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历史与应对策略对慈善组织意外型危机信任修复的影响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外型危机是慈善组织危机中最常见的危机类型,且相较于其他慈善组织危机,意外型危机的感知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其信任修复也最为困难。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SCCT)认为,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应采取弱化策略;由于危机历史会增加当前意外型危机的责任归因和声誉威胁,因此应当将意外型危机视为可预防型的危机采用重建策略。Sisco(2012)首次验证SCCT应对指南在慈善领域的适用性,其研究发现在意外危机中弱化策略和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Sisco的研究并未对相关变量进行严格的操作性检验。以往研究表明,企业的危机历史会增加当前意外型危机的责任归因和声誉威胁,采用重建策略可显著降低责任归因,从而修复企业声誉。而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企业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而且慈善组织在危机时期比企业更加脆弱。因此,SCCT应对指南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慈善组织。总结以往研究发现,意外型危机中的慈善组织信任修复有以下问题待解决。首先,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如何进行信任修复的研究缺乏严格的操作性检验,可能导致生态效度较低;其次,有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采取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尚未得到探讨;最后,存在不同类型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是否均需采取重建策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研究开展了一个预实验和两个正式实验。预实验对危机事件的类型进行操作性检验,选择意外型危机材料作为正式实验材料。预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危机类型(受害者型vs.意外型vs.可预防型),选取30名大学生(M=19.83,SD=1.62)作为研究对象。每个被试阅读三种类型的危机材料,每次阅读危机后报告危机类型、材料熟悉度、危机内因维度得分和危机可控性得分。结果发现,被试对危机类型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受害者型90%,意外型90%,可预防型100%;三个危机材料的熟悉度无显著差;意外型危机的内因得分显著高于受害者危机;意外型危机的可控型得分显著低于可预防型危机。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将意外型危机材料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实验一探讨了有无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采取弱化策略与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差异,采用2(危机历史:无危机历史vs.危机历史)×2(危机应对策略:弱化vs.重建)的被试间设计,选取了177名大学生(M=20.82,SD=2.82)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在无危机历史背景下弱化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显著高于重建策略;危机历史背景下弱化策略与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差异不显著。实验二探讨了存在不同类型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真实vs.虚拟)在意外型危机中采取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是否均高于弱化策略,采用3(危机历史类型:受害者型vs.意外型vs.可预防型)×2(危机应对策略:弱化vs.重建)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选取了467名大学生(M=21.08,SD=3.26)。结果发现,受害者危机历史的背景下弱化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显著高于重建策略;意外型危机历史的背景下弱化策略与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仅达到边缘显著;可预防型危机历史背景下重建策略的信任修复效果显著高于弱化策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首次发生意外型危机后慈善组织应采取弱化策略。(2)不同危机历史背景下的慈善组织应依据危机历史类型调整当下的危机应对策略。有受害者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应采取弱化策略。有可预防型危机历史的慈善组织在意外型危机中应采取重建策略。
其他文献
威胁个体身心安全的事件发生后,不仅会影响事件亲历者的身心健康,也会涉及到与其交往密切的人。所以当创伤事件亲历者为人父母后,创伤的影响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子女,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接收了来自父母传递的内容,则极易发生心理困扰的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困扰具有多种消极后果,如抑郁、焦虑、自杀等,如果能及时阻断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子女的消极影响,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少年心理困扰的发生。因此众多研究者开始关注
学位
框架对学习判断的影响是指当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JOL)的指导语从记忆框架(例如,“你认为记住的可能性是多大?”)转变为遗忘框架(“你认为遗忘的可能性是多大?”)时,能够提高学习判断的准确性,这一现象被称为学习判断的框架效应。框架是通过外部线索影响学习判断的,但对学习判断的影响并不稳定,有研究证实框架对学习判断的影响会受到其他线索的影响。而情绪词汇的不同维度是影响学习
学位
欺骗行为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故意伪造或隐瞒真实信息,使他人产生某种错误信念或认识的行为。欺骗自古以来就已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欺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屡屡翻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潜在隐患。因此,探讨欺骗行为的影响因素,抵制各种欺骗行为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往研究者在探索影响欺骗行为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人际关系因素方面的研究却十分
学位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伤的研究不在只局限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开始探讨创伤后成长。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创伤后成长的相关理论,但已有研究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探讨结果仍有颇多不一之处。而无论是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还是临床治疗来说,童年不良经历和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具体关系和机制都亟待完善。对此,本研究立足于创伤,收集了“童年不良经历和创伤后成长”,“童年不良经历和创伤后应激
学位
对群体面孔情绪做出瞬间的判断是个体日常社交互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人类能够通过整体编码,精确地从人群的面孔情绪中快速提取其汇总统计数据,获取平均面孔情绪。利用视觉工作记忆和整体编码的双任务范式,以往研究发现,整体编码能力会受到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影响。但目前暂未有研究探讨视觉工作记忆的背景一致性是否会影响整体编码能力。对此,本研究拟采用实验手段,检验背景一致性对目标面孔情绪整体编码是否存在影响。本
学位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传统网络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横空出世。高度集中的控制功能使得网络拥有了全局视图,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对网络行为进行控制,数据与转发的分离使得设备能够各司其职,可编程的特性使网络的灵活性更上一层楼。但软件定义网络部署规模的扩大也为测试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并且
学位
价值驱动注意捕获(value-driven attention capture,VDAC)是指与奖赏联结的刺激作为干扰物或目标项出现时,很快捕获参与者注意的现象(Anderson et al.,2011)。VDAC的经典范式为学习-测试两阶段任务:即学习阶段将两种特定的颜色分别与高低奖赏进行联结,测试阶段中,将学习阶段与奖赏联结过的颜色作为干扰物,来考察奖赏联结干扰物存在时对参与者的认知表现产生何
学位
视觉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为了更好地完成当前或即将开始的认知任务,人们需要将更多的工作记忆资源投放在与任务相关的物体上。Larocque等人(2013)采用两项目延迟识别范式,通过脑电技术探讨了视觉工作记忆中未被注意指向物体的存储状态,结果发现:在后置线索呈现后到被测试之前的时间内不能提取未被注意指向物体的脑电信号,而当注意再次指向该物体时,则可以重新提取到该物体被激活的脑电信号。该研
学位
<正>近年来,运营商借鉴互联网公司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建立了数据中台,形成比较强大的数据能力,实现了数据驱动业务增长和业务开展智能化。运营商数据中台所遇问题数据中台是一套“让企业数据(包括内、外部数据)可持续用起来”的机制,涉及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加工和治理等多个方面。目前,运营商数据中台建设遇到了很多问题。
期刊
互联网设备的规模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扩展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由自身性能有限导致的防护能力不足使得越来越多的设备成为潜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 S)攻击傀儡机,DDo S攻击流量规模在过去几年间上升了一个数量级,且攻击来源分布更加广泛,防范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主流的DDo S攻击检测系统仍保持着集中式紧耦合的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