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日本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集》中的梦说话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于梦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今昔》中的梦明白无误地表现出了对于人生的瞩目。然而不论是佛教式的梦还是世俗式的梦,梦的这种对于人的关注,总是首先要作用于梦中做梦者的灵魂上。“灵魂”这个概念是世界上一切宗教存在的前提,《今昔》中梦的表现和存在的意义也是借助于做梦者灵魂而实现的。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今昔》梦及梦中灵魂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它们所展现的各色场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分类的方法,同时注重中日相关文学的对比分析。《今昔》这部作品具有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交融的特点,是一部异常庞大和复杂的体系。为了使《今昔》梦话中的本土特色和舶来特色表露的更为清楚,让我们可以探寻其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品的比较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对梦说话进行分类来说明各类梦说话的意义何在,这作为本文的主要方式方法;第二种的比较,是把典型的梦说话与和中国有传承关系的说话进行比较,更加突显《今昔》梦说话的特色.同时也与中国梦的代表作作为研究《今昔》作品特色的重要参照。
在中日两国的古代,“梦是真实”的看法占据了梦观念的主流,这种观念在《今昔》中得到了延续。笔者从灵魂感受的角度,将《今昔》中的梦进行了分类,一个是对于事物的告知,一个是对做梦人行为的评判。指出通过梦中灵魂的感官接触,才得以展示梦世界的神奇。《今昔》的梦在宗教性之外,还具有文学性的特征,笔者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梦的时间空间性上的问题。空间上笔者分析了《今昔》梦世界所展现的佛教空间和日本本土空间观念的异同,从原本只有高下之分的平面空间演化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梦在时间上展现了佛教的“三世观”,即前世、今生和来世,这为整个说话打开了片更为宽广的舞台,这就使得众多的人物有了登台的机会,比如与早已故去的人会面,预知将要看到的人等;时间表述上的特点则在其后具体的说话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其梦内外时间描述的一致性,是根植于《今昔》注重现世生活观念,通过梦使做梦者受到触动而更努力地生活,虽然其目的在于求得来生的幸福,但并有因此而否定现在的现实世界。
《今昔》中的梦不同于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梦,它是一种文学创作和宗教意识融合的产物。小峯和明指出梦是一种“沟通异界的媒介”,西乡信纲指出梦是“另一种现实”,然而在对人和动物交流的梦中,我们发现梦并不仅仅是用于讯息传递的媒体,更是万物灵魂活动的载体,其自身也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灵魂空间和精神世界。通过做梦者的灵魂紧密地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梦后的种种奇迹与灵验,包括梦醒后人们的行动都能窥见活在《今昔》时期的古代人的精神世界:梦是古代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古代人有着对梦的绝对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