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辐照对传统镇巴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肉因独特的感官风味和高营养价值而广受人们喜爱。但传统镇巴腊肉制作流程粗放,烧洗、抽真空等过程不规范,造成贮存过程中腊肉风味发生改变。储运销售过程存在污染、霉变等情况,受微生物的作用,造成腊肉风味品质的不稳定,颜色及质地的劣变。电子束辐照加工速度快,能够有力的保障食品原有的质地、风味及安全质量。目前,电子束辐照对肉品的研究集中在杀菌效果方面,对辐照后肉品风味变化、氧化程度改变及蛋白变化机理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基于前期对腊肉杀菌方面的测定,使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腊肉进行处理,系统的研究了辐照对腊肉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及风味品质的影响,分析辐照后蛋白质及代谢物的变化,为辐照技术在腊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研究真空包装下,2、4、6、8 k Gy电子束辐照对腊肉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对腊肉的p H、水分活度无显著影响。贮藏过程中,辐照剂量与色度值a*值呈负相关,与b*值呈正相关,2 k Gy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同辐照处理情况下对于样品质构的影响不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硬度显著下降,辐照组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辐照能够促进腊肉在贮藏过程中硬度的提高,辐照对于粘性以及咀嚼性没有明显。腊肉贮藏过程中,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蛋白羰基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 k Gy对于腊肉中蛋白质的氧化影响程度大,50 d蛋白羰基含量在4 k Gy处达到最高19.22 nmol/mg。电子束辐照能够影响腊肉酸价和TBARS值等脂肪质量指标的变化,加速腊肉的氧化。当辐照剂量为8 k Gy时,酸价和TBARS值在贮藏过程中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成了腊肉的过度氧化。2-6 k Gy略高/低于对照组的酸价、过氧化值及TBARS值,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在该剂量条件下脂肪氧化条件适当,能够促进腊肉成熟。(2)研究真空包装下,2、4、6、8 k Gy电子束辐照对腊肉风味的影响。采用GC-MS及电子鼻对腊肉贮藏期第0、20、50 d的风味进行检测。通过电子鼻测定,能够有效区分5组腊肉的总体风味。贮藏第50 d时8 k Gy时W1W响应值最大,含硫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余试验组,表明高辐照剂量会对风味产生不利影响。2、4 k Gy时会抑制甲基类物质的生成,能够较好保证腊肉的品质。使用GC-MS在不同处理组辐照后储存的样品中共检测到155种挥发性化合物。6、8 k Gy辐照条件下明显增加了腊肉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醛类、烷烃类、硫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酮类、酸类和酚类含量增加,而含硫化合物含量减少。在电子束辐照条件下,6、8 k Gy能够检测到含硫化合物:二甲基三硫化物及二甲基二硫化物,表明高辐照剂量对于含硫化合物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脂肪或氨基酸氧化后的产物羰基化合物在辐照组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氧化产物己醛在辐照后大量增加,且其增加量随辐照剂量呈正比,在8 k Gy辐照组中的含量达1.954μg/g,2-甲基-丙醛及3-甲基-丁醛仅在6、8 k Gy组中检出,说明高剂量辐照条件下能够促进某些醛类的生成。辐照能够促进腊肉特征风味物质2,6-二甲氧基-苯酚、己醛、庚醛、辛醛、壬醛、苯酚、丁酸乙酯等含量的上升,表明辐照能够促进腊肉风味的形成,利于腊肉的成熟。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腊肉颜色鲜艳,富有食欲,外观接受度最高,且辐照剂量越高外观接受度越高。但6、8 k Gy辐照会明显增大腊肉的异味,产生“辐照味”,使其总体可接受度较低。2、4 k Gy的辐照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均能够使腊肉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3)研究4、8 k Gy电子束辐照对腊肉蛋白质及代谢物的影响。使用多重组学方法对未辐照和辐照的腊肉进行比较。与未辐照组相比,136种差异蛋白在所有辐照组中显著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5种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差异蛋白,主要影响脂肪酸代谢、脂肪酸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40种差异代谢物在所有辐照组中显著表达。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发现2条脂肪代谢途径受辐照的显著影响,辐照后6种差异蛋白(ACACA、ACSL、ACOT1_2_4、TER、HSD17B4和ACAA1)含量显著上调,通过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影响辛酸、癸酸、棕榈酸和油酸等代谢物含量变化。表明辐照可通过促进某些酶含量的升高影响腊肉脂肪氧化。
其他文献
在干旱半干旱区,“肥岛”的形成是植物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结果,能够反映出植被在恶劣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及其生存策略和机制。随着近年来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部分草地逐渐灌丛化,灌丛化草地已成为当地重要植被类型之一,而这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导致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本文以念青唐古拉东坡优势灌木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为研究对象,设
学位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对低温异常敏感。在早春和冬季保护地栽培时,低温成为了限制西瓜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农科大五号’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生产上常用的低温诱抗产品碧护(BH)为对照,通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干鲜重、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抗氧化能力等生理指标分析,研究比较了褪黑素(MT)、
学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弱小到强大,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期间,是摩托车产业的崛起时期,摩托车产业迅速增强,销售市场由小变大。202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宏伟经济背景下,摩托车销量同比下降,出现负增长。摩托车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各个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做好摩托车的销售成为摩托车生产公司必须进行的重要思索。A摩托车生产公司位于L市,是一所大型专
学位
最近研究表明,由单纯形编码的异质相位振子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在人脑的信息存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年里,相关文献充分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以及复杂网络相关理论讨论了不同耦合方案下异质相位振子网络的动态行为,例如:局部自适应耦合、全局耦合、6)-近邻耦合以及时间迟滞耦合等等。然而,不难发现上述的耦合系统存在两个共同点:(i)振子间的耦合强度是对称的,即对称耦合;(ii)只考虑振子间成对的相互作用。很
学位
磷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然而土壤很难给作物持续提供足够的磷,因此需要施用磷肥从而满足作物对于磷的需求。但过量施磷不仅会降低磷肥利用率,甚至会降低作物产量,对于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以关中塿土冬小麦-夏玉米作物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施磷量以及减施调控措施对产量以及土壤磷库的影响,为塿土区合理施磷、实现磷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试验共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对照(CK)、农户习
学位
天麻白粉蚧(Paraputo gastrodiae)是一种新发现的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a)根部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漆树根部汁液,严重时导致漆树根部腐烂,影响漆树幼林健康,从而降低生漆产量。因此,急需研究该种害虫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制作天麻白粉蚧各发育阶段的永久玻片,结合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室内培养和野外定点观察,调查了天麻
学位
蝉科昆虫的若虫常年在地下生活,以寄主植物嫩根的汁液为食,成虫在地上生活,以寄主植物枝干汁液为食,其马氏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或与取食部位和生态位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关于蝉科昆虫马氏管从若虫到成虫转变阶段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知之甚少。本研究以蒙古寒蝉若虫和成虫为对象,运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蒙古寒蝉三龄(N3)、五龄若虫(N5)以及羽化24 h(E1)和羽化96 h(E4)后的成虫马氏管的主体段(MT3
学位
优质苜蓿干草短缺是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因素,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苜蓿干草,增加了养殖成本,全株杂交构树粗蛋白质含量可达15%~17%(DM基础),与苜蓿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基本相等。在本研究中,我们用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了萨能奶山羊日粮中的苜蓿干草,来评估杂交构树青贮作为一种木本饲料为奶山羊提供蛋白质的可能性。将30只雄性萨能奶山羊(4月龄,体重18.85±1.44 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学位
施磷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磷肥由于其特性不同,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存在一定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作物对磷的吸收和磷肥利用率。针对不同区域或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实现磷肥减施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塿土冬小麦—夏玉米作物体系下,开展了不同磷肥品种及水溶性与枸溶性磷肥不同配比试验,研究比较其对作物产量以及土壤磷库的影响,为
学位
腊肉是有特殊风味的中国传统美食,拥有其独特的风味,即食腊肉是一种休闲熟肉制品,加工过程采用传统高温高压灭菌(HTHP),在灭活微生物的同时也会影响肉制品品质与风味。电子束辐照是一种冷杀菌技术,合适的剂量能够在达到灭菌效果同时保证原有品质与风味。故本研究选择烹饪后的即食腊肉为试验材料,对照组(Control)不采取任何灭菌方式,试验组选择HTHP与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3、5、7、9 k Gy)灭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