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新下1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n20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南部。东邻丫角一新沟低凸起,北以纪山寺断层与河溶凹陷、远安凹陷、荆门地堑相隔,南部东段超覆在华容隆起之上,西段与湖南洞庭盆地相通,西部北段以问安寺断层为界与枝江凹陷相邻,南段超复在中古生界宜都一鹤峰背斜带和桑植一石门复向斜之上,是江汉盆地最大的白垩一古近系沉积凹陷,面积达6500km2。目前,江陵凹陷勘探程度较低,资源量发现率低,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又是一个碎屑与蒸发混合沉积的凹陷,油、盐共生;荆州背斜带油气发现丰富,随着开发的深入,原有的沉积微相的认识与砂体连通性的认识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在落实前人沉积体系展布研究成果上,深化荆州背斜带沉积微相及砂体连通性的认识,为下一步滚动开发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岩心录井资料,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查明岩电关系,完成岩心相分析;查明从碎屑沉积到化学沉积的沉积相类型,建立测井相模式;利用测井相分析成果,通过测井相标定,完成沉积相展布分析。通过相控,查明砂岩的展布,预测有利的岩性圈闭。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江陵凹陷砂岩粒度较细,以粉砂为主,细砂次之,中粗砂不发育,不见砾。平均粒度曲线呈S形说明碎屑粒度分布特征总体上为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之后到前三角洲之间的分流河道沉积类型。
  2、在测井相分析的基础上,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微相。分流河道呈钟型曲线或箱型+钟型曲线特征,天然堤位于分流河道顶部,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曲钟型曲线特征。决口扇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漏斗型曲线特征。综合暗色泥岩分布,蒸发岩分布,完成研究区小层沉积相图7幅;认为荆州北斜带荆西油田以西,处于南荆水系分流河道前缘;八岭油田及以东地区,处于远安水系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区。
  3、在前人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重矿物分析、结合砂岩岩性、粒度分析,证实江陵凹陷新下段只发育北部远安水系和南荆水系两个物源体系,远安水系分布于八岭油田及以西地区,南荆水系分布于花园油田、荆西油田及以东地区;发育于凹陷北部地区。
  4、通过岩心观察,在岩心相图和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粒度资料,总结出研究区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包括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浅湖砂坝,浅湖泥;盐湖等六类微相类型。
  5、江陵凹陷沉积体系总的特征有3方面:①北砂南膏泥、中部为暗色泥岩与盐岩沉积区。②北砂受两个水系控制,东为南荆水系,西为远安水系。⑧梅槐桥洼陷处于远安水系前缘,资福寺洼陷处于南荆水系前缘。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盆蒸发岩体系两类沉积体系。
  6、在砂岩分布图,构造图、测井解释成果图、试油成果图迭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岩性圈闭分析与评价,进行有利区迭合,根据迭合程度高低,选取迭合层数在多层的有利区,共选出2个最有利区。
其他文献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国内“川气东送”的主要源头,气源丰富。在对四川盆地海相地层的勘探获得成功后,中石油、中石化近几年来对浅层陆相地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须家河组作为陆相地层中的主要含气层,在地层划分、地层特征与分布、沉积环境、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条件和储层岩石学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率先突破,但前期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川西、川中地区,对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的研究程度相对落后。  大量的前
学位
油田进入后期高含水阶段,油水关系变的尤为复杂,剩余油零星分布。虽然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类型多种多样,但整体为局部相对富集。剩余油的形成是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的,因此,提高油田采收率,要从储层角度出发,解剖储层内部结构,刻画出导致剩余油形成的典型结构样式,进而指导其他地区的勘探应用。  研究工区位于萨尔图油田西南地区,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纵向上共有萨尔图、葡萄花两套碎屑岩油层。工区自1964
学位
研究区位于黄骅凹陷中南部,北边以燕山褶皱带为界,东边以埕宁隆起为界,西边以沧县隆起为界,构造特征与岩性变化复杂,前人研究大多只有局部的沉积相描述,没有整体的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岩心、录井资料解释、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条件的地层划分方案,并对研究区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进行详细分析,为进一步满足市场的油气需求,需要新的油气富集区,扩大勘探领域具
学位
自从2008年在川口区带钻探开发的红河105井取得了高产以来,先后又对该区进行了多轮资源评价,显示该区具有很好地开发前景。而此区块的主要产层长8油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存油气能力较弱。因此为了提高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本文以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以红河油田105井区为主要研究范围,针对该区湖泊三角洲低孔、低渗、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地质特点,开展长8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本次论文以鄂
学位
本文以饶阳凹陷河间南地区为例,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井一震结合构造解释和断层的研究工作,并结合钻井、油田发动态资料、地震反演的结果,最终对目标区进行圈闭评价与储层预测研究,圈定有利区块,提出钻探井位。  饶阳凹陷位于冀中坳陷东部,东起献县凸起,西至高阳低凸起,南接深县凹陷,北接霸县凹陷,是冀中探区油气富集、勘探潜力大的富油凹陷。本文研究工区位于饶阳凹陷中部,北邻八里庄潜山油田、南
在近地表传播的地震波,由于地下岩层对地震波有吸收作用,使得它的高频能量发生衰减。地震波的衰减主要包含: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球面扩散效应,地层传输效应,岩石骨架的粘弹性性质,岩石的孔隙率,孔隙中的流体成分等。在这之中的前两项衰减与地震波的频率关系不大,后几项的吸收衰减与频率有很大关系,而prony变换可以描述频率同吸收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可以应用于检测吸收异常带。  一直以来,研究储层的吸收作
学位
随着国内油田的开发不断的趋向于中后期,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导致对地质研究的精度要求高。因此,建立起相对精确的地质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将地质学家的思维很好的融入到模型中,从三维的角度对储层进行定量的研究,找到最优的模型,指导后期的开发生产。研究工区ODP井实施完成后面临诸多问题:各井气油界面均不同,深度差近4m,气油界面无法统一,导致对气顶气的规模认识不清,影响后期油藏开发策略的制定和工作制度的优化;O
学位
济源凹陷位于豫西北的济源、沁阳、孟县、武陟、博爱等市、县境内,南临黄河,北靠太行山,凹陷呈东西向延伸,面积约2800km2。在构造上属于南华北盆地的一部分,位于济源一黄口坳陷带西端,是一个在以前中生界为主体的、近东西走向构造格架上形成的中、新生界叠合盆地。  本文在大量收集有关济源凹陷沉积特征、构造演化和烃源岩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相关钻井、测录井以及各项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的烃源岩、储
学位
陆相湖盆油气藏运移及富集成藏问题,一直是当今油气勘探领域探讨的活跃话题。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平台,在现有钻井,录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晋县凹陷油气藏特征、晋县凹陷油气运移优条件与优势通道、晋县凹陷中南部含油气区域评价展开专题研究。阐明构造一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搞清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最终,在统一的地层框架内,指出有利层段、区带和领域,优选和落实整装规模储量目标的有
学位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赋存方式较多,储层岩石成分复杂,有机质类型丰度变化较大,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空间多样,这些特点决定了页岩气的解释和评价与常规油气藏存在较大差别,对其评价思路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国内页岩气勘探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启示作用,使得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近几年来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领域。当前,我国页岩气研究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依据我国复杂的地质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