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炔基保护的币金属纳米团簇可控合成与电催化CO2还原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层表面配体保护的币金属纳米团簇,由于其确定的组成、明确的结构与量子限域效应所赋予的独特性质,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理想的模型分子,并在催化、光电器件、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体工程是调控币金属团簇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配体有巯基分子、膦分子、卤素等。近年来,配体工程研究已逐渐延伸到炔烃分子配体,主要是由于炔烃分子独特的配位作用,相对于巯基团簇具有更小的配位数,能够得到具有独特结构与性能的新型团簇分子。因此,发展全炔基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成为现阶段团簇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炔基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合成方法少且产率低、对其形成过程知之甚少、团簇应用开发不足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的工作围绕全炔基保护的币金属纳米团簇这一主题开展了在可控合成、团簇形成过程反应机制、结构性质对应关系与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应用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前驱体直接还原”的合成方法,可控制备了苯乙炔保护的Au144(PA)60(PA=Ph C≡C-,苯乙炔基)团簇,并实时监测其形成过程中组分含量的变化。一方面,探究了“前驱体直接还原”合成策略中前驱体聚集形态对目标团簇的影响;另一方面,原位监测目标团簇形成过程中组分的变化,首次发现在该团簇生长过程中炔基配体自催化形成累积烯烃,并获得其单晶进行结构表征。最后,我们提出了Au144(PA)60团簇形成过程中的三阶段反应历程。(2)发展了一种“同步成核与钝化”的普适性合成方法,高产率制备Au22(PA)18(>70%)、Au36(PA)24(>17%)等多个全炔基保护的团簇分子。随后,以Au36(PA)24为例,通过调控其生长动力学,获得反应中间体Au22(PA)18与副产物Au6(PA)6并表征其组成与结构。通过实时监测反应中各组分的变化,进而得到三种组分之间的“歧化反应”转化关系。最后,通过单晶结构信息,提出反应中间体Au22(PA)18向目标团簇Au36(PA)24的结构演化模型。最后,根据定量分析反应过程中各个组分浓度的变化值,证明了结构演化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Au36(PA)24团簇的形成机理。(3)通过“二合一”还原法合成,首次高产率(>40%)制备了新型全炔基保护的M15(M,金属核心)系列Ag Cu双金属超原子[Ag9Cu6(tBu C≡C)12]+。此外,通过“反伽伐尼反应”法高产率(>86%)制备了M15系列Au Ag双金属超原子[Au7Ag8(tBu C≡C)12]+。随后,对其结构、组成与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基于晶体结构信息,对二者的光学吸收性质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借助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探究了M1@M8@M6金属结构的金属组成与其光学吸收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分别考察了团簇的结构组成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Au7Ag8团簇,Ag9Cu6团簇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与对路易斯碱(如甲醇钠)较好的耐受性,但对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更为敏感。(4)将三种不同金属组成的M15系列的纳米团簇应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其均表现出极佳的催化性能。首先,我们通过“化学剪裁”策略高产率(>66%)制备了M15系列Au Ag Cu三金属超原子[Au2Ag8Cu5(tBu C≡C)12]+,并对其结构、组成与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其晶体结构中既有Au7Ag8团簇的内核部分又与Ag9Cu6团簇的最外层部分相似。因此,三者团簇的吸收性质存在相似关系,这也从实验上验证了第五章中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研究的结果。随后,我们将Au7Ag8、Ag9Cu6与Au2Ag8Cu5团簇应用于电催化CO2还原中,并表现出极佳的催化性能与保持金属内核结构的稳定性,即Au7Ag8:-0.5 V vs.RHE,FECO=94.42%(FE,法拉第效率);Ag9Cu6:-1.2 V vs.RHE,FEHCOOH=46.97%;Au2Ag8Cu5:-1.0 V vs.RHE,FEHCOOH=28.29%。其中,Ag9Cu6对产氢过程(HER)的抑制较强(FEH2≤7.00%),在一定电势范围为HCOOH为主产物。理论模拟来阐明团簇的结构性能关系还在进行中,该部分的研究有望在原子水平上阐明Cu基币金属团簇催化CO2生成HCOOH的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并且已在诸多领域表现出十分可期的应用前景。将高分子接枝到纳米粒子的表面以构建杂化高分子是一种调节和丰富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通用方法和策略。然而,这些复合材料体系所需要面对的最主要科学问题则是其结构的多分散性(如:粒子尺寸、聚合物链接枝密度以及分子量分布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精准合成结构明确、分散性好以及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仍是这个领域的
学位
恶性肿瘤和细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临床治疗采用外科手术、化疗、放疗或抗生素治疗等方法,可延长患者存活率,但存在手术创面大、肿瘤/感染复发以及耐药性等问题,因此,亟待开发新型治疗手段。电信号是细胞/细菌新陈代谢和相互通讯的基础调控信号,电刺激已应用于恶性肿瘤或细菌感染病症,副作用小,不会引起机体耐药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当前电刺激治疗设备通常需要使用外加电源,具有机
学位
焦化废水,作为典型工业废水的代表,其处理难度在于高浓度与复杂组分的共存、高毒性与营养元素失衡的水质、以及高标准的处理目标,近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上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近三十年,焦化废水处理的工艺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形成了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基本模式,其中,生物处理工艺的演变最为丰富。生物处理工艺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它承担了废水中95%以上的污染物的转化与去除,因此,生物处理工艺被认为是整
学位
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开发高性能稳定的环境催化剂实现有效的污染去除是应对现有环境污染威胁的有效途径。将木质素衍生炭复合材料应用于去除环境污染,既是工业废弃物木质素的有效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有机碳排放。现有木质素衍生材料开发技术中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利用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的水热方法制备木质素衍生炭复合材料,通过等离子体辐照
学位
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深入探索和研究新型的清洁能源和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已经迫在眉睫。因此,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空气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和转换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重要的半电池反应: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这些反应的动力学缓慢,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降低其过高的反应过电位,提升转换效率。因此,开发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飞速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工业过程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含油废水量也在增加,这些含油废水一旦进入水体就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将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以外,突发的原油泄漏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后果。因此,发展环保、高效的油水分离技术刻不容缓。一些在过去占很重地位的传统分离技术在更复杂的油水体系面前逐渐显现出低效率、高能耗等缺
学位
通过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关原理的总结可知,不管是传统的缺氧/好氧工艺,还是新型的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或者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其污染物去除过程的本质都是O(好氧)-A(缺氧)/A(缺氧)-O(好氧)工艺的组合与变形。通过曝气控制系统中溶解氧(DO)水平来调节相关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并最终实现污染物的去除是含氮含硫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核心。随着溶氧浓度的升高,好氧反硝化因其独特的耐氧优势和代谢特性,
学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直到现在还未停息,而感染性疾病也是长期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新型生物医药及生物材料的研发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大势所趋。纳米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纳米抗菌材料被认为是非常有希望克服细菌耐药并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抗感染策略之一。二维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片层结构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抗菌材料的研制。MXenes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
学位
以铜冶炼渣为代表的富含铁橄榄石物相的冶炼渣广泛存在于冶金行业及火法二次金属回收等行业。然而,由于缺乏高效、经济的处理手段,大部分的铜冶炼渣露天堆放,经过雨水冲刷,导致铜冶炼渣中的重金属在水体环境和土壤环境中不断富集,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威胁人体健康。因此,铜冶炼渣的高效无害化与减量化是缓解当前铜冶炼渣处置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峻,对铜冶炼渣的高效无害化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然
学位
随着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行,空气污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排放到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绝大多数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会直接威胁公众健康,同时也是光化学烟雾和雾霾的主要前体物,对环境构成严重危害。此外,甲烷作为温室气体不当排放或直接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会加剧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绝大多数的大气碳氢污染物性质不活泼,特别是甲烷,传统的催化氧化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