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也就是要转型为“双师素质”的教师。没有一批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就无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其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然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步伐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作为人才培养的保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和基础,建设一支符合市场需求、高质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当下谋求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建设这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仅凭高职院校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2018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从而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现状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广西19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培养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近几年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主要以企业实践进修、科研项目合作、名师讲堂、骨干进校等方式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且合作层次逐渐深化,表现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机会逐渐增多,企业兼职教师占比也在逐年上升,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但是仍然存在着教师对校企合作培养认识不足、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条件有待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意识不强、政府支持指导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认为:校企之间文化观念存在差异、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缺乏合作共赢的战略眼光,在合作中利益得不到保障,是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意愿淡薄的根本原因。教师缺乏明确的专业发展观念是教师在转型过程中主动性不强的原因;高职院校欠缺与企业合作的吸引力,难以构建校企合作的优势资源,以及政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宏观调空和监督不到位等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上述基础上,作为本研究的终点和归宿,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首先,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各主体的作用,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应自发走向自我发展,自我转化;高职院校应完善企业实践进修、“双师型”教师激励等制度,重视兼职教师的管理;企业应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承担相应的成本分担责任,发挥行业企业的协调作用;政府则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其次,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对核心资源的建设和优化,形成与企业开展合作的内在动力机制;政府则要在法律法规、政策、经济上给予校企合作强有力的保障,形成校企合作的外在动力。最后,以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整合、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纽带,不断丰富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合作形式,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诉求,发挥双方优势资源的最大效用,实现校企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