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见于约70%ESRD患者中。高磷血症可引起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而导致肾性骨病、组织器官的转移性钙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从而增加ESRD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合理调节钙磷代谢紊乱是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ESRD高磷血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限制磷摄入、充分透析、使用磷结合剂以及必要时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尽管饮食调节及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血磷升高,但绝大多数ESRD患者需要同时长期使用磷结合剂。传统的磷结合剂主要为含铝、含钙结合剂。含铝磷结合剂因铝在ESRD患者中经肾脏排泄延迟或受限而发生组织器官内的蓄积,对骨骼、脑组织及造血系统产生毒性,诱发肾性骨营养不良、脑病等严重后果;而长期服用含钙磷结合剂可引起血钙升高,甚至导致高钙血症,后者与代谢性骨病及转移性钙化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碳酸镧是不含铝和钙的新型磷结合剂,三价阳离子镧对磷有高度的亲和力,结合生成磷酸镧,该复合物水溶性低,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血磷的目的。碳酸镧通过Ⅲ期临床试验后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缺乏循征医学证据,本文对碳酸镧治疗ESRD患者高磷血症的近15年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Meta分析,旨在获得有关碳酸镧治疗ESR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征医学证据。目的:系统评价碳酸镧治疗ESR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利用计算机分别在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4期)、MEDLINE(1996.01~201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6.01~2010.12)、万方数据库(1996.01~2010.12)检索关于碳酸镧治疗ESRD高磷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应用Rev 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对共1688例患者进行系统评价,其中2篇文献为A级,3篇文献为B级,1篇文献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碳酸镧组血磷达标率更高,钙磷乘积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碳酸钙组相比,碳酸镧组具有相似的血磷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磷乘积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相比,碳酸镧组恶心与便秘发生率更高(P<0.05),腹泻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P>0.05),而与碳酸钙组相比,碳酸镧组高钙血症发生率更低(P<0.05),除呕吐发生率高于碳酸钙组(P<0.05)以外,恶心与便秘发生率均相似。应用Rev Man 5.0软件绘制倒漏斗图,有效性倒漏斗图显示:散点分布左右不完全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安全性倒漏斗图显示:散点分布左右近似对称,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应用碳酸镧治疗ESRD患者高磷血症,有效性优于安慰剂,与碳酸钙相当。在安全性方面,碳酸镧治疗的高钙血症发生率低于碳酸钙。在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中除呕吐发生率高于碳酸钙以外,恶心和便秘发生率均与碳酸钙相当,而除腹泻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外,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