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晶体工程的药物共晶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共晶是一种新的药物结晶形态,药物通过超分子作用力与共晶试剂结合,可以在不改变药物分子的共价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情况下,通过形成共晶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增加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以达到修饰药物活性成分的目的,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率。药物共晶是运用晶体工程学和超分子合成原理设计并制各功能性材料在药学领域的探索,已经成为国际晶体工程学领域和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本文以难溶性药物甲苯咪唑为模板,对药物共晶的设计、筛选、制备、分析、以及性质考察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参造甲苯咪唑晶型C的氢键结合位点,选用与其匹配的羧酸类化合物通过溶液挥发重结晶、加液球磨及反应结晶等方法进行共晶筛选,发现甲苯咪唑可与一系列单羧酸(包括三氟乙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己酸)和数种二羧酸(包括草酸、马来酸、丙二酸和戊二酸)化合物生成共晶。针对甲苯咪唑/单羧酸系列,通过溶液挥发重结晶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纯的共晶化合物及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所制备的药物共晶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建立了药物共晶的定性分析平台;发现羧酸化合物的pKa值决定了甲苯咪唑与羧酸化合物之间质子的转移,当pKa值较小时(如三氟乙酸、甲酸),质子从羧酸化合物转移到甲苯咪唑,通过离子键成盐;当pKa值较大时(如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己酸),质子未从羧酸化合物转移到甲苯咪唑,通过氢键成共晶。针对甲苯咪唑/双羧酸系列,考察不同溶剂、不同反应时间、不同溶度及不同化学计量比等实验参数对反应结晶法的影响,最终获得一系列纯的共晶化合物及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来表征其结构和性能;类似的,pKa值较小的草酸、马来酸与甲苯咪唑成盐,而pKa值较大的丙二酸、戊二酸与甲苯咪唑成共晶;通过溶出度实验发现,甲苯咪唑形成盐或者共晶后,水溶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沙培法,以玉米品种V1和V2为试验材料,定量分析缺钾对玉米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从胚芽鞘叶完全展开时,设置营养液中钾的浓度为3个梯度,分别为KH=8mmol·L-1;KM=4mmol·L-1;K
通过体外筛选的方法,已经得到具有不同催化活性的和具有新颖结构的DNA酶。通过体外筛选的方法得到的DNA酶可以催化不同反应包括:DNA连接,RNA连接和分解,DNA磷酸化作用,DNA腺苷酰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方法: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与茵陈蒿汤中其他药物与栀子合用对其肝毒性及作用环节的影响,初步探索减轻栀子肝毒性的可能成分,为临床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1)栀子水煎液给
已有研究表明,花生中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蛋白,并初步揭示该过程与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但对于花生的2s清蛋白抗肿瘤作用未有研究报道。本实验首次研究花生2s清蛋白对肿瘤细胞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 ,又名醋柳,属于胡秃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国内蒙古西部乌
WSS25是从传统中药天麻中提取获得的均一多糖经硫酸化后制备而成的α-(1-4)为主链,C-6位上有α-(1-4)连接支链的硫酸化葡聚糖,且硫酸化位点在C-6位上。以前的研究表明WSS25可靶
多羟基氮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类拟糖物,由氮原子取代糖环上的氧原子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结构与糖极其相似,故通常又将其称为氮杂糖。由于氮杂糖能模拟糖苷酶水解寡糖过程中形成
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一环,其调控了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细胞中发现蛋白激酶的过度活化现象,其可引起信号的异常进而引发肿瘤。因此,蛋白
目的:观察三川归地颗粒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探讨三川归地颗粒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H/R)损伤机制及对细胞内皮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三川归地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