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红曲色素的分离与鉴定,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光褪色机理,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及新型光稳定红曲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分离豆粉酶解液生物法定向合成新型光稳定红曲红色素—W-红色素,对W-红色素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分析了其光褪色及光稳定性提高的机理。同时,研究了采用物理化学法提高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顺序萃取洗脱的方法,按照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洗脱顺序,可将红曲色素粉中红色素与其它有机物和色素完全分离,初步分离出橙色素和黄色素,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将黄色素和橙色素进一步进行分离。未经分离粉状红曲色素紫外可见吸收波长为510nm和410nm,分离后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分别为491.5nm、460.5nm,491.5nm、372.0nm和369.0nm、281.5nm。 采用质谱、核磁图谱和红外图谱分析,鉴定了目前尚未报道过的两种红曲红色素,一种是粉状红曲色素中的L-红色素,其分子量为768.4,分子式为C41H55NO13,其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491.5nm;另一种是生物法定向生产的光稳定性较强的红曲红色素—W-红色素,其分子量为364.2,分子式为C20H26N2O4,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484nm。 对红曲色素中黄色素(红曲素)、橙色素(甲醇溶液)和红色素(去离子水溶液)进行紫外光照射,通过分析色素褪色后物质的结构,初步提出了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光褪色机理,即当红曲色素溶液受紫外光线照射后,首先发生Norrish Ⅰ型分解,色素分子的脂肪族侧链与苯环体断开,形成两个自由基,苯环上自由基引起羰基电子重新分布,形成双键和羟基,其它位置的双键因吸收光能发生分子重排,与此同时,含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质子、羟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与双键上激发态电子发生反应,使双键断开,苯环中共轭体系被打破,发色团结构发生变化,最后,含双键苯环侧链在羟基和质子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红曲色素颜色消失。 用紫外光照射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色素的甲醇溶液发现,黄色素光稳定性最强,其次为红色素,橙色素对光最不稳定。由于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色素间光稳定性差别很大,因此,红曲色素光稳定性测定过程中首先应将红、橙、黄三类色素分开,再进行光稳定性测定,测定过程中光照光源选紫外光,色素液的起始吸光度选1.0,色素液厚度选4.5mm,照射距离选15cm,照射时间选1h。采用该条件测定L-红色素的光稳定性为35.7%,W-红色素的光稳定性为70.3%。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红酵母菌株D固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得到初步优化的培养基为:啤酒糟:豆粕:麸皮=1:3: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含水量为60%,装量为6/150(即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个亚型,因缺乏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而得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出现远处转移、预后差,内分泌及靶向治疗效果欠佳,是临
学风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学术传统和校园风气,是一所大学无形而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建校以来,曲阜师范大学通过“以
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是台湾开启实质库藏股票的开端,但由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及时空环境—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所有的弊端在短期内一一暴露。 本文研究地雷股的形成,
<正> 珠海市与澳门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二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海澳门二地的交往更加密切,联系更加广泛,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以科技为主导的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培育并带动了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趋势,中国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以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0%的标准计,已于 2000 年进入老年化国家行列。不仅如此,老龄化趋势的发展
目的建立穿心莲及其制剂消炎利胆片的一测多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在建立穿心莲4种主要内酯类成分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与
在我院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建设集成制造单元,使数控加工、立体仓库等先进制造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对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制造周期,提高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以保证用稳定可靠的质量
利用内蒙古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16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基于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及气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