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在改善入组者临床症状、体征、胃镜下黏膜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并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拟从临床研究方面探索其作用途径,从而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研究依据。  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选择2014.12--2016.06之间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脾胃病门诊诊治的84例CSG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 CSG的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柴胡疏肝散组(即治疗组)和西药组(即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治疗组以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对症加减,每日1剂,使用煎药机水煎为5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1.0g/次,3次/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胃脘疼痛、嗳气、嘈杂反酸、腹胀、纳呆少食、喜太息、烦躁易怒等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胃镜肉眼观及镜下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并判定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在症状积分、胃镜下黏膜观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连续用药28天后,柴胡疏肝散组总的有效率为98%,西药组总的有效率为89.8%,且两组相比,从综合疗效方面,柴胡疏肝散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镜检查结果方面,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胃脘疼痛、嗳气、嘈杂反酸、腹胀、纳呆少食、喜太息、烦躁易怒等症状方面,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胃脘疼痛、嘈杂反酸、纳呆少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嗳气、腹胀、喜太息、烦躁易怒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P<0.05)。  结论:  1.柴胡疏肝散能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胃黏膜形态。  2.柴胡疏肝散在改善患者嗳气、腹胀、喜太息、烦躁易怒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P<0.05)。  3.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
其他文献
小麦是河南一大优势作物,面积、总产居全国首位。常言道:“以夏促秋,年年丰收,以秋补夏,担心害怕”。足以说明小麦不仅是稳产、高产作物,而且对夺取全年丰收,为国家多做贡献
潮汕善堂是卓具潮汕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近代以来,潮汕地区的商贸与移民等因素推动潮汕航运业的发展,但由于地理气候、 科技落后、 管理不善等原因,船难事故经常
目的: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变性疾病关系密切,前期研究发现,来自绿茶的单体EGCG具有直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但其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确证小胶质细胞上的67LR是EGCG药理作用的靶点,证明67LR介导了EGCG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效应,从而为阐明绿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变性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分离新出生(24h~48h)SD大鼠大脑皮质,仔细剥离脑膜及血管,将皮质剪碎,经0.25%胰
新冠疫情下,“共享员工”模式获得极速发展.这种模式的常态化,对常年处于“用工荒”状态的乡村产业集群有积极意义.通过对乡村产业集群“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的积极因素与障
1984年沈阳地区6A高粱发生严重倒伏,虽然原因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6A高粱本身茎秆组织软弱,抗倒伏性较差。除了6A高粱本身遗传性状方面的问题外,还与土壤地势、播种期、密
育种和生产实践说明,注意玉米抗病的持久性,对正常胞质杂交种的育种与利用很重要,对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的育种与利用更为重要。1979—1984年我们对不同类型不育系、恢复系及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问卷法、 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广州市A产业园区10家企业的174名员工进行调查,发现超过八成被调查者的自我效能感低于成年人均值.其原因在于随着园区产业
1982年锡林浩特市白音苏木43号机井试验场在20亩弃耕地上种白草,头两年围栏保护,草高120—137厘米,覆盖度达60—70%,亩产干草424.5公斤。后来因围栏损坏,牲畜经常进入采食,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通识教育应该如何实施才能达到理想目标是未来改革的重点方向.通过通识教育改革起源、 教学理念设置、 教学机构建设、 课程体系构
水稻杂交育种是创造高产新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水稻品种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有:穗数、粒数和粒重;影响(或间接)因素有结实率、穗长、株高等。但能否根据晚粳F_1的主要性状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