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埃托沙(Owambo)盆地的岩相-地层格架和油气潜力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和考察了一个位于纳米比亚北部,面积大约是德克萨斯州两倍大小的内陆盆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Owambo盆地洼陷从何时出现,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岩相为什么引起了那么特别的足够的重视。盆地的考察主要借助对卫星提供的信息的应用和解释、地震、航磁数据以及稀少的钻井资料为基础补充和指导。许多年来,对Owambo盆地做了一些科学调查,这主要是得益于盆地复杂的地质特征,具有经济效益的碳氢化合物潜力。根据盆地边缘的露头、地震解释成果、重磁电勘探进展以及大井距的钻井资料分析表明,位于纳米比亚北部的Owambo盆地是一个内陆克拉通盆地。该盆地向北延伸至安哥拉境内。盆地基底为褶皱的刚果板块的结晶岩,上覆中元古代的花岗岩及片麻岩。盆地最初形成于北部稳定的台地,毗邻晚元古代达马拉造山带,沉积厚度达7600m.至8800m。布格图上的异常带表明,盆地的轴部在深部位呈东西向。盆内最老沉积物为达马拉Nosib组河相长石砂岩,其形成于900至730百万年前的陆间裂陷作用,后期经过短暂的冰川时期的改造。730至700百万年前盆地内沉积了Otavi组碳酸盐岩,沉积厚度达6000m。上覆的Berg Aukas组由于沉积时处于相对安静的深海环境,该时期主要沉积物为薄层状白云岩,局部为叠层石。到了Gauss组,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沉积物中开始出现蒸发矿物,并于Auros组沉积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叠层石沉积。沉积时期海水浓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沉积物中出现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现象。上Otavi组地层埋深较浅,仅在盆地周缘较为发育,它是一套由盆地内大型滑塌构造所形成的,是Otavi组内一套穿时的沉积地层。下Otavi组地层相变的多样性加大了盆地内地层对比的难度。分布广泛的冰川环境对碳酸盐岩的沉积产生了短暂的影响,导致Damaran组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及冰渍等海相-冰川相沉积物以及含低价态铁、无碎屑岩的泥晶白云岩等。随着晚Otavi组时期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恢复,盆地内沉积物趋于稳定,主要表现为区域的平行整合接触关系。根据盆地内东西方向上的剖面图可知,地层发育较稳定,向西地层厚度逐渐减小。随着Elandshoek组沉积时期水体深度的逐渐变浅,叠层石的沉积逐渐增加,最终形成Huttenberg组泻湖相沉积。地层底部产状极有可能受盆地边缘滑塌构造的影响。Otavi组沉积时期盆地内的伸展构造也为盆地内南西方向的海相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最终这种沉积作用随着伸展构造的终止而停止。板块的相聚运动导致板块的碰撞甚至板块俯冲,Mulden组就是由达马拉造山带上板块碰撞所形成的磨砾岩相沉积。约650至600百万年前,Kaoko构造带向西俯冲致使D1板块抬升,最终Kaoko构造带上的沉积物发生剥离并不均匀的沉积于Otavi组碳酸岩地层上。Mulden组地层尖灭于盆地东、西部边缘,厚度超过4000m,Mulden组地层自下而上分别发育了Tschudi组长石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Kombat组泥岩以及Owamboland组含膏岩的碳酸盐岩。600百万年前,Damara运动进入晚期,Owambo盆地内Otavi组和Mulden组地层在D2变形期发生褶皱并叠置,540百万年前,盆地边缘出现含白云母的变质岩。盆地中心的Karoo基底沉积于Damara后期所形成的的不整合面之上。下二叠系的冰川活动导致盆地北部Dwyka组地层中含有冰渍等沉积物。Prince Albert组的河流-冰川相及河流-三角洲相形成了盆地平原相的泥岩及煤炭沉积。上三叠系Etjo组砂岩可能是Owambo盆地内唯一的Karoo沉积物,在侏罗系的Kalkrand组地层的东北部发育玄武岩。盆地内厚度最大的Karoo沉积物达360m。Owambo盆地的表层沉积物为白垩系至全新世Kalahari层序的陆内沉积,沉积方式由欠补偿型变为填平补齐沉积。上Kalahari地层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仅在褶皱部位和盆地边缘的抬升部位发育较差。Owambo盆地中心沉积的Ombalantu组地层是一套连续的水平产状的红色泥岩,脆性强,局部硅化严重,位于Kalahari层序底部。顶部被Beiseb组钙质胶结砾质砂岩覆盖,向上变为Olukonda组及Andoni组的分成砂岩,局部含湖相的粘土沉积物,这种粘土沉积物可能形成于内陆河流向西北方向流入湖泊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作用,类似于Botswana的Okavango沼泽相沉积。蒸发矿物原地沉积形成了 Etosha沼泽北部地区的大型海相储层。Etosha沼泽是一个由多个沼泽叠合而成的大型沼泽,其范围随着河流的侵蚀作用而减小。对油气资源的普查始于1962年,猎头勘探公司以纳米比亚境内的该盆地部分的航磁资料作为指导,为Etosha石油公司提供油气的勘察服务。1963年对盆地西部和中央区块进行了放射地球物理方法中的重力异常调查。结果表明,Etosha北部底面有一个重力最小值,这项调查在1964年完成。接下来的几年里,对纳米比亚境内的盆地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地质图件的绘制。1966年,E.Merchisini公司通过航拍绘制了裂缝密度异常图。1968年,地球化学调查公司,以大量的照片和裂缝密度异常值来绘制更精确的图件。照片的相互印证和地球化学异常值都表明该处的勘探前景,所以1969年Teledyne公司进行了 Vibroseis调查。调查首先在靠近南西向边缘的三个背斜上先打预探井,5-1A,1-1,2-1井从开钻时间是1969年下完成时间是1970年。很多年后,很多地质学家研究了纳米比亚境内的该盆地南侧、西侧的野外露头以及出露的深部矿脉。(Rabie(1964),Martin(1965))。Kaokoveld位于盆地西侧,地质学家Rabie估算了 Kaokoveld北部沉积岩层的最大厚度,其最大厚度超过12192米。但是其研究范围仅仅包括下Mulden,Otavi和Nosib。Sohnge测量了盆地南侧Otavi山与之相同的地层单元,并获得了一个最大的混积厚度6584米。Otavi组的厚度,Rabie的测量结果是5669米,Sohnge’s的测量结果是5121米。
其他文献
由于天津平原区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准确地刻画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的关系,并建立一个长序列的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对于天津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地面沉降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原11年天津平原区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模型中存在的关于随时间延长,模型是否能够可靠、精确(粘土层垂向渗透系数变化)的问题,建立了长序列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并通过修改MODFLOW源程序,
光纤微纳传感器由于其在高温下工作,不受电磁干扰,质量小,适用于恶劣环境和便于网络化的优点,使光纤微纳传感器应用得到了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生物医疗,交通建筑,航天航空等领域。随着近年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域的信息发展战略,将性能优良的光纤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光纤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的研究,对国民的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人类一直在研究让机器人能够从事人类的日常活动,如研究机器人走路、机器人烹饪、机器人踢足球等。颠球机器人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实时系统,它涵盖了多项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核心技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其中,智能车辆的发展已经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环境感知是智能车辆的基础,各种传感器中立体视
乘法删失估计是非参数统计学的重要研究方向.Rao研究了一类广义乘法删失模型密度导函数小波估计器的L2风险估计(B.L.S.Prakasa Rao.Wavelet estimation for derivative of a density in a GARCH-type model.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2017,46: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我国正处于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速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由于便利性及环境友好性等特点,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然而,由于风速和光照强度
薄壁结构作为一种有效的吸能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耐撞性设计。为了更好的提升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许多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拼焊板及变厚度结构。由于其良好的耐撞性能,因而逐步开始代替传统等厚度/等材料结构件作为汽车的主要吸能部件。为了更好的提升拼焊板及变厚度结构的设计水平,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拼焊板结构作为一种简单的复合结构,既可以做到零件复合化又可以实现零件的局部加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取得质的飞跃。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因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衰落
本文研究非线性气溶胶动力学方程的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及其理论分析,由以下四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大气气溶胶粒子以及非线性气溶胶动力学方程的相关背景.首先介绍大气气溶胶的概念、粒子的分类和粒子的运动方式.其次,介绍研究非线性气溶胶动力学方程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比较经典的数值模拟方法和切比雪夫-谱配置法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只包含凝聚、聚合和沉降三个过程的非线性气溶胶动力学方程:2.1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