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结构机制及政策选择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化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本文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分析研究框架,基于资源有限性前提条件,面向规模经济和生态效率双重集群政策目标,从集群结构和动力机制、发展要素、集群协同创新、集群组织边界与集群规模、集群识别与效率评价、集群政策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论证,初步形成了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组织、机制和政策研究体系。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集群前沿研究文献的综述。重点从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分类、形成机理和动力机制、集群竞争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与经济增长关系、集群网络组织、集群政策以及集群案例实证等七个方面对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在跟踪掌握了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前沿的同时,确定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这一研究的新视角和切入点。 (2)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结构和动力机制的系统研究。在对产业集群类型划分方面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基础上,选择循环经济视角,根据产业集群及其企业与资源关联程度,提出了链环依托型产业集群和网络共生型产业集群的新划分,并就该两类型集群的内涵、结构、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在链环依托型产业集群内,各集群企业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路径结成链环结构。初期为链条型,发展成熟后闭环成为链环型。集群呈现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政府规划和组织推动是关键驱动因素。集群存在有限地理边界,呈现适度规模;网络共生型产业集群的集群企业和机构通过横向竞合和关联协作而结成动态嵌套网络结构,集群主要是采用自下而上机制。集群呈现有限边界和无限边界的双重性特征。集群规模有弹性。 (3)系统分析产业集群发展要素,并以案例加以论证。首先,在对产业集群一般发展要素进行了学理探讨基础上,借助波特钻石模型,对软件产业的集群驱动因素进行了剖析,论证了软件产业具备集群发展的可行性。其次,对南京软件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软件产业形成集群的主要驱动要素都已具备,集群特征优势明显。此外,还研究探讨了优化该集群发展因素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4)产业集群组织边界和集群规模的初步研究。首先,分别从交易成本、组织分工这两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组织边界内涵进行归纳分析。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组织体制,更多呈现出松散型企业集团这一组织特征。其次,通过建立基于资源共享的集群规模关联模型,对集群规模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在集群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当集群成员企业收益最大,即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此时集群成员企业数量即为集群最适规模。再者,建立集群规模与资源容量、资源价格、集群企业连接成本、网络密度和基础收益等相关因素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集群规模和网络密度随集群资源容量增加而增加,集群规模随着资源价格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时存在一些突降过程。网络密度随着连接成本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存在震荡过程,但同时集群规模几乎不受影响。基础收益对提高集群规模和网络密度具有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集群规模促进集群效应的路径选择。 (5)确定集群政策模型框架,对集群政策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系统分析。首先,分别从集群创新、集群全生命周期(CLC)、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等三个视角进行集群政策柔性化的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产业集群“五轮驱动”政策创新模型,分析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模型,研究了基于循环经济角度的产业集群政策的延伸和深化,系统地提出了面向上述三个维度的不同集群政策应对。其次,从集群政策的宏观层次和中观层次两个角度,分别针对OECD国家和我国整体产业、爱尔兰和我国南京单一的软件产业这两个层面来对国际间的集群政策实证研究,提出了许多共性和个性化的集群政策工具和实践启示。 (6)建立产业集群识别和效率评价模型,实证研究南京制造业集群,并设计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和集群规划政策。首先在区位商数法基础上,引入产业生命周期和组织网络分析工具,构建了产业理解法模型(IPM),以此对南京制造业集群进行识别评价。论证并明确了南京制造业已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和潜在或新兴产业集群,逐一分析了其不同的组织结构、动力机制、边界、发展阶段与规模等集群主要特征。其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选择多组输入输出指标,构建C2R模型,采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程序对模型求解,通过效率指数对集群发展进行评估。同时还就上述集群效率评价和集群识别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构建了南京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的伞结构模型。即以上海作为集群发展的相关性支撑,在南京都市圈内发展基于开发园区、南京区域以及南京都市圈区域等不同集群边界的制造业集群。同时,在集群规划和政策选择上,提出了遵循资源有效集约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面向集群的组织结构、核心企业和相关中小企业、产品生态链节以及相关支撑性服务平台的政策框架和组合。
其他文献
建筑行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混凝土空心砖质轻、强度高,保温、降噪隔音性能好、节能等优点,是建筑框架结构建筑物比较理想的填充材料.在建筑业已更多地取代了黏土砖作为墙体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也已经普遍进入到了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购物、学习、交友等,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极大地方便,与此同时,它又
品德与社会是新课改标志性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回归生活”已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此,教学中,我着力构建生活化的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源远流长,许多诗的名篇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现行《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先要具备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社会、
政治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教育者们提出应该强化高中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进一步增加。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现代企业均面临的一个比提高效率更为突出、更难把握的目标。 我国民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终极目标是创设一定的氛围,以期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