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股骨髓内钉远端瞄准器的研发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现有的股骨髓内钉器械,通过股骨干模型骨模拟临床手术验证“占位性压杆技术”在股骨髓内钉(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远端瞄准器锁钉中的应用,从而设计一种新型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瞄准器,降低髓内钉远端锁钉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少医源性损伤及放射性危害。方法:采用股骨干模型骨进行模拟临床手术,按照股骨干骨折AO分型(A2、B2、C1、C3)建立骨折模型,每组模型骨均分为2组;一组行股骨髓内钉瞄准器传统方法锁钉,另一组行股骨髓内钉瞄准器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分别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远端锁钉是否一次成功。模拟临床手术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22.0。比较不同骨折模型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C臂X线透视次数及远端锁钉是否1次锁钉成功。计量资料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给出。计数资料远端锁钉是否1次锁钉成功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股骨干骨折模拟临床手术时间:(1)A2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00±3.94)min,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25.00±3.33)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4,p=0.007);(2)B2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4.70±3.26)min,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0.40±3.27)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09);(3)C1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10±2.76)min,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7.30±3.80)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6,p=0.020);(4)C3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10±2.55)min,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9.50±2.71)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4,p=0.000)。模拟临床手术术中X线透视次数:(1)A2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透视次数为(4.80±1.75)次,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20±0.78)次,两组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4,p=0.021);(2)B2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透视次数为(6.10±2.02)次,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50±1.08)次,两组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p=0.003);(3)C1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透视次数为(5.30±2.16)次,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30±0.94)次,两组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8,p=0.020);(4)C3骨折分型,传统方法锁钉组平均透视次数为(5.70±2.90)次,占位性压杆技术锁钉组为(3.10±0.99)次,两组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21)。模拟临床手术远端一次锁钉成功率:传统方法远端锁钉一次性成功共7例,成功率17.5%;占位性压杆技术远端锁钉一次性成功共8例,成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5)。结论:本研究从股骨髓内钉手术中远端锁钉困难存在的临床问题入手,通过股骨干模型骨模拟临床手术,验证采用“占位性压杆技术”进行传统股骨髓内钉瞄准器远端锁钉的临床实用性,从而设计一种新型的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瞄准器;对手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占位性压杆技术”进行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按照此原理设计一种新型髓内钉远端锁钉瞄准器,理论上可以减少股骨髓内钉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此瞄准器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手术操作容易,对手术室条件及主刀医生要求不高,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组织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sign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FT-CMR)定量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肌应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心肌应变参数与频发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组(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
学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发生率,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lament light,Nf L)与END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探讨Nf L和END对CI患者3月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某三甲医院2019年3月至2021
学位
目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10和第6位。其中,食管癌的最主要组织学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目前ESCC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晚期患者推荐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切除。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已经极大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还有部分患
学位
1.研究背景PD-1抑制剂为主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在食管鳞癌的治疗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抗肿瘤效应,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多数只涉及不同PD-1抑制剂和治疗模式之间致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Immune related thyroid dysfunction,IrT)发生率的对比,很少有研究报道IrT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征。研究目的:了解本中心IrT的发生率,筛出高危因素,探讨
学位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抗炎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对后三组小鼠进行免疫制备EAE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处理。自造模次日开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
学位
<正>胃癌之是一我,国位高居发我恶国性癌肿症瘤总发病率和死亡率第3位,且中晚期胃癌占比达80%,每年有近30万人因胃癌死亡。“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提出,要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度很有必要。笔者就此对胃癌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简单梳理,以方便您了解。
期刊
目的:新治疗方式的运用和新药的研发虽然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所改善,但食管癌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仍较差。本研究拟通过生信分析方法筛选食管癌患者预后与诊断标志物,验证标志物在预后、诊断中的价值,并探索标志物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获取GEO数据库数据库存储的食管癌及癌旁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利用生信分析方法快速找出差异基因。获取TCGA数据库存储的食管癌及癌旁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应食管癌患者临床信息
学位
目的: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又称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上以老年人多见。近年来,虽然随着基因筛查与精准诊疗技术的不断深入,明显的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但LUSC患者基因突变率低、诊断时间较晚,且老年人各个器官功能差,预后仍不理想,死亡率仍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老年IV期LUSC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特征、远
学位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科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病理基础是肺泡简单性扩大和肺间隔增厚,高氧是诱发肺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导致BPD发生的内在调控机制尚不情况。由于miRNA是真原核生物体内一种短的相对保守的基因序列,能够调控从假腺期到肺泡期的整个肺发育过程,且参与了多种儿童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囊性肺纤维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此,本研究着眼于高氧介导肺损伤过程中miRNA的时间差
学位
目的:胶质瘤是一种系统性的脑疾病,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肿瘤细胞的扩散远远超出宏观可见的病灶范围,并在全脑形成网络连接。WHO分级系统将胶质瘤分为I-IV级,IV级胶质瘤预后最差。大量研究表明脑胶质瘤局部血流改变与肿瘤的WHO分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胶质瘤基因靶点的发现和研究,胶质瘤的亚型被重新分层。根据胶质瘤分子病理学诊断结果,先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基因标记物如IDH基因突
学位