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气候变化机制及其未来风险预估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旱区居住着超过全球38%的人口,其经济落后、环境脆弱以及社会不稳定的特征使得全球旱区一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的焦点。在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旱区的强化增温、干旱加剧、极端天气增加等气候灾害愈发严重。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从温度、降水、氧气三个气候变化要素出发补充探索了旱区气候变化特征、机理并预估了未来影响。一方面,我们分析了旱区温度及降水的时空特征,并探索了全球旱区强化增温以及中亚典型旱区降水变化的可能机制。另一方面,我们利用CMIP5和CESM模式模拟结果预估了未来全球旱区温度、降水、蒸散以及面积变化对《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全球增暖1.5°C及2°C目标的响应,并评估了两个目标对旱区水文、干旱、农业以及健康的影响。最后从地球系统中的氧循环出发,构建了适用于定量评估全球旱区城市氧平衡状态的氧指数,并探讨了城市氧指数与高温热浪以及缺水缺氧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旱区强化增温的辐射平衡机制并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估。在全球增温背景下,过去近百年旱区增暖趋势比湿润区高20%-4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旱区内较低的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导致旱区的地表蒸散发较低,其接收的净辐射主要以感热形式加热大气。此外,旱区以冰云的加热效应为主,而湿润区以水云和更多的人为气溶胶排放产生的冷却效应为主。利用气候模式预估旱区未来温度变化发现,将全球增暖控制在1.5°C以内不仅可以使旱区增温控制在3°C内,湿润地区在2°C内,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旱区农业、水文、干旱和健康将遭受的威胁。强调了1.5°C升温目标的必要性。(2)揭示了中亚旱区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1979-2019年中亚夏季降水主要以年际变化特征为主,与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当印度洋海温偏暖时,海陆热力差异减小导致南亚夏季风减弱,输送到北印度大陆的水汽减少导致北印度大陆降水偏少。进而导致北印度大陆凝结潜热释放减少,其西北侧的中亚上空出现异常气旋。温度冷平流使得中亚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异常偏冷,这会减弱中高纬度温度水平梯度,从而致使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偏南,中亚上空出现异常垂直上升运动,中亚南侧水汽输出转化为输入,最终导致中亚夏季降水偏多。(3)对比了不同定义升温目标下旱区气候响应的差异及原因。利用CESM模式中四种情景下的未来预估结果,对比了旱区气候变化对瞬时增暖和稳定增暖1.5°C/2°C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瞬时增暖情境下的旱区增暖以及面积扩张通常高于稳定增暖情境,主要是由于瞬时增暖情境下的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大于稳定增暖情境。额外的0.5°C增暖将导致北美,南非和北非的降水减少,而潜在蒸散(PET)的增加将更加明显,最终将增加这些旱区的干旱风险。与2°C全球增暖目标相比,将碳中和提前不仅可以使本世纪末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内,旱区增暖减少~0.7°C,还可以避免全球旱区约60%干旱程度的加剧以及44%的面积扩张,并降低北美洲南部和北非等旱区的干旱恶化程度。(4)评估了旱区城市氧失衡状态以及相关的缺氧缺水和高温热浪风险。首先我们计算了全球网格点的耗氧量和产氧量,构建了一个氧指数(OI),即耗氧量与产氧量之比。对比了干旱与湿润城市的氧气平衡状况以及相关的热浪和缺水风险。结果显示,旱区城市地区平均氧指数高达~81.0,大约是湿润城市地区氧指数(~47.6)的两倍。人口更多的大城市平均有更高的氧指数,并且干旱大城市拥有高氧指数的概率比湿润大城市大得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生活在OI较高的大城市的人们更有可能受到更高的温度以及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热浪的影响,并且会面临严重缺水以及缺氧的风险。而这种缺水和缺氧的风险在旱区更显著,这会使得旱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综上,本文沿着“特征分析-机制探索-影响预估”的框架系统地开展了旱区气候变化机制及其未来风险预估的研究,不仅从温度以及降水两个基本气候变化要素出发,还以氧循环为纽带,与旱区水热循环一起从多方面探索了全球旱区所面临的威胁。本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尤其是对于制定出更适合解决全球旱区各类问题的策略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大气气溶胶通过气溶胶-辐射以及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吸收性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对边界层过程、天气和气候造成复杂且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大气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由于观测和模拟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气溶胶辐射效应的评估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吸收性气溶胶的关键作用难以量化,制约了大气数值模式的模拟能力。吸收性气溶胶及其垂直分布在准确量化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极端强降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数值模式是研究极端降水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对极端强降水的认识仍然不够充分。因此,准确模拟极端强降水已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为厘清极端强降水形成机理和准确预报极端
学位
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农林牧等生物质废弃物处置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水平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制约“双碳”目标实现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将生物质废弃物炭化成生物炭应用于荒漠土地治理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多赢策略,符合低碳、绿色、高效、循环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然而生物炭能否提升荒漠土壤质量同时降低土壤碳排放等问题亟需解决。为此,本文以荒
学位
节肢动物是现生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几乎占据了所有生态位,其最早化石记录可追溯至寒武纪初期。动物的行为在演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环境和外界生存压力发生改变时,行为具有诱导动物产生形态变化的可能性。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保存了大量小型节肢动物,部分标本中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其部分行为习性。本文通过对缅甸琥珀中节肢动物的系统学和行为学进行研究,同时将地质历史时期发现的行为精确归属于现生行为生物学
学位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扩展机制等系列科学问题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青藏高原面积广阔、内部构造活动存在差异,目前对于高原隆升的时间、过程以及机制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因此,就需要在青藏高原关键区域通过各种研究手段获得更多的构造隆升时空演化证据去检验已有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认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了系列造山带与盆地组合的典型盆山构造地貌格局,其中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是加里东期造山带
学位
行星反照率作为地气系统的一个重要参量,其大小及长期变化,在控制全球和区域能源收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行星反照率的变化受控于大气和下垫面特性的变化,这些参数的综合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行星反照率的模拟和预测变得十分复杂。其中,云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和行星反照率的关键分量,其特性(即云量和云反照率)对行星反照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也是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模拟的最不确定性源。因此,研究行
学位
冬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简称乌山阻高)异常活动往往会引发东亚地区发生寒潮天气。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亚地区寒潮天气却频繁发生,这肯定和乌山阻高的特征及机制发生变化有关。从大气波动的角度,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乌山阻高的变化特征,深入认识冬季乌山阻高演变机制,对改进东亚极寒天气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利用1979~2021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能源部(National Centre fro
学位
食草动物改变了世界上许多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但是它们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影响的大小和方向在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家畜放牧是草原上最密集的土地利用活动,是影响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过度利用草原的生产功能,忽略其生态功能,造成我国草地退化日益严重、草原的功能不断下降。因此,如何维持草原生物多样性和提升草原生
学位
海洋蒸发是全球水循环和海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变暖背景下,热带印度洋经历了快速增暖的过程。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异常会引起海洋蒸发的变化。与此同时,海洋蒸发也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印度洋SST异常。本论文主要围绕热带印度洋蒸发和SST的关系,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探究了热带印度洋蒸发的变化特征,及其对SST的影响机理。首先,综合评估了ERA5、OAFlux、MERRA2和JRA55四套资料
学位
海洋大气中的气溶胶来源于海洋自身排放及长距离陆地传输。除了海洋表面产生的海盐气溶胶、生源硫气溶胶以外,工业排放、沙尘等来自于陆地的气溶胶源,也会通过在海洋上空的传输及均匀混合,对海洋气溶胶总载荷产生大量贡献。西太平洋作为东亚大陆与太平洋重要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区域,一方面在东亚冬季风作用下,东亚大陆的污染物会随着干燥的冷空气频繁地传输至沿岸及近海;另一方面,源自北非的沙尘气溶胶受到对流层中高层西风带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