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煤油/柴油喷雾和碳烟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o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军用设备燃料后勤保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问题逐渐被各国所重视。目前,航空煤油和轻质柴油因其闪点高、运输和储存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在战场上被广泛使用。为了简化燃料后勤保障体系,“战场燃料单一化”即所有的动力装备都必须能使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航空煤油在高环境温度、高喷射压力工况下的碳烟分布定量研究还十分缺乏,而碳烟分布又与燃油喷雾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系统研究航空煤油/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在高环境温度、高喷射压力工况下的喷雾和碳烟分布特性,为航空煤油应用于柴油机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本研究首先搭建了电加热式定容燃烧弹系统,依托自主设计制造的高亮度、高频闪脉冲LED光源,完成了喷雾特性(纹影法)和碳烟分布定量测试光路(高频背光消光法)的布置。为了批量处理喷雾、碳烟分布试验图像,针对本研究光学采集系统特性,完成了相应图像后处理程序的编写。然后进行喷雾和碳烟分布试验,验证测试平台试验数据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电加热定容弹平台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能满足可视化试验研究要求。
  随后,基于上述电加热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纹影法和高频背光消光法,对比研究了喷射压力、环境温度、环境氧含量对航空煤油/柴油喷雾和碳烟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射压力提高,有助于增强油气混合,使得碳烟生成初始时刻提前;喷雾贯穿距增长,使得碳烟生成初始位置延后;混合气质量的提高,则导致碳烟生成总量减少。在不同喷射压力下,航空煤油的油气混合质量都强于柴油,碳烟生成质量都少于柴油,并且喷射压力越高,航空煤油增强油气混合、减少碳烟生成的优势更显著。环境温度升高,对蒸发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喷雾面积和体积无明显影响,喷雾卷吸背景气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是提高了卷吸气体热量,促进了喷雾液核的汽化,缩短了液相长度,导致碳烟生成初始时刻和初始位置都提前,碳烟生成总量增加。不同环境温度下,航空煤油碳烟生成质量都比柴油低,尤其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航空煤油降低碳烟生成效果更显著。环境氧含量降低,使得喷雾当量比增大,航空煤油碳烟生成质量减少,但是对柴油碳烟生成质量影响规律较为复杂:随着环境氧含量增加,柴油碳烟生成质量先增大,在氧含量为17%时,碳烟生成质量达到最大,氧含量进一步增大到19%时,碳烟生成质量下降,显著低于环境氧含量17%和21%工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环境氧含量降低会导致碳烟氧化速度下降,即使碳烟生成质量减少,也可能会导致最终碳烟排放增加。综合不同工况下的液相长度测试结果,发现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不同喷射压力和环境氧含量下的燃烧状态改变对喷雾液相贯穿距无影响。
  航空煤油/柴油混合燃料R25(航空煤油体积占比25%,柴油体积占比75%)在对柴油物理化学性质改变较小的前提下,能显著缩短柴油喷雾贯穿距,增强喷雾扩散,缩短液相贯穿距,减少燃油湿壁趋势,有利于提高油气混合质量;对柴油碳烟生成初始时刻和位置影响较小,但是能降低碳烟生成浓度和质量。
其他文献
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由于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传感器。然而,单独的金属氧化物的气敏性能很难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目前最为常见的改进手段是通过掺杂来提高灵敏度、缩短响应时间等。此外,不同的合成方法对最终材料的气敏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与传统的湿法合成相比较,火焰喷雾热解制备法具有其天然的优势,能够一步快速制备功能形貌可控的纳米材料。本研究首次利用火焰喷雾热解方法合成了不
基于氧化钙的碳酸化-煅烧循环反应的CO2捕集技术,简称钙循环技术,是当前研究较多、前景较好的CO2捕集技术之一。然而,该技术存在两个难题:其一,在长期的循环使用中,钙基吸附剂易发生烧结而导致吸附能力下降;其二,烟气中存在的少量SO2会严重影响到钙基吸附剂的循环CO2捕集性能。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通过碱金属改性的方式提高不同类型钙基吸附剂的循环性能,并研究了硫酸化对碱金属改性吸附剂CO2捕集容量的
学位
为应对世界能源危机和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可再生、二氧化碳中性的能源,是传统化石燃料理想的替代品。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组分组成,而三组分将会影响生物质的热解及燃烧行为。增氧燃烧是一种低氮、减排二氧化碳的燃烧方式,同时可以增强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稳定性。生物质增氧燃烧技术综合了二者的优势,是一项具有前景的技术。本文在滴管炉实验台架上,采用高速摄像机和图像处
学位
由于在燃烧过程释放的CO2形成“碳平衡”和很低的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生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的燃烧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因而已有大量关于生物质的着火与燃烧行为的研究。但是,在高加热速率下,生物质三组分对于生物质的着火行为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导。  本文采用高速摄像仪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测温技术,首次在滴管炉(壁温为1273K)中对粒径为
学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是有效降低碳烟排放的技术手段,其中沉积的碳烟需定期氧化清除以再生DPF,故DPF再生的关键在于碳烟氧化。碳烟含氧官能团对其氧化活性有重要影响,现研究多基于XPS等光谱测量方法仅定性分析了部分官能团与碳烟氧化的关联,难以准确评估不同官能团对碳烟氧化的作用。本文通过Boehm滴定法对含氧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更加深入地探究了不
学位
正癸烷是重要的柴油表征燃料,而正丁醇是一种十分有应用前景的生物燃料,研究正癸烷掺混正丁醇的碳烟生成特性,能够为实现柴油掺混生物燃料清洁燃烧提供重要的研究参考。目前内燃机替代燃料燃烧的研究领域中,碳烟生成特性的相关研究问题主要在于碳烟生成过程的测量手段不够丰富,碳烟前驱物PAHs成长至初级碳烟颗粒过程不明。因而,本文在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对正癸烷掺混正丁醇混合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烟及其前驱物PAHs生
学位
正戊醇和柴油的理化性质相近,可与柴油以任意比例互混,因其具有更高的汽化潜热和含氧量能够改善柴油机排放,且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和葡萄糖合成等生物途径生产以实现可持续利用,被誉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柴油替代燃料之一。因此对正戊醇-柴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其燃烧特性及规律,对于推动正戊醇-柴油投入实际应用,进而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静态环境单液滴试验装置基础之上,
学位
探索节能减排途径和寻找替代燃料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甲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汽化潜热大、辛烷值高、含氧量大、层流火焰速度快、稀燃极限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内燃机燃料。为在当前点燃式发动机上灵活高效使用,利用甲醇进气道喷射和汽油缸内喷射(MPI+GDI)相结合的复合喷射系统,实现不同甲醇替代比和不同燃烧方式的灵活调节。本文基于一台缸内直喷光学发动机,加装进气道喷醇系统后,进行了喷雾和缸压试验验证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挑战,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能源革命和转型。“纳米流体”作为强化传热技术中的换热工质,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深入研究纳米流体流动传热机理对科技创新推动能源革命和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已有很多学者针对纳米流体的性能提升进行了许多实验与数值研究,总体来看,依旧有以下不足,实验研究时面临纳米流体的尺度微小、制备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等困难,已有的数值模拟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探索汽、柴油的替代燃料已成为内燃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甲醇是一种辛烷值高、含氧量大、稀燃极限宽、且提取工艺成熟的燃料,但因其物化性质与传统燃料差别较大,目前将甲醇用于发动机仍存在汽化潜热大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采用了非线性大涡模拟方法,对甲醇蒸发喷雾进行了模拟验证及相关模型参数的探讨,搭建了甲醇缸内喷射的发动机模拟平台。  因缸内直喷发动机燃料喷射环境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