从小说出版以来就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本论文试图从列斐伏尔空间批评的角度来分析主人公史蒂文斯的身份构建从而进一步揭露边缘人士的身份危机。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一,简介,二,史蒂文斯在物理空间的身份构建,三,史蒂文斯在社会空间的精神构建,四,史蒂文斯在精神空间的身份构建以及第五部分的总结。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和《长日留痕》及其文献综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