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素质息息相关。而教师知识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知识水平必然影响到历史教学的质量,影响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活动呢?了解这个问题有助于燃起历史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整合历史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关于历史教师知识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于优化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历史课程改革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系统查阅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立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从理论角度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归纳总结出面向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师范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优化和完善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建议。其知识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历史学科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主体部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学术形态的历史专业知识,还应针对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强化史学理论修养,更新课程体系观念,研习历史科学研究方法,关注史学前沿,加强对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从基础层、纵深层和拓展层三方面来充实自己的本体性知识。 历史教学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教师成功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保障。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历史教师除了要掌握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外,还需要加强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新课程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为代表的教学新理念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教学实践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对特定情境或疑难问题时做出临场反映的“教育智慧”。它由四个部分组成: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历史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知识则影响着实践知识的获取。 文化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揭示了历史教师整体知识的底蕴和潜力。历史教师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了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
其他文献
人事争议仲裁是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依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居中对属于受理范围的人事争议进行裁断,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从而解决人事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随着
安全工作中的“四不放过”指的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这是事故后执行的一种处理原则。“
期刊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1~9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0.7万起,死亡98809人。庞大的数字触目惊心,这不能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笔者对经营者究
领导干部是企业的管理者,是职工的领头人,其作风直接影响到职工情绪甚至整个单位形象,关系到和谐铁路建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乎企业的 Leading cadres are the managers of
毫不避讳地说,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保时捷盾徽的死忠。而且和那些疯狂的粉丝一样,一开始我也搞不懂保时捷为什么会推出911以外的车型,在我们看来Panamera、Cayenne以及今天我们的主角Macan这些异类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在莱比锡的工厂里。但是,要知道仅去年一年Cayenne和Macan就占据了保时捷近7成的销量,其中Macan贡献了仅9万辆的惊人数字。很可能如果没有了他们我就再也见不到我心爱的
从近年来高考题目的发展趋势来看,高中的历史教学方式需要随着高考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在这样的时代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指
目的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给灾区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人兽共患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6月13日至10月31日,在地震灾区北川县、平
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汇集之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
学位
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电力生产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搞好电力安全生产要求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求实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