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面部表情知觉的影响——来自情感标识和情感解释的证据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解读是个体一项基本的技能,传统理论认为,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是自发的、天生的、范畴化的过程。但随着近年来情感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倾向于认为面部表情并非是一种结构化的形态。在很多情况下,个体还需要借助于各种背景才能实现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往中重要的沟通工具,一方面可以起到传递情绪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对面部表情知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语言对面部表情知觉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面部表情知觉的内在机制。而在以往关于语言对情绪加工影响的研究中,大多数将焦点局限于情绪调节或情绪学习领域。到目前为止,关于语言对面部表情知觉影响的研究依然十分缺乏。   本研究集中关注于情感标识和情感解释这两种语言线索,并区分出高、低唤醒度的情感解释,从快乐和悲伤两种面部表情入手,采用表情匹配任务,通过三个实验具体而深入地考察了语言对面部表情知觉的作用。实验一发现,情感标识对面部表情知觉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二发现,情感解释对面部表情知觉也有促进作用;但相比情感标识,情感解释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实验三发现,不同唤醒度的情感解释在不同表情类型上有着不同影响。具体结果是,在快乐表情知觉上,不论是低唤醒情感解释,还是高唤醒情感解释,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两者在促进作用大小上也不存在差异;而在悲伤表情知觉上,只发现低唤醒情感解释具有促进作用,高唤醒情感解释却没有促进作用。本研究这些结果表明,概念信息可以显著地影响面部表情知觉。
其他文献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从中可以看出
高校问责是政府和其他高校利益主体基于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高校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对政府和其他高校利益主体的诉求进行回应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制度化活动。20世纪70、80
田径项目是“运动之母”,在我国高校中也是开展最早,普及率最高的项目,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相当程度上的代表性。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体育强国的优秀运动员很多是在大学中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各级组织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思路,把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同时也深深地融入了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同常事务之中,公民科学素养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公民个人发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近年来发展迅速。体育赛事无论在数量、规模、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体育赛事赞助也不断发展演变,尤以大型体育赛事赞助的
2011年的企业eLearning应用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eLearning应用已经进入了晋及阶段,产生了大量的eLearning课程建设需求,SCORM标准因其可重用性和可共享性受到了广大课程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也在慢慢消逝,如何让历史的辉煌重现,如何承上启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是身为当下人所应考虑的。本文将就现实中具体应用的江南蓝印花布、皮影等几位当
中国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稚嫩到成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设计市场,但没有秩序和国际形象,缺乏属于中国的设计魅力,当下很多设计作品是在脱离中国语境的前提下设计成型,没有
绩效工资作为一种工资分配方式,主要是根据员工不同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发放不同的工资。2009年,我国率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政策,明确规定教师绩效工资由两部分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