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构建及CO2分离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shou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二氧化碳也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碳源,有望用于含碳燃料及化学品的合成。因此,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捕获和催化转化是缓解全球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强配位键组装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几何构型的多样性赋予MOFs优异的结构特性,如超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O2分离储存和催化转化等领域。例如,将MOFs材料引入到聚合物基质中制备的混合基质膜(MMMs)结合了MOFs的分子筛效应和聚合物基质的低成本、易加工性,可有效打破传统聚合物膜的“trade-off”效应。然而,由于MOFs颗粒在聚合物中分散性差、易团聚,MOFs与聚合物基质的界面相容性差,导致混合基质膜内产生不规则的界面形貌和缺陷,从而降低了气体分离性能。同时,MOFs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在电催化还原CO2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由于MOFs本身并不是电子的良导体,因而MOFs的电催化效率一般很低。因此,针对CO2的高效分离捕获和电催化转化,基于晶体工程方法可控构建具有碳捕集和电催化性能的功能MOFs材料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针对MOFs基混合基质膜中MOFs相和聚合物相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含乙烯基双键的新型有机功能配体,通过与金属离子螯合自组装,构建了表面含双键的新型可聚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BUCT MOFs)。BUCT MOFs通过其表面双键与功能单体、交联剂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的混合基质膜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显著提高了CO2分离性能。研究表明,BUCT MOFs对CO2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表面所含双键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其中,所构建的BUCT-2基混合基质膜对CO2的渗透性为635.1 barrer,对CO2/N2的选择性为41.8。与纯PEO膜和MOF-508基混合基质膜相比,CO2渗透性分别提高至150.6%和142.1%,CO2/N2的选择性分别提高至125.4%和122.3%。该研究策略构建了新型的可聚合MOFs材料,拓展了MOFs基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同时也为可聚合MOFs材料在气体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针对常规MOFs材料导电性受限的问题,以氮杂对醌二甲烷分子(p-AQM)为骨架,设计合成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AQM-H2L羧酸类有机配体,并分别以锌、铜和铋为金属节点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新型低带隙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分别命名为AQM-Zn MOF、AQM-Cu MOF和AQM-Bi MOF),对其电催化CO2还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成功解析了新型MOFs的单晶结构。研究表明,AQM-Cu MOF的能量带隙为1.94 e V,LUMO轨道能级为-2.12V(vs Ag/Ag Cl),比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的电势-0.48 V(vs Ag/Ag Cl)更负,因此,使用AQM-Cu MOF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在热力学上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为进一步增强AQM-Cu MOF内部的电子传递效率,成功向MOFs中掺杂了强电子受体分子TCNQ,完成了基本结构表征。对所构建的AQM-Bi MOF电催化CO2还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QM-Bi MOF对电催化CO2还原产甲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甲酸的法拉第效率可达76%,同时作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第三,针对MOFs材料结构内部电子传递效率受限的问题,设计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产生自由基的有机配体。利用吡啶氮和AQM双三氟甲磺酸酯之间的氮端亲核取代反应,首次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氮杂化离子型有机分子(分别命名为i AQM-BPY2+,i AQM-BPY4+-Et和i AQM-BPY4+-Et OH)。由循环伏安曲线可知,i AQM-BPY4+-Et OH分子具有很强的接受电子能力。光谱电化学研究表明,i AQM-BPY4+-Et OH在两步还原过程中可以产生i AQM-BPY2+和AQM核自由基。同时,通过自组装构建了i AQM-BPY4+-Et OH与葫芦脲分子(CB[7]和CB[8])1:2的超分子络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为进一步构建在电化学过程中可产生稳定自由基的功能有机配体和MOFs材料提供了研究基础,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高弹性和粘弹性在轮胎工业、密封行业、阻尼减震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的这些特性来源于橡胶柔性长分子链的缠结、交联,橡胶分子链与填料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填料网络的形成与破坏。深入理解这种多层次、多相互作用、多网络的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高速发展,基于“理论模型”的计算模拟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为
学位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减排已经成为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因此,针对二氧化碳(CO2)分离和捕集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末端尾气部分的CO2气体中常含有可凝性气体,包括水蒸汽(H2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含有这些杂质的CO2气体在管道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并影响后续的产品加工。因此,在CO2气体资源化利用之前对其进行净化尤为重要。另外,
学位
化石燃料作为现今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能源,往往也会引起成本和环境问题,因此寻求绿色或可再生能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固-液相变材料(PCM)通过相变储存或释放大量潜热,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其潜热高,相变温度适宜,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已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固-液PCM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固-液相变方面存在过冷度大、导热系数低、流动性大和易泄漏等严重问题。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固-
学位
发展氢能技术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同时又符合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要求。燃料电池是氢能技术的终端器件,是氢能技术应用的核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较成熟的膜制备技术,并可低温运行、低温快速启动,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燃料电池之一。燃料电池中使用了大量的贵金属铂催化剂,因此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但是铂催化剂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催化剂替代,因此,要推动燃料电池进一步
学位
放射治疗(RT)是目前消除癌细胞和克服癌症复发的最有效疗法之一。高达50%的实体瘤癌症患者可以从放疗中获益。然而,高剂量的辐射不可避免地对邻近组织造成附带损害,最终可导致患者严重的全身性毒性和免疫抑制。此外,体积较大的实体肿瘤组织中的乏氧微环境限制了放疗的最终治疗效果,导致放射抵抗。为了规避肿瘤乏氧对放疗疗效的限制,可利用乏氧微环境并结合纳米技术来设计放疗增敏策略。通过引入新型不依赖氧的放射增敏分
学位
光响应有机小分子能够在光照下发生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基于不同的光响应特性,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分子对光的吸收能力是其对光响应的基础条件。在光聚合领域中,光引发剂能够对光响应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聚合反应。LED光源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的优势,将逐渐代替汞灯成为光聚合领域中主流的辐照光源。相较于汞灯,LED光源的发光波段窄且波长通常大于365 nm。然而,目前大多数商业化的光引发剂在365 n
学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与功能性,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填料的引入或者基体聚合物类型的变化,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界面。这些比表面积巨大的界面使复合材料具备了多种优异的性能,但同时也给材料的制备以及材料性能的调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理解材料中的界面影响材料性能的机理对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至关
学位
多孔材料因具有种类多样、比表面积高、孔结构可调、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CO2吸附分离、水体和气体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等领域。本论文基于CO2分离和水体中低浓度污染物去除这两个应用研究目标,制备多种功能化的多孔材料(ZIF-8、氮掺杂橡胶籽壳生物质活性炭和富氮聚缩醛胺),并将其引入到聚合物膜中制备一系列具有CO2高渗透通量和分离选择性的混合基质膜(MMMs),研究聚合物种类、多孔填料种类、添
学位
期刊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不仅具有高的导电性能,而且其表面富含活性基团,是构建新型导电纤维和织物的优势材料。本论文针对Ti3C2TxMXene基高性能导电纤维和织物的构建及功能化的难点问题,如在织物基底上沉积导电活性材料时难以保留织物基底本身的透气性,纯MXene纺丝液可纺性差,MXene基复合纤维在最大化保留其高导电性能时难以兼顾其高拉伸强度和/或高韧性等,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组装方式及与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