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高温地区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施工区温度场模型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施工监控过程中需要准确提供监控指令来帮助施工方准确设置立模标高,而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时刻受到施工现场温度变化的影响。施工监控过程中通常选择每天温度稳定的时段来测量桥梁结构的线形,并以此作为提供立模标高依据。但桥梁实际施工时间无法做到与立模标高观测时间同步。故需要根据施工时现场的实际温度对立模标高做必要的修正。而对立模标高做温差修正的依据就是施工区温度场模型。施工区温度场模型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模标高的修正是否合理。除了温度场模型之外,桥梁立模标高的精度还与计算模型修正、桥梁施工过程荷载计算等因素相关。但本文仅就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区温度场模型开展研究,其他因素在后续工作中已准确的考虑到,有助于将研究焦点集中到桥梁施工温度场模型上。本文的施工区温度场模型是针对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专门研究的,桥梁选址在典型干热河谷地区,因为这样的地区气温变化剧烈,风速大,施工期间桥梁的线形变化也较大。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线形产生较大的影响。欲精确计算桥梁施工期间的中间理想状态,必先准确设置其对应施工节段的温度场。本文根据Potgieter and Gamble提出的有限差分模型开展敏感性分析,针对桥梁结构上的环境气候条件、太阳辐射、每日环境温度变化和风速4个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分析,得到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正温度梯度预测公式,修正适用于干热河谷高温地区的施工区温度场模型。本文以某在建桥梁为依托工程,在施工监控过程中,对桥梁的温度场和线形做了长期观测,得到现场实测数据。对该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做了施工节段模拟计算,得到立模标高理论值。将Potgieter and Gamble提出的温度场模型和实测数据结合得出该桥的施工区温度场模型,并对施工期间经温度场模型修正后的立模标高与夜间温度稳定后的节段标高做了对比,温差最大为3℃,挠度值误差最大为1.07mm,已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模拟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施工区温度场模型应用可靠,其主要适用于干热河谷高温地区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区温度场模型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车辆保有量持续上涨,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随着交通行业和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将会融入大家生活。车辆队列属于智能交通系统下的一种新型智能车辆行驶模式,它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解决传统车辆带来的交通拥堵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所以研究混入车辆队列的交通流特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本文分析车辆队列和普通车辆交通运行特点的相关文献后,基于合理的基本假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交通方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问题不断凸显。这时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与交通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解决道路拥堵,保障出行安全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强的作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精确而高效的交通流预测不仅有助于实现交通的实时控制,更有助于提供相关的一些应用板块主动进行交通诱导,为后面的出行提供保障。因而该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相关研究人员的青睐,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
斜拉桥因其出色的受力性能、合理的结构特点、美观的造型以及经济的造价等优势,在大半个世纪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然成为大跨径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斜拉桥的蓬勃发展也对斜拉桥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其跨度的增加,斜拉桥结构内力的优化和施工期的稳定性问题越来越重要,结构内力的优化主要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索力的调整和施工阶段合理施工索力的控制。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截止2019年末,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数达到了总里程数的98.8%,国家每年投入巨额养护维修资金,针对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建设新一代高性能道路的需求,长寿命路面技术是我国未来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超薄罩面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路表功能性能的材料,既能用于养护也能用于新建路面,符合国家倡导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道路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超薄罩面力学性能要求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近年来,云南山区交通及水利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临近库区的隧道建设日益增多。库区蓄水及地震作用易诱发岸坡滑坡、塌岸等工程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岸坡稳定性及邻近隧道结构的安全。现有的研究工作大多仅考虑库区水位变化或地震动单一因素,难以体现库区蓄水和地震动共同作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库区蓄水和地震作用对邻近隧道的影响问题,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右岸某边坡及邻近公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为有受力合理、施工方便、行车平顺舒适、结构刚度大、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的大跨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会出现长期下挠的问题,这个问题限制了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因此,为探索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机理、影响因素。本文以贵州某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
随着我国西边西南地区的发展,在西南地区高山深谷,地区的桥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连续刚构桥,因为其良好的受力特性以及耐易维护的优点,故使用频率较多。但目前对连续刚构桥地震状态下的损伤状态还处于初级阶段,故本文引入了基于IDA方法的易损性分析理论。该方法能通过增量动力的方法,利用概率的方式量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从宏观的角度描述地震动强度与结构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对于预测结构的抗震性能,
山区公路多存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足等不良线性路段,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节点。为此,本文基于Ergo LAB生理心理仪、I-View HED4眼动仪、KMRTDS驾驶模系统平台等设备,构建山区公路不良线形驾驶模拟场景,对5类交通安全设施(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慢行标志、减速标线、护栏)进行了9种组合方案(警告+限速+慢行等组合方案)的安全效用实验,分析了驾驶人在9种组合方案影响下的驾驶行为特性,提出
在实际设计中,传统斜拉桥结构受力表现优良,但其经济性较差,而对于连续梁桥来说,其截面尺寸又过大,因此考虑了在组合体系基础上再进行组合,综合了连续梁与斜拉桥各自优点,诞生了矮塔斜拉桥,由于其桥梁优点突出,在近二十年内发展迅速,成为主流的组合桥型,因此,研究矮塔斜拉桥结构力学特性及设计参数敏感性意义重大。阅读大量矮塔斜拉桥参数优化文献中发现选择优化因素主要有塔高跨比、斜拉索倾角、斜拉索弹性模量、拉索布
自复位装配式桥墩是一种新型桥墩结构形式,其将墩身分为若干节段预制,通过后张预应力筋完成现场拼装,具有施工效率高、自复位能力强等优点,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受到广泛关注。自复位装配式桥墩本身的耗能能力较差,常用的改进措施是在墩柱内部设置耗能钢筋,尽管可以有效提高桥墩结构的耗能能力,但由于安装时需要对预留孔道进行灌浆操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场施工效率,而且埋置于混凝土内部的耗能钢筋地震后将产生较大的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