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空间多维变位研究与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隔震体系是一种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新型结构体系。在叠层橡胶隔震体系中,影响隔震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叠层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阻尼特性。隔震支座的这些功能正常运作是隔震结构发挥作用的保证。面临长期的荷载作用、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对隔震装置的影响,比如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出现倾斜、风灾、水灾、火灾、施工精度偏差、意外碰撞等因素导致隔震结构可能的意外破坏情形,支座不但可能会发生倾斜、竖向受压破坏,还可能因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而失效破坏,最终损害隔震支座的安全性能。研究分析隔震装置的损伤失效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是隔震技术深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文首先介绍了隔震结构的原理、发展及研究现状和隔震装置的性能以及考虑摇摆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程,并理论计算了隔震结构在出现摇摆情况下的极限摇摆角。以典型工程为算例,对比分析隔震结构和抗震结构在El-centro波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其次,研究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中单个橡胶隔震装置发生损伤失效和多个橡胶隔震装置同时发生损伤失效等隔震结构空间多维变位问题对X向、Y向两个水平方向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调整隔震装置的有效竖向刚度、有效水平刚度和有效阻尼来模拟隔震装置竖向破坏、水平破坏,并分析不同损伤失效工况下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最后,着重讨论了现有结构设计中普遍被忽视的“楼梯间刚度”影响,研究分析了楼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对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提出了更为合理有效的楼梯设计方法来消除楼梯间结构造成的安全隐患,用以减小楼梯间刚度对非隔震与隔震结构抗侧力性能的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调研方法,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以及Logit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状况和满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前在技术革新引领观念变革的作用下,体育电视在形式、内容、伦理、道德等各个层面都呈现出越来越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通过对近几届世界杯、特别是最近两届南非世
鸦片对于古代中国人并不陌生。早在唐代,阿拉伯使者把当时西方主要成分是鸦片的珍贵药品“底也伽”作为贡品带入中国。罂粟在当时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花卉,起名阿芙蓉。随后,鸦片也作为药材应用于咳嗽、泻痢等病痛的治疗中。甚至在宋代民间还出现了罂粟籽和“竹沥”煮粥食用的记载。但是鸦片贩卖真正出现在中国却是明代。明成化年间(1465~1488),鸦片作为一种商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街市上开始有人贩卖鸦片。当时鸦片由葡
期刊
大跨度屋盖结构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大型公共建筑中,并且这些公共建筑周边多有高层建筑。风荷载是大跨度屋盖结构主要控制荷载之一。在高层建筑的干扰下,大跨屋盖结构上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表现。研究地震工程的目的就是预测地震给工程结构物带来的影响,从而通过合理设计降低结构的风险。而公路桥梁往往是生命线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传播载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海量化、个性化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与新媒体合作成为其应对媒介融合趋势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全媒体"
能源作为人类文明前进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其中电力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取得
  随着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Web 3.0"时代,智能手机移动客户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类媒体的渗透,使我们身处于媒介化社会.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使
现有关于RC框架结构DBD(Displacement-based design)方法的研究成果表明:DBD方法相比现行基于承载力设计方法在实现结构性能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DBD方法仍未能在工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