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菌的产絮特性及生物絮凝剂的初步分离提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絮凝剂,其具有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类无害等优点,因此生物絮凝剂已成为絮凝剂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为了降低成本,以期为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创造条件,开发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运用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原理构建出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群,并通过二段式发酵工艺制备而获得的生物絮凝剂。但由于其组成较复杂,对于分析其代谢途径及絮凝机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基于此,本课题从测定生物絮凝剂产生菌F2、F6、F+生长入手,研究生物絮凝剂的理化特性,简化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并确定了生物絮凝剂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 文中通过浊度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了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并同时测得其絮凝活性曲线,实验结果显示,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与絮凝剂产生菌的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的关系。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其絮凝作用不是由菌体细胞产生的。生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随着pH值的变化絮凝活性波动较剧烈。生物絮凝剂粘度较大,固体物含量较高。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类物质。 利用有机溶剂对生物絮凝剂进行初步提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最佳提取条件是:浓缩倍数为1/2,丙酮浓度为80%,丙酮用量为1:1,沉淀时间为24h,沉淀pH值为7。经初步提取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中含有大量游离蛋白质,采用Sevage法去除其中的游离蛋白,经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去除条件是:Ⅴ样品:Vsevage为2:1,Ⅴ氯仿:Ⅴ正丁醇为5:2,时间为90min。对絮凝菌发酵上清液、醇析后的多糖液、去蛋白后的多糖液的紫外光谱检测,显示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蛋白质的含量在Sevage法处理后显著降低,且絮凝效果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些更进一步说明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 试验中确定了生物絮凝剂的前期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后续检测生物絮凝剂的纯度,分子量,结构组成等,为探讨絮凝剂产生的代谢途径,为将来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氯己定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
NANDFlash的发展呈现下面两种趋势。第一,闪存单元存储的位数不断增加,从单级单元存储(SLC,SingleLevelCell),多级单元存储(MLC,MultiLevelCell),再到三级单元存储(TLC,TripleLevelC
LEAP是由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波士顿中心领导的一项合作项目,旨在为一体化的能源环境分析建立一套新的分析软件和数据库.LEAP2000项目的产品应尽早获得以广为传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精细研究尖北构造及断裂体系特征,探索侏罗系地层空间展布规律,提高断点、断面成像精度,落实小断层及隐伏断层的分布,为基岩岩性圈闭提供有力支撑,在柴达木盆地尖顶山地区
在微波技术领域中,微波相位是表征微波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相控阵雷达、锁相环、天线、测相仪等系统的发展,微波相位检测系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微波相位检测的原理
封装作为半导体芯片的辅助手段,是实现高密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采取的封装手段和封装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系统使用要求,多功能、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
虎纹蛙病毒(TFV)是使养殖虎纹蛙蝌蚪发病致死的主要病原,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TFV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中第一个完成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病毒。首先使用网上提供的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