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现状横断面调查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调查全国范围内EMs临床证候分布、中医药诊疗技术现状和特点,为中医妇科领域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持。2、分析患者对EMs的认知度与治疗意愿,为后续科普工作提供思路,以期为EMs患者慢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专家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专家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刻下症、诊断情况、既往诊疗情况、查体及辅助检查、本次诊治情况、疾病认知情况及治疗意愿等信息。2.采用横断面调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疗现状。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全国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7家医院(省级、市级、县级医院)妇科,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EMs患者,由接受培训的临床医生通过中医妇科临床流调数据中心平台填写电子问卷。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回收2377份问卷,经审核后纳入合格问卷1895份。1.一般情况1895例患者中,41.48%患者年龄介于28岁至34岁之间,66.27%为本科及以上学历,30.82%月收入1万及以上,90.08%从事轻体力劳动,39.53%有宫腔操作史,32.24%有盆腔手术史,37.04%存在熬夜的不良作息。月经异常中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月经后错为主。1181例(62.32%)痛经,其中471例(39.88%)需服止痛药。31 1例次(14.73%)存在早期不良妊娠史,627例患者存在不孕情况,其中180例(28.71%)接受过辅助生殖技术(IUI或IVF-ET)。1377例(72.66%)合并子宫肌瘤,455例(24.01%)合并子宫腺肌病,448例(23.64%)合并乳腺疾病,296例(15.62%)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91例(15.36%)合并甲状腺疾病。130例(6.86%)有明确的EMs家族史。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家族史占比较高,在一级亲属中达13.61%、4.78%。2.诊断情况1895例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31.00(27.00~36.00)岁,平均病程长达12.00(2.00~41.00)月。73.93%为临床诊断,诊断时的主要症状为痛经、不孕。23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依靠辅助检查诊断。疾病类型主要为卵巢型EMs占比最多,达75.67%。3.既往治疗情况1895例患者中,801例(42.27%)曾行手术治疗,629例(33.19%)曾行药物保守治疗,465(24.54%)未曾治疗。手术治疗患者中,主要进行保守性手术。包块过大为主要手术原因。手术患者中,554例(69.16%)术前未接受治疗,317例(39.58%)术后接受单纯西药治疗。325例(40.57%)术后复发。复发后,173例(53.23%)选择单纯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方式均以复方汤剂为主。中成药以散结镇痛胶囊和桂枝茯苓丸(胶囊)为主,中医适宜技术以中药外敷、针刺应用较多。4.辅助检查情况妇科B超应答率最高,1628例(85.91%)近3月曾做B超,1211例报告了巧克力囊肿大小,平均直径为3.90(2.60~5.40)cm。961例(50.71%)近3月曾行CA125检查,其平均值为 37.18(27.19~65.71)U/ml,613 例(32.35%)近 3 月曾行 CA199 检查,其平均值为20.31(10.70~38.37)U/ml。将本研究所采集AMH水平与文献[9]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30-34岁及35-39岁区间EMs患者的AMH水平低于健康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48;T=-3.09,P=0.002)。5.本次治疗情况1895例患者中,1215例(64.12%)采用单纯中医治疗。1592例(84.01%)选择药物保守治疗,303例(15.99%)选择手术治疗,术式多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诊疗目标为缓解疼痛783例,其中576例(73.56%)采用单纯中医治疗。诊疗目标为辅助怀孕545例,其中301例(55.23%)采用单纯中医治疗。另外,76例建议采用IVF-ET辅助怀孕。辅助生殖原因以不孕病程长、年龄因素、输卵管因素为多。诊疗目标为控制包块875例,其中564例(64.46%)采用单纯中医治疗。诊疗目标为抑制复发340例,其中237例(69.71%)采用单纯中医治疗。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证占比最高,达841例(44.38%),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分别达323例(17.04%)、264例(13.93%)、245例(12.93%)。治疗以单纯中医治疗比例高,治疗手段以传统中药汤剂为主,用药以活血化瘀消癥、疏肝健脾为主,痛经者辅以温经止痛之品,有生育需求者辅以健脾补肾之品。332例(17.52%)使用中成药,以散结镇痛胶囊、桂枝茯苓丸(胶囊)为多。209例(11.03%)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以中药外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为多。6.认知情况患者对本病认知度较高,单个问题正确率在44.1 7%~88.60%之间。对慢病管理认知度最高,对遗传倾向、恶变倾向、生育危害认知度较低,认知渠道主要是与妇科医生面对面交流及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7.治疗意愿1895例患者,对于诊疗机构的选择,超半数患者倾向选择综合性三甲医院(1503例)、中医院(1176例)、妇幼保健院(976例)。就治疗方法而言,1759例患者选择中医治疗,其中1635例倾向选择中药汤剂、1219例倾向选择中成药。结论:1.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特征EMs发病偏于高学历、高收入、轻体力劳动人群,与宫腔操作史、盆腔手术史、熬夜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伴随的痛经、不孕、早期不良妊娠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殖健康。同时EMs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易于共病,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可能存在一定家族聚集性。纳入患者中大多数EMs患者CA125仅轻度升高,CA199正常或轻度升高。30-39岁EMs患者AMH水平低于健康女性,提示EMs可能使卵巢储备功能下降。2.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情况EMs诊断年龄集中于育龄期,诊断方式以临床诊断为主,诊断时临床症状主要为痛经、不孕,疾病类型主要为卵巢型EMs。一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通过辅助检查发现本病,提示常规查体的重要性。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情况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临床诊断EMs后未用药物干预,包块增大后行保守手术,术后复发率高。复发后大多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且中医治疗应用比例较高。中医疗法在EMs治疗中应用广泛,不同治疗时机、不同诊疗目标分层下治疗手段均以传统中药汤剂为主,辨证分型以气滞血瘀为主,因临床表现不同而略有差异。以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寒凝血瘀型比例略升高。有生育需求者,肾虚血瘀型比例略升高。以盆腔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及术后抑制复发者,气虚血瘀型比例较高。用药以活血化瘀消癥、疏肝健脾为主,痛经者辅以温经止痛之品,有生育需求者辅以健脾补肾之品。4.子宫内膜异位症认知度及治疗意愿调查我国妇产科医生对患者的科普教育较为重视,患者对本病认知度较高。但对生殖健康影响、遗传聚集性特性、恶变倾向的宣教有待加强。患者中医药治疗接受度良好,治疗方法倾向于较为传统的中药复方汤剂,对于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一般。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对刘喜明教授治疗5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急性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毒邪在SAT发病中的作用,丰富SAT中医病因理论;2、总结导师从毒邪辨治SAT特点和方法。方法:1、病例来源:对刘喜明教授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门诊诊治的SAT急性期患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者55例。2、研究方法:(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前驱症状、发病时间、既往史、治疗史,并按照第0、4、8、1
学位
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痿废不用,中医脾虚与肌肉萎缩之间关系密切。神经肌肉接头作为连接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和肌纤维的效应位点,在维持骨骼肌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本学科以往的研究发现,脾虚证常伴骨骼肌肌力/肌量的减退和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失调,但其在脾虚证中的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拟从神经肌肉接头损伤角度探查补中益气汤(方)—脾虚肌萎证(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完善“
学位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高发的妇科恶性肿瘤,约70%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达到晚期,在接受手术及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后,约70%患者会在3年内复发,多次复发及多次化疗后,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耐药,铂耐药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故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难点。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铂耐药卵巢癌密切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卵巢癌中疗效确切,前期研究中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方能够提高卵
学位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作为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的化学药物疗法,因其具备高效杀灭肿瘤细胞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化学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性治疗,患者需要按周期进行。学者们在肯定化疗效果的同时,也注意到,由于化疗药物自身的细胞毒性,往往会使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化疗效果与患者机体状态关系密切,若治疗所伴随的不良反应剧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学位
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全文以下内容简称为PCa)是男性第二常见癌症。PCa严重影响男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卢建新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科研工作。在治疗PCa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卢建新教授经验处方的作用机制对于寻求PCa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一卢建新教授治疗前列腺癌方药规律总结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卢建新教授治疗前列腺癌的经
学位
目的:通过对月经过少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焦虑抑郁状态、中医体质以及五态人格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探讨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五态人格特征的关系,为临床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基础上,能结合人格、心理因素的考虑,进而为从“心身同治”角度防治月经过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固定调查员,对问卷调查表的内容以及填写注意事项进行统一培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
学位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临床典型表现具有多样性,发病原因繁多,常见包括基因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因素、心理应激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等,现有的研究还不能完全阐明病理机制。PCOS中医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于调畅,是一个由先后天共同影响的疾病[1]。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更容易受到
学位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中药相关的安全性问题频繁被报道,尤其是一些传统上认为“无毒”的中药(如补骨脂、白鲜皮等)在临床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使得中药潜在肝毒性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体内肝毒性评价是中药肝损伤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不同种属和品系
学位
研究目的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症状常见,病因多样,机制复杂,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始终是中西医研究和探索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梳理古今名家医籍中瘙痒外治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究组方规律,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发现新方,为中医外治法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上提供更多可行的临床思路和依据。研究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历代医家外治瘙痒处方,以此作为原始信息
学位
目的:本课题通过调查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般情况、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分布,初步探讨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体质分类、五态人格维度分布,辨析证候、五态人格、中医体质三者之间的相关,以利于更合理地从中医证候、体质、人格全方位认知子宫内膜异位症,进一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个体化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