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CT增强中的价值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80 kV管电压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ASi R-V)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9kg/m~2的正常或偏瘦患者腹部CT增强检查的最佳组合。2.探讨100 kV管电压联合ASi R-V在偏胖患者(BMI>24.9 kg/m~2)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最佳组合。方法1.收集BMI≤24.9 kg/m~2的正常或偏瘦患者进行腹部CT增强检查,随机分为常规组、低管电压组,每组40例。常规组设置120kV管电压,采用前置0%ASi R-V进行扫描,扫描后重建算法:动脉期采用FBP(即后置0%ASi R-V)和后置20%ASi R-V(常规组CA0、CA20),门脉期采用FBP和后置40%ASi R-V(常规组CV0、CV40),延迟期采用FBP和后置60%ASi R-V(常规组CD0、CD60);低管电压组80kV管电压,动脉期采用前置20%ASi R-V联合后置20%、40%、60%、80%ASi R-V重建图像(低管电压组A20、A40、A60、A80);门脉期采用前置40%ASi R-V联合后置40%、60%、80%ASi R-V重建图像(低管电压组V40、V60、V80);延迟期采用前置60%ASi R-V联合后置60%、80%ASi R-V重建图像(低管电压组D60、D80)。对比常规组和低管电压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图像客观评分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图像噪声以及主观质量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指标。2.收集BMI>24.9 kg/m~2的偏胖患者行腹部CT增强扫描,随机分常规组、低管电压组,每组40例。常规组120kV管电压,低管电压组100kV管电压,前置ASi R-V和后置ASi R-V的强度与正常偏瘦患者设置相同,对比两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图像客观评分(CT值、CNR、噪声)以及主观质量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指标。结果1.对于BMI≤24.9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组CT值高于常规组(P<0.05)。CNR值比较,动脉期低管电压组A60、A80各组织CNR值等于或高于常规组CA20,门脉期低管电压组V60、V80各组织高于常规组CV40,延迟期低管电压组D80各组织等于或高于常规组CD60,其余时期的低管电压组与对应时期ASi R-V重建的常规组CN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噪声值比较,动脉期低管电压组A60和A80、门脉期低管电压组V60和V80与对应的常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低管电压组图像噪声均高于对应期相常规组。且前置ASi R-V百分比一致时,图像噪声随后置ASi R-V百分比增加而降低。低管电压组中,后置80%ASi R-V重建图像过度平滑,主观评分小于3分,其余图像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且60%ASi R-V组综合评分最高。低管电压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相比常规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分别下降66.81%、67.24%、70.61%。2.对于BMI>24.9 kg/m~2的患者,除动脉期肝脏组织外其余低管电压组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CNR值比较,低管电压组除A80、V80外,其余各组CNR值与对应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比较,低管电压组同期相图像噪声值随后置迭代程度增加而降低,低管电压组A80低于常规组CA20(P<0.05),而A60、V60、V80与对应时期ASi R-V重建的常规组噪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期的低管电压组图像噪声值均高于对应常规组(P<0.05)。主观图像质量比较,后置80%ASi R-V重建图像过度平滑,主观评分小于3分,其余图像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与对应时期的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管电压组后置40%、60%ASi R-V图像质量均较好。辐射剂量比较,低管电压组各期辐射剂量随前置迭代百分比增加而降低;相比常规组,低管电压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有效剂量分别下降36.37%、40.76%、51.81%。结论1.对于BMI≤24.9kg/m~2的正常或偏瘦患者,推荐采用80 kV管电压结合前置40%叠加后置60%ASi R-V图像重建,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条件下,获得满足影像诊断的图像,实现个体化扫描方案。2.对于BMI>24.9 kg/m~2的偏胖患者,推荐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前置40%叠加后置60%ASi R-V重建图像,在低剂量条件下,保证影像诊断质量。
其他文献
含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和非天然化合物的骨架中,并且充当其核心结构元素,具有高度显著的生物活性并且在药物合成中间体、农药、染料和材料中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是有机合成中极具吸引力的目标分子。其中,手性高度官能化的四氢噻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过去几年三氟甲基(CF3)研究的巨大进展相比,关于二氟甲基(CF2H)的报道相对较少,作为氟代烷基
学位
背景:下呼吸道感染是一个持续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病因为病原体的感染。由于病原体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医院的分布不同,而且各个地区的耐药的病原体、耐药类型和基因型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及时的了解本地区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以及当地的耐药性数据。结合指南推荐,依次制定本医院、本部门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对本地区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有一定指导意义。正确而规范的应用抗生素,对减少耐药病原体的出现
学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与遗传、环境、感染以及免疫等因素密切关联。临床数据显示,近10年来IBD发病率在亚洲国家发病率呈迅速攀升趋势发展。通常认为,IBD的发生主要是免疫应答异常而引发的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病程长,极易复发,难以治愈,临床缺乏能有效控制IBD进展的药物。因此,开发更有效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在腹主动脉瘤中对巨噬细胞极化及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本研究中,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两部分进行实验。在体内实验中,通过外敷猪胰蛋白酶(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PPE)的方法构建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并使用二甲双胍对其进行干预。术后7天和14天用小动物超声测定小鼠腹主动脉最大处直径
学位
第一部分术前MRI脊髓受压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单节段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术前MRI上反映脊髓压迫相关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单节段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行颈椎MRI检查无明显异常或无手术指征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A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9.5±6.21岁。同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学位
生物钟产生和维持以接近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生命活动,几乎控制生物机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已有研究发现一些miRNAs以及长链非编码RNAs均与生物钟相关。miRNA是约22个碱基组成的短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并且从植物到哺乳动物昼夜节律性表达都是保守的,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碱基的非编码RNA。但仍有多数的miRNAs和lncR
学位
本研究从上海巅峰减重有限公司减肥训练营选取40名年龄在18-22岁的成年男性为实验对象,根据实验的需要将40名参与者被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常规运动两组。通过8周的封闭式训练后,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成绩的比较为依据,探讨两种方式,对成年肥胖男性体重、体脂百分比、腰臀比、BMI、血压、安静心率、肺活量等的影响效果。通过对两组实验组分别进行的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常规运动和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学位
目的探究Lisfranc损伤采用跨关节钢板内固定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布情况,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从而为lisfranc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数据支持,为lisfranc损伤的骨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选取8具成年新鲜尸体标本,制作形成lisfranc损伤模型,其中包括男性标本6具,女性尸体标本2具,平均年龄(39.2±4.56)岁,平均体重(61.3±6.53
学位
目的:研究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舌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大附一院择期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9~7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每组30例。C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静脉持续输入乳酸林格氏 7 ml·kg-1·h-1。当每搏变异度(s
学位
[研究背景]胃镜检查常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在正常状态下,上消化道内存在有较多泡沫和黏液,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胃镜检查视野,进而影响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有研究表明,胃镜检查前进行良好的消化道准备能够显著提高胃镜检查质量并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胃镜检查前视野的准备需使用祛泡剂及黏液祛除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祛泡剂是西甲硅油和二甲硅油,而常用的黏液祛除剂是链蛋白酶。但由于链蛋白酶价格高昂,且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