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环境下水在固体表面接触角的温度和压力依赖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ory_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在固体表面上的浸润行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在热力学中,水的表面浸润是一个典型的吉布斯多相体系界面平衡问题,通常可由气液固三相界面处的宏观接触角进行表征。深入理解最基本的热力学参数(即温度和压力)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量化不同体相间的界面自由能,而且是建立界面能量平衡关系和理解界面能质传递规律机理的关键。此外,研究高温高压环境下尤其是近临界状态下水的表面浸润性的温度(或压力)相关性对以水为工质的能源动力系统(如基于蒸汽动力循环的燃煤和核能发电系统)的热力设计和安全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测量水的接触角要求实验装置具备可视化功能的同时达到高温和高压的测试条件,实验难度较高,导致目前文献中高温高压下水的接触角数据相当匮乏,尤其在300℃以上的近临界温区内尚为空白。此外,表面浸润机理的研究离不开量化关键表面热力学参数(如界面张力和表面熵等),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其进行测量极具挑战性,致使相关浸润机理的研究也陷于停滞。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实验测试和热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水的近临界状态下不同固体表面的浸润行为。本文基于静滴法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高温高压环境下原位表征接触角的可视化测试平台,其设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350℃和18 MPa,大幅领先国际上的同类装置。采用软性石墨垫和锁紧螺栓相结合的密封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高温高压下容器漏气的问题;并利用背压阀系统减小压力不稳定性,降低了测温不准和温度分布不均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加热管与视窗的位置,消除了高温条件下视窗结雾的现象,显著地提升了水滴成像质量。此外,压力容器的可拆卸拓展模块能进一步匹配基于动态液滴体积的接触角测试方法,实现高温高压动态接触角的精准测量。借助该测试平台,本文首先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氮气气氛中水在固体表面上接触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温度、压力和表面特性(表面材料和粗糙度)协同作用下水的浸润行为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表面热力学和吸附理论阐明了相关浸润现象的物理机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水的接触角随环境温度升高呈现分段线性下降的趋势,大致可划分成低温区(室温–120℃)、中温区(120℃–240℃)和高温区(240℃–300℃)三个区间。低温区内,水在亲水的金属和非金属表面上的接触角随温度具有缓慢下降或几乎不变的趋势。然而,当温度高于120℃时,水的接触角却急剧地减小。此外,当温度高于240℃时,水的接触角随温度而轻微地增大或再次变得几乎不变。对于疏水表面,由于固体表面上可忽略的气体吸附作用,水的接触角却几乎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2)相较于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压力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相对较小。水的接触角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压力相关性:当温度低于100℃时,水的接触角与压力呈正相关,而在高于100℃的温区内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升压和升温分别引起的固气与气液界面张力变化之间的竞争作用。在低温条件下,升压促进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作用,固气界面张力的减小主导接触角的增大趋势,而在高温条件下,气体吸附作用减弱,接触角随压力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气液界面张力的影响。(3)此外,表面材料和温度对水的接触角具有协同作用。水的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温度相关系数和温度分区临界值等)显著地依赖于表面材料的种类。总体而言,金属材料的表面浸润性相较于非金属材料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并且,温度也会左右表面材料与水的接触角的关系:升温将会减弱表面材料对接触角的影响,使得高温条件(大于240℃)下不同固体表面的浸润性趋于相似。此外,由于高温下水滴较为显著的蒸发作用造成的内部流动,高温高压条件下出现了水滴气液界面偏离球面的新现象。(4)与表面材料的影响相似,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水的接触角温度和压力依赖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低压条件下相对明显,但升压会减弱其作用。此外,温度低于160℃时,提高表面粗糙度将促进环境压力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然而,温度高于160℃时,不同粗糙度表面却表现出相近的接触角压力相关性。相似地,表面粗糙度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温区(低于120℃)内:减小粗糙度将会增大水的接触角。然而,升温则会削弱其影响。总之,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低温低压的条件下。而且,相较于温度,压力与水的接触角的关系更容易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综上所述,通过攻克高温高压接触角的测试难点,本文填补了300℃以上温区内相关数据的空白。基于实测数据,通过表面热力学理论阐明了温度和压力对水的接触角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接触角的温度相关性估算关键表面热力学参数(如固体表面张力、表面熵和吸附/浸润热等)的新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发展表面浸润现象的热力学理论,对深入探究水的界面输运与相变现象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由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住宅和工业部门不断增长的取暖、干燥和制冷需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能耗较大的低效率系统、环境中大量废热的排放、与日俱增的工业的扩张以及工艺过程中工业能源消耗是工业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工业废气以高含湿气体的形式释放大量的潜热,另一方面压缩空气干燥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开式吸收技术可用于工业领域的含湿气体潜热的
学位
随着全球通用语—英语的日益推广,多语现象日趋普遍,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趋势(The Douglas Fir Group 2016)。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也呈现出多语转向趋势(Ortega 2013),而且三语发展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CAF)是书面语水平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学界倾向采用动态使用视角考察书面语CAF发展特征。然而,相关研究侧重考察二
学位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支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域地下空间”已成为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不增加土地供应的情况下,成为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地铁域地下空间开发面临活力分布不均乃至丧失等问题,导致地下空间缺乏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在环境品质、可达性和活力等方面
学位
燃烧不稳定性现象在油气炉、地面燃气轮机和推进系统中已经普遍存在了几十年。严重的燃烧不稳定会导致燃烧装置甚至整个系统的剧烈振动,进而导致部件损坏和系统故障。为研究液体燃料旋流燃烧的自激不稳定性,自主设计并搭建了液体燃料旋流燃烧不稳定试验系统,所设计的燃烧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地产生稳定持续的热声振荡。燃烧过程中的压力扰动由动态压力传感器监测和记录。火焰的整体CH*化学发光由装有滤光片的光电倍增管记录
学位
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对微小型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电池相比,以燃料燃烧为基础的微动力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航空煤油则是微动力系统的理想燃料。异相/均相耦合燃烧(即催化/气相耦合燃烧,简称CC)具有易启动、燃烧稳定高效、温度均匀等优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H2、CH4等小分子上,航空煤油这类液体燃料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正癸烷这一航空煤油替代物为燃料,围绕“正癸
学位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柴油机SCR系统作为高效消除NOx的尾气后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柴油机SCR系统普遍采用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添加剂,由于尿素水溶液的固有特性,其在管道中的不完全分解会导致结晶的产生。随着排放法规升级,柴油机低速低负荷工况排放比重加大,排气低温化趋势使得尿素结晶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对于尿素结晶过程的仿真工具不够完善,目前普遍通过大量试验来优化SCR系统以避免尿素结晶,
学位
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是一种完全由热驱动的低品位热能温度提升技术,其具备无需电输入和没有运动部件等优点,对于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以H2O作为制冷剂,Ca Cl2作为制冷剂吸收剂,R134a作为扩散气体,TEGDME作为扩散气体吸收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假设条件,首次建立了包含气泡泵输送模型和热力学模型的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完
学位
碳中和背景下的未来20-30年,我国将有大量燃煤电站面临亟需升级改造的难题。考虑到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本文提出了利用煤基多联产技术将燃煤电站改造为多联产系统使之实现电力、液体燃料、燃气、化学品多联产的改造思路,以期改造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改造后系统产品能很好弥补我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以浙江大学研发的煤炭分级利用清洁发电多联产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学位
除湿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为满足人在室内的舒适性要求以及维持恰当的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60%之间。为维持食品的营养形状等特征,常采用不同湿度大小的低湿空气对食品进行分阶段干燥以实现快速干燥和长期储存。因此,低湿空气的营造十分关键。但由于除湿需求以及空气温湿度会不断变化,使得稳定可靠的低湿空气难以获取,从而会使食品的干燥时间长、品质不佳,不利于生产生活品质的提升
学位
为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累计变形,以某矿山岩土工程为例,对此类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展开设计与研究。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施工形式为锚杆联合咬合桩,引进DENEBLOA计算程序,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参数;结合矿山岩土工程现场勘察报告及工程实践数据,设计支护施工中的降水处理、搅拌桩定位与喷锚网支护施工。实践应用成果证明:设计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基坑沉降与变形,避免竣工后深基坑出现失稳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