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自体髓核细胞诱导共同培养后复合“双相”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植入腰椎问盘后的存活增殖能力。方法1.抽取兔胫骨骨髓,加入培养液混匀离心吸去上层脂肪及上清液后接种于培养瓶中行原代培养,通过换液逐渐去除不贴壁细胞,获得贴壁生长的MSCs;2.处死抽取了骨髓的兔子,无菌条件下取下整个脊柱段,然后取出各阶段椎问盘里的髓核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髓核细胞进行培养;3.体外传代扩增以获得足够量的MSCs和髓核细胞,对它们形态学进行观察,绘制生长曲线;4.将髓核细胞加入长有MSCs第三代细胞的六孔板中进行共同培养,同时加入TGF-β1以促使诱导MSCs分化,以获得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即髓核细胞,RT-PCR检测其诱导效果;5.取将接受细胞移植的兔子的髂骨,按照Urist的方法稍作改进对髂骨进行脱脂、脱钙、去蛋白等处理后得到“双相”BMG,按需修剪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灭菌后低温保存;6.将诱导获得的髓核细胞接种于BMG上,构建细胞-载体复合体,体外培养三天后扫描电镜观察;7.通过手术方法摘除兔子椎间盘髓核组织后分两组,实验组植入细胞-载体复合物,实验对照组单纯植入BMG,分别于第2周,第8周、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用Ⅱ型胶原测定法和硫酸-咔唑法分别测组织标本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1.骨髓悬液离心去除上层脂肪及上清液行原代培养,随换液可获得贴壁生长的MSCs,并能通过传代增殖获得大量MSCs;2.通过共同培养,经诱导的MSCs向髓核细胞方向转化效果较好;3.BMG及细胞-载体复合物电镜观察可见BMG表面粗糙,多孔隙,孔隙大小为100μm~800μm,细胞在BMG表面及孔隙内壁均生长良好;4.第8、12周实验组植入物转变为胶冻状髓核样组织,实验对照组则被纤维样物质填充。通过硫酸-咔唑法等方法检测,实验组第12周标本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含量最接近正常髓核组织的水平。结论经髓核细胞诱导的MSCs植入椎间盘后能够存活,且有增殖生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