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地黄炮制工艺及滋阴药效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新鲜或干燥块根,生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1]。传统地黄炮制方法有砂仁制、姜制、醋制、食盐水制、人乳制、童便制等不同辅料炮制,现代方法主要以清蒸、酒炖为主。炆地黄作为建昌帮特色炮制饮片之一,其辅料多样,独具地方特色,但现在存在应用程度不高、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故本研究首先对炆地黄炮制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小试工艺,结合企业现有设备及生产条件,确定适用于企业放大化生产最佳炮制工艺。将炮制品与色度值相关联,找寻炆地黄炮制过程中成分与色泽之间的变化规律。后续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如生品、药典法(清蒸品、酒炖品)、九蒸九晒品及不同加热方式的炆法(传统糠炆制品、现代电炆制品)对浸出物含量及指标性成分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炆地黄对滋阴药效的影响。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药物与疾病共有蛋白及相关通路,后续通过复制肾阴虚模型对比不同炮制品对滋阴药效的影响,并结合免疫印迹法和ELISA验证关键蛋白,从而找寻地黄不同炮制方法对滋阴药效的炮制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与结果:1建昌帮特色饮片炆地黄炮制工艺研究研究炆地黄炮制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还原糖及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出综合评分(OD)值。以加水量、闷润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确定炆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最终得出,在炮制工艺中各考察因素对工艺均有影响,其中蒸制时间影响较大,加水量次之。得出炆地黄实验小试最佳工艺为每100 g药材加7倍水炆制后,加入黄酒闷润5 h,上锅蒸制6 h为佳。经企业中试得到,加4倍水炆制后,加入黄酒闷润5 h,蒸制6 h为佳。2炆地黄饮片成分与色泽度相关性分析将生品及17批样品所含成分与色度值关联,找寻变化规律,完善炆地黄炮制过程的量化指标,以便更好地控制炮制程度。利用色差分析仪测定响应曲面法17个样品及生品的色泽度,通过SPSS、Prism等软件分析炆地黄成分与色度之间的相关性。表里关联结果为L与梓醇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与5-羟甲基糠醛和还原糖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与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梓醇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5-羟甲基糠醛、还原糖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实验发现生品颜色为棕灰色或棕黄色,炆制后变为乌黑色,当颜色介于棕灰色和棕黄色时,梓醇含量高,5-羟甲基糠醛和还原糖的含量低;当颜色介于棕黑色和乌黑色之间时,梓醇含量低,5-羟甲基糠醛和还原糖的含量高;当成品颜色为乌黑色时,5-羟甲基糠醛和还原糖的含量最高。3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浸出物及指标性成分的影响对比不同炮制方法,如生品、药典法(清蒸品、酒炖品)、九蒸九晒品及不同加热方式的炆法(传统糠炆制品、现代电炆制品)对浸出物及含量的差异性研究。采用药典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含6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最终发现,浸出物含量以酒炖品含量最高,九蒸九晒品含量最低。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经过炮制后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九蒸九晒品下降最为显著,各加热炮制品所含异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和还原糖含量较生品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具体成分转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地黄不同炮制品对滋阴药效研究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发现熟地黄30种已知活性成分,可能与肾阴虚疾病密切相关,构建PPI网络,找到交集关键靶点,排名靠前有VEGFA,IL-Iβ,EGFR,SRC,CTNNB1,CASP3等。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熟地黄治疗肾阴虚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有关。后续通过复制肾阴虚模型,对比地黄不同炮制方法对滋阴作用的影响。在一般体征中,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大鼠逐渐出现体重下降,肛温上升,毛发无光泽、抓取易脱落,饮水量、饮食量增加,尿多且黄,大便干,易怒躁动,拱背,不易抓取等的表现。与模型组对比,各给药组均有缓解。在脏器指数方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对比,除阳性药组及现代电炆制组,其他各炮制组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在内分泌系统方面,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的T3、T4、c AMP、c AMP/c GMP比值、CORT指标含量均明显升高,c 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对比,阳性药、生品及各炮制组T3、c AMP、c AMP/c GMP比值、CORT含量均显著降低,c GMP呈现升高趋势(P<0.05或P<0.01),其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除生品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炮制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炮制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免疫系统方面,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IL-1β显著升高,给药后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药典法酒炖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工艺优化及色度关联:通过多指标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炆地黄炮制工艺,简单可行,结果可靠,为后续开展炆地黄质量控制和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同时,采用色差仪进行色度值测定,科学判断炮制终点及质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地黄炮制终点奠定了基础,为炆地黄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质量监控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有利于炆地黄规范性发展。化学成分:不同炮制方法使地黄成分含量变化不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包括梓醇、地黄苷D等。其中梓醇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地黄苷D具有抑制神经炎症发挥抗抑郁作用[2],两种成分均以生品含量最高,对比加热处理后的炮制品以酒炖品和清蒸品两种成分含量较高,九蒸九晒品含量最低。查阅文献发现,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以益母草苷为基本骨架,高温加热后含量大幅降低,与所含糖基数目有关。梓醇为单糖苷,热稳定性较差,加热后含量下降显著,地黄苷D属于三糖苷,性质稳定,加热后下降较少[3]。炆制品的环烯醚萜苷类含量下降明显,可能是由于炆制时间较长,导致有效成分大量降解。苯乙醇苷类成分有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等,具有抗肿瘤、保肝、抗衰老等功效[4]。炮制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下降,以生品含量最高,九蒸九晒品含量最低;异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升高,以传统糠炆制品含量最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受热时间长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对比九蒸九晒品辅料多样,更容易促进有效成分溶出。其毛蕊花糖苷下降,异毛蕊花糖苷含量相应增加,可能是由于二者为同分异构体,在加热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发生异构化转化为异毛蕊花糖苷有关[5]。5-羟甲基糠醛是美拉德产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保护作用。炮制品以九蒸九晒品含量最高,传统糠炆制品次之,美拉德反应是发生在还原糖与游离氨基化合物之间的非酶促褐变反应[6],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大大加快,而多流程炮制(炆、蒸、晒)受热时间长,因此相比其他炮制方法含量较高。还原糖是地黄炮制后升高的标志性成分,各炮制品以传统糠炆制品含量最高,生品含量最低。还原糖在高温100℃时蔗糖酶启动,因此炮制后含量升高[6]。对比辅料,发现不同加热方式的炆法其还原糖的含量均高于九蒸九晒品。有研究发现九蒸九晒品在第7次蒸晒后还原糖的含量趋于下降[7],而不同加热方式炆法采用黄酒、陈皮和砂仁三种不同辅料,其辅料种类和用量可能与还原糖含量变化有一定关系。对比炮制流程,多流程炮制的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单一流程炮制,可能由于多流程(炆、蒸、晒)炮制地黄受热时间长所致。有研究表明,还原糖可能是滋阴补血的主要药效成分,传统糠炆制品含量最高,提示可能滋阴作用较好,为后续开展滋阴药效研究提供基础。滋阴药效:通过数据库挖掘,找到熟地黄30种活性成分的靶点蛋白292个,肾阴虚疾病靶点共932个,通过Venny结果发现药物成分与疾病共有靶点共62个,通过PPI互作网络得到关键蛋白如VEGFA、IL-1β、CASP3等,分子对接均具有较好结合能。后续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从胸腺指数角度分析,除阳性药组和现代电炆制组外,其他组别均使胸腺指数有显著回升态势。从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各炮制组通过降低T3、T4、c AMP、c AMP/c GMP比值和CORT的含量,从而缓解肾阴虚的症状。综合比较发现加辅料炮制组效果优于不加辅料清蒸组,单一辅料黄酒炮制组效果优于多辅料炮制组,推测黄酒可能是发挥滋肾阴药效的重要辅料。IL-1β是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属于免疫系统,结果显示生品组、药典法清蒸组、药典法酒炖组、传统糠炆制组、现代电炆制组及九蒸九晒组均对肾阴虚症状有治疗作用,以酒炖组效果最优。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组肾脏VEGFA、CASP3蛋白表达,发现VEGFA蛋白表达水平以酒炖组和传统糠炆制组趋势下降明显,CASP3蛋白表达水平以九蒸九晒组和现代电炆制组趋势下降明显。各炮制品虽存在差异,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在内分泌系统方面,以现代电炆制组和酒炖组为佳,在免疫系统方面以酒炖组为佳,在VEGFA、CASP3蛋白表达方面以不同加热方式炆制组为佳。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现代电炆制组效果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蛋白表达方面与传统糠炆制组趋势有所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这也提示我们在后续进行炆制工业化生产中,可以考虑改进炆制方式,采用电炆进行加热炮制,以便炆制技术更加方便,更好的应用临床发挥药效。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小型化、集成化的可穿戴柔性电子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柔性应力传感器能将机械形变和压力转换为电学信号,同时因其具有轻薄、可弯折扭曲、共性不规则表面等优点,在人体运动检测、人机交互、物联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存在柔韧性差、灵敏度低,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此外,常见的柔性应力传感器需外接电池供能,无法满足其长时间运行的需求
学位
目的对纯种发酵淡豆豉进行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作用、抗抑郁作用及其有效组分,为研发具有降血压、抗抑郁功效的纯种发酵淡豆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淡豆豉的制备及其质量和安全性评价(一)淡豆豉的制备和质量评价1、按实验室前期已建立的淡豆豉自然发酵和纯种发酵工艺,分别获取发酵不同时间点的样本及成品淡豆豉。2、建立HPLC法测定各样本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
学位
目的:以乳腺癌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切入点,研究在血小板介导下,丹酚酸b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及其机制,并与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实验采用MDA-MB-231和MDA-MB-468两株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进行研究。2.将实验设为11组,分别为血小板组(终密度为2×10~7个/m L),血小板+丹酚酸b组(丹酚酸b终浓度分别为3.125μM、6.25μM、12.5μM、2
学位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酸橙花及叶总黄酮类和栀子花总环烯醚萜类成分具有防治心肌缺血、脑缺血和血管性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药理疗效。为综合开发利用酸橙花及叶和栀子花的资源,得到质量稳定与可控的原料药及中成药制剂产品,本课题对酸橙花及叶和栀子花原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含量测定,对酸橙花及叶中总黄酮类和栀子花总环烯醚萜类原料药来源、提取工艺、富集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备研究,主要完成并考
学位
人机交互技术(HCI)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人机交互手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机交互(HMI)是指通信和交互通过用户界面在人和机器之间进行通信。近年来,手势操控成为人机交互领域里新的趋势,通过手势识别技术可以代替完成键盘和鼠标等输出设备的输入动作。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手势识别的人机交互模式,采用开源计算机视觉(OpenCV)算法模块对手势动作进行识别及跟踪,通过MediaPipe技术实时生
期刊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作为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常经皮给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随着剂量增大和给药时间延长会引起红肿等皮肤刺激性反应。课题组前期发现雷公藤常与川芎配伍应用,且两者配伍可使皮肤毒性降低,但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从药物局部皮肤渗透、细胞摄取、酶代谢和氧化应激等方面探讨雷公藤甲素配伍川芎降低皮肤毒性的
学位
中药栀子(Gardeniae Fructus)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临床常用中药材。栀子产地广泛,江西、福建等地均有种植,但是因产地生长环境、规格划分、采收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目前药材质量检测多采用化学分析技术,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等,这些方法耗时长、价格高且技术要求严格,因此建立快速、无损而又
学位
痛风汤散是由勒哲、诃子和渣驯膏三味药组成的藏药处方,收录于《藏药标准》中,具有消肿、止痛、抗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风、下肢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1],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痛风汤散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痛风汤散的入血成分及相关的药效作用筛选其药效物质,测定药效物质的药动学行为,并对口服痛风汤散后的高尿酸血症大鼠进行了药代学和药效学的相关性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奠
学位
目的:应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藏药兔耳草基原植物全缘兔耳草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药理药效实验探讨其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并对兔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以为藏药兔耳草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1)成分鉴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100 mm×2.1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
学位
为实现航天员与空间机械臂的脑机交互,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SSVEP-BCI),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SVEP信号分类方法;该方法以SSVEP信号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特征为输入,经过三层卷积层、全连接等操作实现信号的分类识别;采用清华大学Benchmark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在1秒的时间窗口下,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07%,平均信息传输率为149.24 b/min,均明显高于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