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救助精准化是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公正运行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社会救助范围扩大、救助节奏加快、救助业务增多,当前城市社会救助中仍然存在救助流程规范性不足、救助对象信息不对称、动态识别困难群众及基层救助服务效率偏低等问题,在实现动态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和救助供需精准匹配方面仍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难以做到救助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需要完善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优化救助服务方式并提升救助保障水平,提高救助规范化、精准化。因此,在相对贫困治理背景下,研究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的问题对提高救助管理服务效率、优化救助资源配置,以及促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背景,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和可行能力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焦点团体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上海市在社会救助领域的两项民生新政,一是社区救助顾问制度,二是“一网统管”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基于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浦东新区社会救助顾问制度建构过程和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温暖云”智慧救助应用场景建设作为研究案例,研究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问题,并具体分析制度推行的现实动因、制度设计框架、实施成效及深化方向。最后,在分析两个案例的基础上,从驱动背景、救助内容、救助主体、救助手段和救助政策五个方面总结上海市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实践的总体特征。结合杨浦区线上实践案例和浦东新区线下实践案例,构建“线上+线下”城市精准救助实践模式,具体描述城市精准救助范围、工作网络、救助路径和综合服务机制,连接城市社会救助线上数智平台和线下救助队伍,进一步提高城市社会救助的精准度。但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实践仍旧存在适配场景的局限性、成效有限性、内外部主体参与难点及政策“先行先试”的次优绩效矛盾等境遇。为弥合理论“应然”与实践“实然”之间的鸿沟,提出以下建议:(1)需要把握城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合理边界;(2)坚持救助政策设计的发展型导向;(3)完善技术治理和情感治理方法;(4)做好精准救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扩散工作。给予城市精准救助实践更多发展时间与空间,在渐进尝试的过程中深入探索救助精准化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性别平等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关乎社会福祉发展。性别平等的实现,体现在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男女两性社会经济地位的缩小,也体现在个体的性别角色态度的变化和发展上。媒介是人类观察世界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各项社会观点。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迅速崛起,使人们越来越依附于媒介所提供的广阔视野和交流空间。媒介能通过其传播内容对受众的意识、态度产生影响。互联网具有
学位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对生活的深度嵌入,为照顾家庭的在家妈妈的灵活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妈妈博主是对此深度实践的重要群体。一方面,妈妈博主主要以日常生活的内容作为工作上的生产资料,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对于该职业下的数字劳动视角的探究有助于深描妈妈博主的工作过程。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嵌入后的居家工作方式逐渐消解传统工作模式下女性的工作-家庭边界,进一步探索居家数字劳动的女性工作-家庭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其工作
学位
在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社会和社区治理的老年化的现实背景下,低龄老年人构成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为探寻具有积极老龄化的社区治理经验、探索中国老龄化社会基层治理新路径,文章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上海市H社区,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阐述H社区治理措施的主要内容,提炼其社区治理经验中蕴含的治理逻辑。具体包括:首先,文章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对正式组织如何促进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介入机
学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外界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扰动,如自然灾害、疾病爆发等,这些现象的频发对社会治理系统提出了愈发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治理重心正在不断向基层下移,社区作为城市空间和社会组织的“末端神经网络”,需要承担起更多的治理职能。而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冲击,“被动应对型”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已经很难奏效,现有研究表明将社区治理的价值导向转化为“自主能动型”
学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文简称“双减”),通过整顿学科培训、减少作业等方式以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在升学压力面前,家长群体教育需求不减,因此在监管盲区仍有违规培训现象存在。当前学界对教育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双减”前教育消费成因及不良后果。自“双减”施行以来,教育培训的合法性在制度层面发生了转
学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来排除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现在和未来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随着我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近年来,一系列的环保政策相继颁布,这
学位
环境问题治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式,人类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创建能够规范人类行为的环境治理体系至关重要。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城市社区是至关重要的主体之一,在当前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治理主体缺失或职责不清、主体间资源交互失衡的问题,导致难以形成资源整合与治理合力,推动治理效益最大化。因而需要充分挖掘多元主体的功能优势,建构主体
学位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是党和政府引领市民精神风尚、重塑城市社区公共生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为社区居民交往、行动、协商等社会活动提供了承载平台。但随着快速城市化、人口迁移、空间流变等问题的出现,城市社区公共生活区域逐渐缩减、内部关系日渐疏远、公共性与地方性精神迅速消解、居民大幅度地退回到私人空间。重新建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反哺社区治理场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
学位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同时,核心小家庭成为了主要家庭类型,又因丧偶失独等因素,独居老人数量快速增多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县域社区养老功能尚未发展,解决县域独居老人养老问题重要且迫切,应运而生的机构养老或许正是答案。然而现实中的机构养老供给还没有满足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当务之急是梳理分析出其中的供需矛盾及原因,合理规划独居老人机构养老发展中的各方面养老资源,从而缓解县域独居老
学位
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在社区治理困境基础上提出的,亦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价值导向与现实目标,它意味着共同体在社区治理中的重新回归。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不再单纯是居住的物理空间和治理的单位空间,更是一种有着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交往、共同情感的邻里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主体的关系也应是“荣辱与共,利责共担”的共同体。徐汇区“邻里汇工程”搭建了“邻里汇”这一区隔空间、活动空间、互动空间、文化空间、协商空间及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