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QCT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T2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人群,应用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下体积骨密度、腹部脂肪分布的差异;并评估QCT和DXA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的一致性,以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二者诊断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T2DM病程、糖尿病家族史、相关并发症、胰岛素使用与否等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随访者来自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课题组《2型糖尿病患者QCT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符合筛选要求的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其中T2DM绝经后女性患者共35例,40岁以上男性患者37例;健康对照组绝经后女性人群26例,40岁以上男性人群48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腹部脂肪分布、病程、相关并发症、胰岛素使用与否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统计学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正态)及Spearman相关(非正态);应用Kappa值评估QCT、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诊断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2DM患者无论男、女性VAT/TAT(Visceral Adipose Tissue/Total Adipose Tissue,内脏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即内脏脂肪堆积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者QCT体积骨密度(QCT-v BMD)未见显著差异(p>0.05)。对于T2DM绝经后女性患者,关于腰椎骨密度变化,无论QCT-v BMD(r=-0.474,p=0.004),还是DXA面积骨密度(DXA-BMD)(r=-0.355,p=0.036)均与年龄呈负相关。QCT对骨量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于DXA,分别为:QCT 61.2%,DXA 34.57%;二者诊断一致性分析,Kappa=0.329,p=0.003。对比QCT与DXA评估骨量异常:诊断一致VS诊断不一致相关指标,诊断不一致组TG(Triglyceride,甘油三酯)(p=0.035)、VAT(p=0.045)、VAT/TAT(p=0.049)显著高于诊断一致组。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TG、VAT/TAT是诊断不一致的正性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组VAT/TAT高于健康对照组。年龄是T2DM绝经后女性患者BMD减低的负性影响因素。内脏脂肪堆积可能是造成DXA骨量异常检出率低于QCT的原因之一。TG可用于预测QCT与DXA的诊断不一致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痰湿作用下CIA小鼠的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踝关节局部组织中leptin、NLRP3、cleaved-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及踝关节病理组织学的差异变化,探究痰湿因素对CIA小鼠踝关节炎病情程度的影响,检测踝关节局部组织leptin水平及NLRP3炎性体水平,探讨leptin是否通过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目的:目前研究已表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密切相关,但身体质量指数(BMI)联合血清尿酸(UA)对评估Mets及其组分的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BMI、UA单因素及两者的联合对评估代谢综合征(Mets)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诊疗的≥35岁的608名(男275人,女333人)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4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价值,同时开发一种结合生物标志物和其他临床参数的RA诊断模型。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316名研究对象,包括RA患者158例,非RA的其他风湿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共15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
目的:利用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医疗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需求,分析关注“糖尿病同伴”微信公众号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影响因素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储备现状。探讨关注医疗微信公众号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结合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提升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建议。方法:利用“糖尿病同伴”微信公众号发布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般基础信息调查表、
目的: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中国糖尿病患病位居世界第一。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是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直接原因。了解胰岛β细胞衰竭的分子机制对提出胰岛β细胞保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出现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其中内质网应激可
目的:CD4+T细胞作为T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因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而被分为多个亚群,各个Th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在近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肯定。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多能间充质细胞,它具有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能力。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体或同种异体来源ADSCs具有对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发挥调节作用的独特
目的:了解参与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的男男性行为(Men who Sex with Men,MSM)中存在污名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污名感对Pr EP服药依从性和无套性行为(Condomless anal intercourse,CAI)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沈阳、北京、深圳及重庆建立1023名基线HIV阴性高危MSM人群暴露性预防用药队列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点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患者的病情若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导致关节畸形致残,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作为生物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短期或是长期服用,LEF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由于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并非所有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临床血清学指标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目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医学数据智能平台,以ICD-10v6.01版疾病编码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患有RA伴发ILD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按照1:1的原则匹配单纯RA组患者与RA-ILD组患者。筛选RA合并ILD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尚无根治方法。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散结、清火、消肿等功效,本研究应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探讨二维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参数评估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研究方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