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论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规定性。研究创新意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对当代和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创新活动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全过程。古代人类的创新意识发展缓慢,具有自发性。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意识觉醒的加速,创新意识逐渐走向自觉,人类的创新实践也日新月异。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突出特点。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明确地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在当代便成为了理论热点。但无论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还是后来的技术创新学派和制度创新学派,其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与马克思的全面创新思想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希望运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结合现代科学发展,尝试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正面展开创新意识理论体系的研究。希望对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进程有所帮助。
  本文包括导论、主体部分四章和结语。导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主体部分有四章。第一章是创新意识的基本规定。从探讨对一般意识的认识发展以及创新和创造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明确了创新意识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说明本文所谈的创新意识是哲学意义上的全面的创新,而非通常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是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谈创新,而非面面俱到。第二章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人的意识结构,这是对创新意识产生的结构的再认识。以此为基础,突出了意象对于创新意识的重大作用。并对创新意识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作了论述。第三章探讨了创新意识的发生过程,将创新意识划分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形成阶段和检验阶段四个阶段。并结合创新意识的不同阶段对想象、灵感以及审美的作用做了具体的研究。第四章着重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阐释了培养主体的创新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从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培养主体创新意识的具体方案。并深入考察了不利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语部分谈到尽管创新意识与一般意识不同,最能体现意识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其作用的发挥还是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得失。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单个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其中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政策方面的问题;既有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
学位
对公共部门规模的抨击、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压力、技术变革、政策执行病症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以及私营部门管理理论的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等现实和理论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政府执行力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等原因,政府执行力仍然是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是很多人都在提它,说它陌生是人们似乎对它没什么了解。什么是政府执行力?它的本质是什么,它具有那些特征?
宋育仁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政治改良浪潮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曾出使西方,西方国家空前繁荣的社会景象给予了他极大的震撼。于是,他深入剖析中、西政治文化内涵,将西方的文明成果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融合,创造性提出“复古即维新”的中国政治改良方案。学界对于宋育仁的政治思想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本文主要依据《宋育仁卷》和《宋育仁文集》,着重对其“复古即
学位
科技与政治是贯穿科学家钱学森一生的两条主轴。自中国科技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促使钱学森立志成为科学家,投身科研领域之后,他始终处于复杂的现代科技与政治关系之中:先是美国期间潜心科研时遭遇麦卡锡主义风云的冲击与纷扰;回国领军中国航天科技后又必须应对“科学逻辑”与“政治运动”的碰撞与冲突;晚年又着力在科技与政治之间维持平衡。因此,科技与政治不仅是钱学森人生和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主题,同时也是深入研究与全
学位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集体意向性受到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是,集体意向性能否还原为个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可否用个体意向性进行解释。当代的集体意向性理论大都试图根据群体中个体的心理状态来解释集体意向性。本文对这种阐释方式提出了质疑,引入了认知系统观的新视角,用以对个体主义基础上的集体意向性理论进行批判,并尝试重构一种新的集体意向性解释框架。  本文重点研究了集体意向性的两种重要现象,即集体信念和集体
三纲六纪是汉人在《白虎通》中确立的政治纲领。本文对三纲六纪的探讨,是从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视角进行的。个体与共同体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是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人没有个体的概念和近现代意义上的个体自觉,但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之中,就是个体的安顿。汉代大一统帝国建立后,无疑也面临着如何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的问题。立足于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
学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问题显得极为严峻,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场波浪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一些有识、有志之士和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尝试从村治、乡村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技术改良等不同路径,从事局部或整体的乡村建设,藉以“救活农村”、“修复农村”、“复兴农村”。在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乡村建设运动当中,中国基督教会作为一股特殊力量,以教会的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位
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及其著作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是为某一时代的主流政治形态做一种理论上的证明,或是为某一崭新政治时代的开启做一种理论上的奠基。洛克的政治哲学在后一种意义上显得格外引人关注,因为他所奠基的政治时代正是我们的当下处境。作为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开创者,洛克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是自由,而洛克自由的基础在于权利。通过权利,限制和证成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及其范围来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自由是洛克留给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并通过分析异化的扬弃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异化却没有消失,它正以新的形式存在着,并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以异化理论为核心,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和异化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社会的异化问题,以此来更
马克思的哲学是对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论的批判,这种抽象物质论只看到了物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新唯物主义。论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马克思哲学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及其扬弃即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这一历史进程的论述,揭示马克思哲学中人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即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存在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又是建构主义的,因为它是康德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